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电信规制与市场发展研究
2018-05-14周伟
周伟
摘 要:本文以时间为轴,论述了二战后日本电信市场在规制当局的主导下,经历了市场严格规制-逐步放松规制-高度自由化的演变路径,市场参与者也经历了从垄断到竞争、从固话到移动、国内到国外的发展历程。日本作为世界电信强国,其市场发展历程与规制经验,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电信市场;规制实践
一、1985年以前:双寡头垄断时期
1945年后的30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电信业也随之迎来黄金时期。据统计,1952 年,日本国内固话用户数已超过 2600 万部,位居世界次席。战后的第7年和第8年,两家国企——日本电信电话公社(NTT 公司)和国际电信电话股份公司(KDD 公司)相继设立,双寡头机制由此拉开序幕,前者独占国内电信市场,后者垄断国际电信市场,两者均受到政府的价格规制。因电信业属自然垄断行业,西方各国普遍存在竞争机制完善、准入机制缺失的情况,因此需要政府强化规制,以保证民生利益。而《日本电信电话公社法》(简称《公众电信法》)是这一阶段引导产业发展、实施企业监管的主要依据。但政企不分难免导致规制弱化,加上服务价格扭曲、市场供给不足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日本政府图谋掀起一场彻底的改革。
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放松规制的早期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供给学派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垄断行业开始逐渐放松规制,比如1984年,以反垄断为名,美国 AT&T公司被一拆为七,英国也同时降低了电信市场的准入门槛。同年,为打破NTT和KDD公司的垄断局面,日本电信(JT)成立,三足鼎立的局势形成。随着日美贸易摩擦加剧,1985 年 9 月,日本被迫与美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电信业改革开始加速。1985 年,日本政府着手修法:《电信事业法》实施,《公众电信法》废除,前者成为日本国内电信市场的监管准则,11年后,该法又进行了一次重要修订。同样在1985年,另外两部重要的企业特别法《NTT 法》和《KDD 法》也分别颁布实施,由此形成了行业通行法和企业特别法相协调的局面。
与此同时,破除垄断、引入竞争的产业政策也在电信市场铺开。 NTT 完成了私有化改革,数十家新运营商进入市场,各个企业纷纷祭出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日本电信市场原本牢不可破的自然垄断局势终于打破,日本电信业自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日本民众亦从此得到巨大实惠,电信市场发展突飞猛进,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00万户,固话用户超过7000 万,继续保持亚洲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日本政府放松规制是有限度的,比如NTT和KDD出售股份数额都限定在20%以内,再如所有新运营商都要接入NTT垄断的本地通话市场等,种种羁绊导致日本仿效美国对 AT&T公司进行彻底分拆的计划无法实施。这一时期,市场主体单一的状况虽然有所改观,但两家垄断者对电信市场仍然具有统治性的力量。
三、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电信市场的二次改革
1985 年实施的《电信事业法》规定外资持股运营商比重不得超过33.3%,而《NTT法》和《KDD 法》则更为严苛,规定外资持股比例必须在 20%以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为此,1996年日本电信产业指导委员会再次提出了分拆NTT的具体方案:(1)将NTT一拆为三:一个长话公司+两个区域内公司;(2)NTT 长话公司主营国内固话长途、数据传输、移动通信和小灵通;(3)NTT与KDD对于国际电信市场和国内长话业务的双向进入;(4)两个NTT区域内公司主营本地电话和市话业务,且可以进入其它地区的有线电视和信息服务市场(但本地范围还是禁止)。由于受到投资者牵制和电信业融合潮流的影响,拆出的公司仍由NTT公司控股。NTT的大规模重组,导致其他竞争者加快了合纵连横的步伐:1997年,JT与IJT合并;1998年,KDD 与 TWJ合并,C&W 收购IDC;2000年,KDD 与 IDO 、DDI 合并成立为 KDDI ;au并入KDDI。与此同时,国外运营商纷纷进入:国际电信巨头 World Com 和 BT 分别在日本建立全资控股公司,而 Teleglobe 也紧随其后,在日本电信市场提供全面服务。另一方面,《电信事业法》历经多次修订,《KDD 法》亦遭废除,电信相关法律和行业规制更具有针对性,日本电信市场重新驶入发展快车道:移动用户数量由 1996 年的 2088 万户跃升至 2000 年的 5632 万户,1998 年日本网民总数也大幅攀升,占全国总人口的11%。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电信巨头谋求向海外扩张,NTT 集团在新世纪开始的头三年,先后收购了美国网络主机提供商VERIO公司和AT&T无线服务公司,并通过 NTT DoCoMo(NTT 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介 I-Mode 业务,该业务最大的特点在于计费模式的创新,将原本的按时计费,改为按流量计费,因此大幅降低了使用者的上网费用,加速了手机上网的普及速度。经过多年耕耘,NTT 逐渐在世界主要经济体设立了数十家子公司,提供本地化的通信服务。此外,ITJ、Global IP、IDC 等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向国际电信市场进军。
