对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及优秀生源选拔的探讨
2018-05-14尚慧张兆强
尚慧 张兆强
摘 要: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报考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招生工作面临生源质量下降、培养方式和招考制度改革等多方面挑战。通过对招考制度现状及生源质量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力图找出招生选拨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招考制度改革的建议,以促进研究生招考制度的完善,争取优秀生源。
关键词: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优秀生源;选拔
一、我国研究生招考制度现状
1.招生规模现已保持稳定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177万,比2015年增加12.1万人,增幅7.3%。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201万,增长18.4%。与报名人数变化不同,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稳定。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74,300人,较2015年增加14,300人,增长率仅约2.6%。[1]虽我国近几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有所增长,但相对规模依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研究生在校生所占比例仍不及普通高校在校生。
2.招生结构优化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在当前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我国进行了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的调整,在招生类型上,逐渐实现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转变,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占到招生总量的近一半,这样较好地适应了国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招生考试近一步改革
科学的招生考试方式和内容是提高招生质量的关键,当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从2017年开始,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将以非全日制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以后,实行多年的“全国联考”被取消,导致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达到201万,增幅为13.6%。未来则需逐步建立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
二、制度改革及优秀生源选拔的重要性
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的“入口关”,招生考试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是保证优秀生源选拔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英国诺丁汉大学杨福家校长就曾指出:“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可见,把好研究生培养质量入口关,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前提下,更是塑造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前提。不断改革与完善现行的研究生研究生招生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研究生选拔机制,才能使优质人才脱颖而出,并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接受更高層次高等教育以及社会选拔创新人才的需求,然而也引起了公众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的不满。与之而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途径是在源头上严格选拔,保证生源质量,因为生源是培养的基础,生源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重视生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提高人才选拔的质量是研究生招生制度的职责所在。
三、研究生招考制度及优秀生源选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招考制度的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着,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2009年,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进行了近20次,平均约1.5年一次。这不仅说明了研究生招考制度对我国选拔优质研究生的重要性,也同时说明了招考制度的不完善性,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初试方面。专业课的命题不规范,各专业课考试由各招生单位制定考试大纲,存在着严重的考试范围、命题难易、阅卷标准等各方面不统一。有些招生单位甚至会为完成招生计划,降低命题难度,拉高一志愿上线率,严重影响命题的质量。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执行国家统一划线,对于调剂生来说,确实有失公平。另一方面,专业课考试的保密性较差。每科涉及的命题教师至少两名,对于考试命题,教师能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我们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专业课自命题范围的保密性较差,致使部分考生认为专业课比公共课好对付得多,从而投机取巧,这一问题严重影响考试的公平性。
2.复试方面。原则是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部分招考单位复试工作趋于形式化,一方面,各学校生源和各专业的生源分配不均衡,大部分招考单位力求尽早完成计划指标,对只要参加复试的考生几乎是较少的淘汰和零淘汰,使得复试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另一方面,各招考单位为了保持或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尽可能的会保留招生名额,这也是较少淘汰率或“零淘汰”,时有发生的原因之一。这都严重影响了优秀生源的选拔。
3.招生周期长。效率低,严重影响本科教育。很多学生为考取名校,在大三、大四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这种学生过早地投入复习准备中,往往会更容易忽略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应试”的特征异常明显。而很多高校会把考研的上线率纳入到就业率中的高质量就业当中去,再加上近些年高校学生就业率不容乐观。所以他们会过早地放任对这部分学生的监管与考核,甚至可“免去”大四校外实习实践,使得考生只拥有了从书本上背诵的应试知识,但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样的结果与选拔优质人才的初衷大相径庭。
四、对改革研究生招考制度及拓展优秀生源选拔途径与措施的探讨
现行的招考制度对人才的选拔方式及对专业能力、科研素质的选拔最是薄弱。随着科技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怎样才能既科学合理地对招考制度进行改革又不断拓展优秀生源途径与措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探讨的重要课题。针对研究中分析的共性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其一,规范初试自命题质量,平衡命题难度和区分度,并建立自命题安全保密及质量标准体系,对从事自命题教师及工作人员采取责任制,严格把关保密制度。提高专业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从而选拔专业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优秀生源。
其二,重新分配初试和复试的关系,实行“初试达标制+复试选拔制”模式,降低初试公共科目的难度,初试成绩只分基础达标与不达标,达标者可提出复试申请,招生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并自行组织人才选拔。先形成准入原则,再进行淘汰选拔。既建立了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关系,又使二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既考核了考生的课程基础,又挖掘了考生的专业潜力。
其三,优化招生指标的分配,严格审查硕士生导师的科研水平和培养能力,控制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其四。加强招生单位行使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导师选拔人才的作用,建立校际间合作交流,组织丰富的学术活动吸引各高校优秀生源。
注释:
[1]历年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统计[EB/OL].考研频道.中国教育在线
参考文献:
[1]汤苗苗.基于个案分析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9,(2)
[2]乔思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考复试改革研究——基于公平与优秀辩证关系的视角 [D].浙江师范大学,2013:9
[3]张立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安全保密工作探究[J].中国考试,2016:46-50
作者简介:
尚慧(1988--)女,汉族,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西南科技大学;
张兆强(1981--)男,汉族,重庆永川人,硕士研究生,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