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区域城乡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2018-05-14李志双吴国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

李志双 吴国峰

摘 要:在京津冀一体化形势背景下,开发城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优势共享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协同发展。结合京津冀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和当前经济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京津冀地区体育教育资源现状,分析发展城乡体育的优势和不利因素以及需要面临哪些挑战等,在全面进行总结分析之后,结合京津冀地区实际情况,统筹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健全贫困地区资助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健全城乡体育教育发展一体化机制。

关键词:津京冀区域 城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a)-0154-02

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或其他投资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将所拥有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包括财力、物力、人力和科技资源等,通过不同的渠道、方式和程序配置到各级各类学校中,以取得好的办学效益。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城乡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公平的推进策略。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的发展要求,本研究旨在尝试推动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公平。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公平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关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民生工程。

1 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发展现状

京津冀三地体育教育经费:北京城镇中小学体育教育经费为980万元,乡村为705万元。可以看出乡村体育教育经费的投资比重较高。天津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城镇与乡村分别为820万元以及523万元。河北城镇中小学体育教育经费平均为620万,乡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经费数量最少为350万元。其中石家庄城乡经费投入生均为14.5元/年与8.5元/年。石家庄人均场地只能够达到2.4m2/人。教育经费不足是导致各地区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协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环节之间的协调统一、综合发展。基于系统性角度分析,协同看重的是对复杂系统在外在参量作用条件下的一种驱动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则主要针对城市与农村之中体育教育资源内部的协调,并因此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区别于平均化发展模式,而是一种建立在错位、差异以及多样化发展基础上的模式。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协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不断降低城乡差异水平,提高城乡二元环境中的体育交流。

2 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对策

(1)加强体育教育经费保障,完善政策法规制度,紧抓城乡体育协同发展。

(2)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基金,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城乡差距,促进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3)进一步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促進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2.1 提高财政支持力度

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实现省政府到县乡政府的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主管单位以及体育部门需要不断探索,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方法。提高与强化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及力度。切实做到弥补体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过程中产生的经费缺口情况。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环节中对体育教育资源方面的新要求,结合改善学校教育体育设备设施的标准,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城乡各级政府部门都应当提供相应支持。学校也应当结合自身条件,选择开发器材,切实完成体育教育任务。

2.3 正面迎接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带来的挑战

由于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的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状态几乎为各自独立,且各地的体育资源设施条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一体化发展,对于如何将京津冀地区的体育一体化的共同合作模式打开,需要政府进行战略上的指导和战术上的实施,虽然已经存在相应的政策与规定,但是尚未完全解决促进城乡体育协同发展二元结构的主要矛盾。只有集中城乡之间现有的体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该区域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势,建立城乡体育资源设施共享体制,才能实现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最大化,充分提高城乡体育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而目前体育场地投资主要来源为政府和场地单位独自筹资,而来自社会的投资仅占少数,约占总体的10%,要想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力量,离不开政府的鼓励政策,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运作的空间,让体育营利性组织看到市场前景,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欲望,并且积极帮助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予良好的政策导向,引导体育产业扶持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

3 制定完善策略,全面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协同发展

3.1 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战略目标

要依据城乡体育当前状况与形势和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体育一体化的管理和运营体质,健全体育教育组织机构,不断加强体育一体化规范化程度,认真部署检查工作,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向上发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民间资本自律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与市场相结合,加大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产生良好的号召力,促进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实施。

3.2 建立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互利互赢体制

京津冀三个区域学校要互相参与对方经办的体育活动或赛事,加强彼此三方合作,建立网络共享平台,时时分享彼此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想法和行动,利用政府信息系统、媒体网络来共同宣传城乡体育一体化效应。

3.3 整合京津冀区域“三大机制”

三大机制,即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想要实现城乡体育协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三大机制的协同作用,市场机制起着基础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来优化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政府机制则对市场机制的健全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对于市场机制拥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指导意义,而社会机制是连接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纽带,三大机制协同发展对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时代,全民健身已成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组建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协同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城乡互进、共同分享体育现代化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现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和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势在必行。现阶段我国城乡体育教育普遍发展不均衡,在结合京津冀区域的社会经济差距下,以合理布局,不断调整结构和缩小城乡体育差距为目的,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城乡体育优化发展,不断探索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协同发展的机制和对策。

参考文献

[1] 宋昱,邹玉玲,仇飞云,等.统筹城乡体育发展视域下的“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06-209.

[2] 骆秉全,郑飞.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11):24-33.

[3] 秦勇,张秋.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3):85,86-89.

[4] 刘红建,孙庆祝,陈家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体育政策法规的变迁与启示——兼谈政策法规视角下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2):144-149.

[5] 岳红丽,宋杰.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5):11-16.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
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河北省对接京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研究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民办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浅谈区域发展协同机制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