四、2001 年至今:新自由竞争时代
2001 年后,在充分尊重现有市场格局的基础上,日本政府简政放权,弱化规制,引导本国电信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并允许国外电信企业进入本国市场。一方面,作为日本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产业之一,4G(LTE)长期演进技术的投资获准达到 118 亿美元。在 2011 财年,日本电信业 R&D 投入高达 219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14%。另一方面,门户开放、鼓励竞争也是规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以软件开发起家的Softbank 于 2000 年大举进入日本市场,获准开展 ADSL 宽带业务,在站稳脚跟后,收购了日本电信(JT)、IDC 等优质资产,将业务拓展至固话业务。2005 年,Softbank 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并获得 3G-WCDMA 牌照,2006 年以超高杠杆,倾尽全力收购了经营不善的Vodafone K.K公司,写下了小鱼吃大鱼的神话,一举成为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凭借超低资费与独家销售苹果手机,Softbank在日本移动通信市场快速发展。2012 年, Softbank 又宣布与e-Access进行股份交换,进一步挑战NTT DoCoMo的龍头地位。2013年7月,Softbank成功出海,收购了美国移动通信市场排名第三的Sprint公司。2016年7月,Softbank在以234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07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芯片设计巨头ARM公司,实现了从运营商向移动终端芯片架构的垂直整合。ARM公司成立近30年以来,已有超过1200亿使用ARM技术的芯片上市,其中包括了苹果三星华为等全球主要制造商。以Softbank崛起和扩张为缩影,2000年以来日本电信规制改革遵循了小政府/大市场原则,使得日本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创新和发展也日趋迅速。
五、日本电信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全球主要经济体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谷底反弹,包括日本电信业的投资也在回暖复苏,实现了正增长。日本政府于 2009 年 12 月确立的新经济增长战略,强调要建立以 IT 产业为导向,并通过修改制度和规定,促进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以求改善国民生活、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日本电信业近些年来也不断走向完善,但由于日本人口增长已经停滞,国内市场需求总量所限,传统电信业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业务等)市场日趋饱和等传统业务市场高度成熟和饱和,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但以 4G、5G、云計算业务为代表的新型电信业务仍在快速发展。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显示,2015年日本固定电话普及率下降至三成左右,已经连续15年出现下滑。另据德国统计公司Statista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达67.3%,用户数达到1.6亿人,预计2019年可达71.1%。但目前日本智能手机普及率相对较低,占比不到50%,大幅落后于中国的58%和韩国的88%,原因在于功能手机不断进化,能够满足大部分日本民众需求,因此智能手机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新技术运用方面,2016年6月1日,第一届全球5G大会(Global 5G Event)上,NTT DoCoMo副总裁兼5G推进室室长Takehiro Nakamura表示,日本将在2020年商用5G移动通信技术,并于2020年代运用5G加强技术。
参考文献:
[1]吴晓宇.世界智能手机普及率中国竟然高于日本.http://news.zol.com.cn/582/5825489.html
[2]余然.日本互联网最全数据解读:渗透率将达67.3%.http://www.ebrun.com/20161207/205320.shtml
[3]牟琪.美英日电信产业民营化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68-72
[4]臧煜.美、日、法电信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61-74
[5]徐飞.日本政府规制政策演进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89-92
[6]戴思婉.关于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竞争优势的考察[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4: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