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道德泛化培育积极社会心态

2018-05-14杜运运

新丝路(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态道德

杜运运

摘 要:社会心态是社会状况的“晴雨表”,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弘扬美德,无疑对培育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然而,道德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如果不加以规范和制约,在现实生活中就容易出现“道德泛化”的现象。如何警惕道德泛化,合理发挥道德的社会治理价值,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是一个亟须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道德泛化;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诉求。社会心态是社会状况的“晴雨表”, 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而转化为发展的正效应。而不良社会心态影响和谐稳定,消耗社会发展的“机会成本”。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并且更加具有世界意识。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心态,例如道德泛化。随着人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关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抱有什么样的心态,对于能否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最终实现目标,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受道德主义思维方式的长期影响和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影响,道德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如果不加以规范和制约,在现实生活中就容易出现“道德泛化”的现象。如何警惕道德泛化,合理发挥道德的社会治理价值,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是一个亟须探讨的问题。

一、道德泛化成为代表性消极社会心态

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规范文化,不同于法律、制度等强制性规范手段。道德所要治理的是社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通过善恶评价的方式,引领道德观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塑造和谐社会关系。道德治理是一种“柔性”的 社会治理方式,与法律、经济、政治、信仰等方式协同完成社会治理。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也是影响社会心态的重要因素。如果过度放大道德手段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则会出现道德泛化的不良社会心态,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道德泛化,即唯道德是论,是指人们把各种社会问题往往都归结为人的道德境界问题,违背者就得受到相应的道德批判,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道德泛化,是在发挥道德的社会治理作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失衡甚至扭曲现象。近些年来,在社会舆论领域尤其是网络空间存在突出的道德泛化现象,即遇到社会问题民众往往把目光聚焦于道德,看待社会中的问题和事情,不分事由、不查事实、不辨事理,片面地将道德评判绝对化、极端化,似乎道德问题是其它一切社会问题形成的根源。道德泛化这一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网络上,甚至成为民间社会舆论中一种主导性话语和态势。

二、道德泛化的表现

1.道德归因

道德归因即凡事从道德层面去寻找原因,偏好把一些社会现象的存在归因于是社会道德缺失所致。道德归因在现实社会中主要表现为人们对社会现象的道德评判。以儿童公共场所小便为例,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自主控制生理需求,但有人就将此现象指责为道德素质问题。当然,大多数人还是以包容关爱的态度去看待儿童公共场所小便现象的。但是,儿童公共场所小便受指责事件、公共场所哺乳受谴责事件等仍然时有发生。一些很微小的社会现象,往往就会遭受到道德批判。道德问题,成为极易引发关注、刺激大众神经的敏感话题。动不动就拿道德说事,打着道德批判的旗帜,去指责他人伤害他人,已然成为部分人的惯性思维。

社会的文明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一定的社会行为,往往是社会发展程度的显现。社会行为的出现,往往由多种因素促成。例如,儿童公共场所小便的现象,如果附近有公共厕所呢?公共场所哺乳,如果附近有公共哺乳室呢?随地扔垃圾,如果路边有垃圾桶呢?显然,如果公共设施可以足量供给,对一些所谓的“不文明现象”将会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很多时候,一些问题的出现,往往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行为习惯因素,也有社会公共服务滞后的因素,并且后者是主要因素。因此,一些看似不文明的现象,不应该简单的归结为道德问题,而是需要社会管理服务的提升,需要社会大众的包容和关爱。

2.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即偏好于以圣人的道德标准来在精神上“绑架”特定对象,让被绑架对象处于道德上的极其不自由境地。道德绑架这一现象存在已久。例如,千古难题——“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道德绑架的思维下,无论回答先救谁都不能讓人满意。再例如“冷漠的看客”遭谴责现象。人们习惯用“冷漠的看客”从道德上指责那些在危险事件中围观却没能见义勇为的人。在舆论、媒体的助推下,这些“旁观者”的受关注程度被过分放大,遭受大众批判,甚至是人身攻击。而事实上,所谓“看客的冷漠”并不等于看客没有道德品质。以扶摔倒老人为例,老人摔倒没人扶,有人将之判定为道德滑坡。事实上,很多人不是不愿扶老人,而是更担心被讹诈的风险。当善行可能引发恶果,人们怯懦了。人们没有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并非是天性冷漠,而是担心自身权益得不到保护。

除此之外,道德绑架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名人捐款被道德绑架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人认为,有钱人就应该多捐款,并且捐款就要和收入成正比,否则,就要受到谴责和批判。其实,是道德泛化在这些人的脑子里作怪,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支配自己的财富。

