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关系与同伴依恋的相关性分析
2018-05-14张頔宸
摘 要:为考察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同伴依恋量表(IPPA)作为研究工具,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寄宿学校中的181名寄宿高中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亲密度与同伴依恋间存在家庭亲密度低、学校缺乏引导、家——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并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依托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为农村寄宿高中生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同伴依恋
农村寄宿高中生是指在城镇高中在除公众假期及寒暑假以外均借宿于学校的进入高级中学学习的农村户籍学生。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我国自90年代末就出现了“撤点并校”制度。在农村小学急剧减少的环境下,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提前过上了寄宿生活。“撤点并校”制度在促进教育水平提升、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对于一些山乡及偏远山区的学生来说,“撤点并校”制度造成了学生为了求学只能“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亲人,造成寄宿学生与家庭的疏离。
文献回顾发现:对寄宿高中生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水平、行为矫正、人际困扰、亲子关系等方面。但针对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与同伴关系相关性的研究很少。国内已有研究证明寄宿高中生在心理健康、家庭沟通等方面相对水平较低[1][2]。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表现与状态与其周围的环境因素也是息息相关的(Bronfenbrenner,1979),将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次。于农村寄宿高中生群体来说,家庭和班级是其生活和面对的两个主要微观系统。因此,能否恰当处理农村寄宿高中生与家庭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着个体系统的发展水平。本文旨在从社会生态视角出发,以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和同伴关系为重点,简要分析当前农村寄宿高中生在寄宿制环境中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措施,以冀有为农村寄宿高中生提供支持与帮助,促成其健康发展。
一、研究概况
1.样本的选择
本研究被试由宁夏省Y市的一所普通寄宿高中高一至高三学生组成。测试采用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同伴依恋量表三个部分。被试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内同时进行测试。在所有问卷回收完毕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基础信息不全和做答有明显反应倾向的(如所有答案完全一致)的问卷予以剔除。对有效问卷进行编号。调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 22.0进行处理与分析。
运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为单位,在高一、高二和高三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得出有效问卷222份,有效率为88.8%。获得样本中城市41人,农村181人。剔除城市样本,得到农村样本181个,其中男生89人,占49.2%;女生92人,占50.8%。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分别有55人(30.4%),58人(32%)和68人(37.6%)。从被试分布情况看,研究所选择的被试在性别与年级分布状况上比较平均,被试年龄分布在15~22岁。其中,9人来自独生子女家庭,172人来自非独生子女家庭。可见,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家庭而言,多子女数仍然是主流状态,拥有两个及以上子女数的家庭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95%。
2.研究工具
(1)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
采用Olson等人于1982年编制《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作为研究工具。FACESⅡ-CV为自评量表,其中包括实际状况和理想状况两个分量表,每个量表有30个项目,分为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维度,共计60个项目。依据李克特量表计分方法,分数越高,则说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水平越好。该量表在我国经过专家、学者的反复修改,已被广泛应用,适用于我国家庭环境现状,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故本研究不再对其进行结构效度的检验。经内部一致性检验,α系数为0.853,说明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信度。
Olson等人提出的“家庭环状模型”理论就是从家庭功能的发挥情况出发,认为家庭基本功能的发挥情况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水平呈曲线关系[3]。认为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的得分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两个维度依据其得分不同各自划分为四种不同程度,从而将其划分为平衡型、中间型和极端型三种主要的家庭功能类型。
(2)同伴依恋量表(IPPA)
采用Armsden和Greenberg(1987)编制的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IPPA)的中文版的部分内容。在本研究中仅采用其中的青少年同伴依恋部分的量表内容,主要用于了解青少年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中的自我感觉。同伴依恋量表部分含25个项目,包括信任、沟通和疏离三个维度。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计分方式,分数越高,即知觉到的安全性越高。经内部一致性检验,α系数为0.747,说明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信度。
二、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亲密度与同伴依恋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系统: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缺位
接受调查的181名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亲密程度的得分为(64.70±8.06)低于常模(64.9±8.4);家庭適应性的得分为(46.37±7.24)低于常模(49.9±6.6)(费立鹏等,1999)[4]。由此划分出中间型家庭最多,占43.6%;平衡型家庭次之,占41.4%;极端型家庭最少,占14.9%,与学者池丽萍等得出平衡家庭功能类型所占比例最多的结论不符[5]。同伴依恋的得分为(89.90±10.59),疏远特质得分为(25.07±5.14),沟通特质得分为(28.25±5.49),信任特质得分为(36.59±6.44)。 研究发现,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水平偏低。
从生态视角理论来看,家庭是与农村寄宿高中生紧密相连的微观系统。由于寄宿学生长期离家,与家人分离,加之高中学习负担的加重,所体验到的来自于家庭的支持显著降低。由于与家庭成员位置上的远离,距离拉大,随之会带来心理上的疏离。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寄宿学生在家庭中位置上的“缺位”,对于家庭中发生的事件缺乏了解,且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问题,寄宿学生与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势必降低,通过分享与沟通的方式了解到其对方日常生活的渠道减少,较少参与到家庭成员的生活中去,会使寄宿学生感到与家庭的距离感,从而亲密度降低。
2.学校系统:对寄宿学生的关注较少,引导不够