3.道德惩罚

道德惩罚即偏好于对新闻事件中特定的人进行严厉的道德抨击,并极端地要求对犯罪嫌疑人承担与其行为恶性与后果不成比例的惩罚。媒体常报道的“将小偷示众”、“将嫌犯游街”,实质上就是道德惩罚的典型表现。然而,更可怕的是,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有强大的民意基础,民间很多人抱支持态度。道德惩罚呈现出非理性、情绪化、反法律的特征,如果不加以规范和引导,极易引发违法犯罪。例如2012年全国多地爆发的抗议游行打砸事件,就是典型的道德惩罚心态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

任何时候不走极端才称得上是高标准的戒律。道德不是打人的戒尺,更不是显摆自己、让别人难堪的东西。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充满了关爱,充满着包容的社会。道德应该是引导教育感化人,而不是打着道德的旗号,去刁难他人、伤害他人。如果动不动就给人带上道德的枷锁,让人们平白无故地成为“道德暴力”的牺牲品,人们只会谈德色变,离美德越来越远。

三、警惕道德泛化 培育积极社会心态

道德泛化不仅在理论上过分夸大了道德的社会价值,陷入道德万能论的误区,而且在实践中也容易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道德的治理作用固然重要,但却是有限度的,是需要规范引导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警惕道德泛化,培育积极社会心态,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巩固和发展主流思想舆论是关键环节

巩固和发展主流思想舆论,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社会心态的关键。道德泛化,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价值观缺乏社会共识的表现。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基于自身内外因素的差异,对事物的评价都会不同。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价值观支配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发扬美德,正确发挥道德的社会治理功能。尤其在改革攻坚期,在人人都是评判者的信息时代,统一思想共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发展主流思想舆论,是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关键。如果人人都心怀诚信友善的共识,相信面对不文明行为,我们更多的是提醒和帮助,而绝不会是肆意的攻击和指责。例如,看到有人公共场合哺乳,隐私部位暴露过多,觉得有伤大雅是可以理解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去看,或者去帮助遮挡呢?

2.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基础工程

道德泛化,从起源上说是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引发的心理失衡。当前民众的社会心态反映出较为浓厚的民生情结。当社会上出现贫富不均衡、机会不平等等问题的时候,处于劣势的一方必然心中会有被剥夺感、心态失衡。虽然,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生问题,群众的认可度也在逐年提高。然而,正如十九大报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判断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民生问题仍是影响社会各阶层社会心态的重要因素。因此,着力改善民生,解民忧化民怨,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基础性工程。

3.规范媒体舆论监管是主要手段

道德泛化的强大传播力,往往源于民众的速食阅读习惯、道德评价偏好,以及媒体的推波助澜。近年来,人们常能在网络上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网民看新闻,只看标题不看内容就对新闻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很多网民留言直言不讳,讲只看新闻标题便看帖跟帖,对新闻本身并没有多少兴趣,并以此来发泄个人道德上的好惡。一些网站也深谙网民的这种道德评价偏好,对道德批判事件推波助澜,它们常将富二代、弱势群体等敏感词作为新闻标题来吸引网民。更甚者,对待不良事件,在新闻报道和媒体言论中偏好道德沦丧论,并大肆渲染,把大众带入集体审丑的狂欢。因此,加强媒体舆论的监管,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正确发挥媒体宣传作用的必然要求。

4.培养法治思维能力是根本任务

培养民众法治思维能力,促使民众的客观理性思考和评价问题,是预防道德泛化引发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道德与法律是社会治理的两大手段,两者只有协同并进,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发展进步。当民众缺乏法治思维能力,同时一味强调道德的社会治理作用时,就容易走入两个误区:一是法律问题道德化。在法治的过程中如果将道德评判凌驾于法律之上,必然会形成违背法治精神的“人治”思想;二是道德问题法律化。美德的养成需要长期的教育引导和潜移默化的精神感召,如果急于求成,就很容易出现道德法律化问题。道德法律化本质上是以立法的方式过分拔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标准,其结果要么是所制定的法律难以实行,要么是塑造出道德伪善的社会成员。

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类社会矛盾和人民群众利益诉求集中显现,突出道德的社会治理价值无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但是,只有道德与制度、法律等治理手段各归其位、相互补充,才能合理地发挥协同治理社会的效果。如果任由道德泛化评判思维蔓延,就会严重影响民众理性看待解决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警惕道德泛化,合理发挥道德的社会治理作用,培养积极社会心态,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方兴.论道德治理的限度[J].中州学刊,2015.02

[2]张谦元、梁海燕.改革攻坚期应重视培育积极健康社会心态[N].光明日报,2017.05.22

[3]刘作翔、黄明理.道德评价泛化 法治意识缺失[N].北京日报,2014.07.14

猜你喜欢

心态道德
改变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跟踪导练(五)(2)
做谦逊的人
为何不吃梨
道德
道德一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