将问卷中涉及到的住宿经历按住宿时间长短分类,根据样本的住宿时间将其分成4个阶段:0~3年、3~6年、6~9年、9年以上。对实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同伴依恋进行差异性检验。在对不同住宿经历的寄宿高中生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住宿时间长短与家庭亲密、家庭适应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曲线关系,呈总体下降趋势。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寄宿高中生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以及实际应对问题时的能力均与住宿经历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实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随住宿时间的增长而呈总体下降趋势。
班级作为农村寄宿高中生群体离开家庭后主要进行社会化的场所[6],是其另一重要的微观系统。在家庭缺位的背景下,农村寄宿高中生所面临问题的同质性较强。对于处于寄宿制学校的高中生来说,学生离开父母,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与家庭的关系会愈发疏离,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较为疏远,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时,个体对家庭亲密度的不满意程度也会随之增高,进而造成家庭中个体安全感的缺乏。当个体在缺乏安全感时,个体在同伴交往中更容易产生矛盾,并通过情绪的传递性,将这种不良情绪传递给同伴。如果情况严重,势必会阻碍同伴关系的正常建立。同伴依恋是个体在其人生的发展过程中,与对其具有重要意义的个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深刻的情感联结 在这种关系中,青少年双方互相拥有亲密的感受,并且相互给予对方理解与支持。同伴依恋的建立对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将过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对寄宿学生的家庭需求的关注和同伴关系的引导较少。
3.家——校体系不完善
对同伴依恋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所有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变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同伴依恋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相关显著(P<0.01),疏远特质与家庭亲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沟通特质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相关显著(P<0.01),与疏远特质呈显著负相关(P<0.01)信任特质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相关显著(P<0.01),与疏远特质呈显著负相关(P<0.01)。
结果表明,寄宿高中生同伴依恋因素对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回归达到了显著水平,决定系数R2为0.110(校正后的R2=0.100)。对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只有家庭亲密度能够显著地预测寄宿高中生的同伴依恋因素(β=0.268,t=2.533,p<0.05)(见表3)。这表明,家庭亲密度对寄宿高中生同伴依恋因素的预测性更强,预测力达到0.268。即实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水平越高则同伴依恋水平越高。同理,由上表可知,家庭适应性对寄宿高中生同伴依恋因素不具有预测性。从生态理论视角看,家庭与学校两个中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可以看做中间系统。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家长会、亲子运动会、家长签字等形式可以看做家——校联结的主要形式。但是基于样本选择的特殊性,调查样本均来自于被试均来自于少数民族聚集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且绝大部分来自于宁夏偏远山区,交通设施不完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上述活动形式不能较好适应于农村寄宿高中生家庭,因而造成家——校联结薄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自身资源。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专业路径
1.创设有益于寄宿高中生同伴依恋的校园文化
对于寄宿制学生来说,班级集体生活是他们每天不可避免的微观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也必然是同辈群体。且学校系统的改善,在系统间的交互作用下,会随之带动家庭系统的改变。因此,学校应创设有益于技术高中生同伴依恋建立的校园文化,促进其同伴关系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从个案工作的角度来说,可以在学校设立工作室,为学生开通寻求帮助的渠道,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进行心理上情绪的疏导、帮助其自我反思和情感支持。从小组工作的角度来说,可以从农村寄宿高中生问题的同质性的角度出发,利用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寄宿高中生增强同伴关系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宿舍这一组成元素的利用。开展一系列的宿舍文化活动,从而提升其宿舍关系、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精心设计一系列的课余活动,通过游戏、文娱等活动,不仅可以为农村寄宿学生们提供一个倾诉远离父母家人的困扰的平台,同时也能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成员归属感的效果。
2.建立家庭-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促进系统间积极联系的建立
从本文研究中可以发现,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于农村寄宿高中生来说起着重要作用。健康的家庭环境和有利于家庭功能有效发挥的家庭系统,对于农村寄宿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农村寄宿高中生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且面临问题的同质性相对较强。尤其在关于农村寄宿高中生亲情缺失的问题上,学校社会工作者应成为寄宿高中生与家长之间的纽带,着重建立家长和学生两个中观系统之间的中间系统的建立,使他们二者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正面的联系,从而使整个系统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驻校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家长——学生——学校三者关系的建立上。促进家——校联结的活动可以看做是促进系统间建立积极联系的中间系统。社会工作者可利用其资源获取者及协调者的角色,通过现有服务对象及与班主任及宿管教师合作,从而形成高效的信息收集的渠道,针对存在家庭氛围不良,家庭成员沟通不畅等家庭问题的寄宿寄宿高中生,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反映情况,了解其家庭环境,并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同时,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学习压力,使父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子女的生活环境和面对问题,从而增加亲子间的共同话题,达到促进寄宿学生与其父母间亲子沟通状况,从而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张丽锦、沈杰、李志强、盖笑松.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2009.05:82-86
[2]周春兰、吴艳妮、谭琳玲、钟小红、白静、周宏珍.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2009.09:1366-1368
[3]Barber,B.K.Olsen,J.E.& Shagle,S.C.,“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youth internalized and externalized behaviors,”Child Development,1994.65.1120–1136
[4]費立鹏、郑延平、邹宝辉.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见: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年增刊,142-147
[5]池丽萍、辛自强.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21(3):55-60
[6]陈世海.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方法[M].2015
作者简介:
张頔宸,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读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