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德在学校体育中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2018-05-14徐延林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武德学校体育人格

徐延林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学校体育开设的武术项目对青少年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发现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对武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提出,教师对武德也没有特别提出讲解,武德教育未能贯穿武术教学始终等问题。 提出在武术教学中转变教师观念、开设武德教育理论课、教师树立良好榜样作用、加强武德宣传力度、武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武德教育渗透在武技传授和武术礼仪中等合理有效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以达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武德 学校体育 人格 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b)-0081-02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校体育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它以身体运动的形式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本文以学校体育开设的武术项目对青少年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更好地适应社会。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武德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中国万方数据库及部分国内外关于武德教育体系方面的论文及文章,分析总结关于武德方面的知识。

1.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查阅武德体系构建的资料和汲取武术专家的见解,运用系统论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1.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中小学资深武术教师以及武术爱好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武德的理解以及对于武德教育的看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武德在学校教育中的现状

2.1.1 武德教育在武术教学中的不明确

武德作为中华武术的精神瑰宝,是武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中小学武术教师访谈发现,武德教育在教学计划和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明确,一味强调追求竞技成绩。精神层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现行的武术教材中对武德的描述少之又少,导致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忽略掉。教学纲目中也没有武德的明确存在,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武德,以德赢人的思想观念。

2.1.2 武德教育未能贯穿武术教学始终

通过访谈武术教师得知,武德教育的讲授没有形成系统性、计划性的方案。仅仅停留在短短一两次理论课的讲授,短暂的时间学生没有形成武德意识。而且没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过于注重单一的教学理念。练习技能没有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學生缺乏正确理论知识的引导,不能形成深刻的认识,这样不利于武德修养的提高。

2.1.3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出现,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能否正确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方法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通过访谈可知,目前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产生单调、乏味、疲倦的情绪,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1.4 缺少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都围绕着体育课来发展,是体育课的外延和发展。通过访谈发现,学校、社会营造的武术文化氛围不够。上课是学生形成动作技能的初级阶段,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学习,其效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巩固。还需在课下反复练习,发现问题,及时地反馈巩固,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2.1.5 教师观念单一

通过访谈发现,部分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存在一定问题。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知识。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尤其对武术这样竞技性强的项目,更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

2.2 武德在教育中的作用

2.2.1 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想也在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青少年正是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武德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武的过程中,除了提高武术技艺,更应该注重品德的修为,达到既修身又修心。提高自己的武术修为,将人生的价值提升到崇高的境界。

2.2.2 有利于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

尊师重道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尊师敬长是武林中必须遵守的礼仪。遵循武术锻炼的规律,循序渐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武术竞技和修为。如武术训练中尊师重道这一点表现较好,课堂开始和结束都会相互行抱拳礼以表示尊重。

2.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有关习武精神的经典语汇,对培养大学生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而习武能够磨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其在逆境中生活的能力,使其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使之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获得良好的发展。

2.2.4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重义守信的责任意识

武德教育中的“义”指的是注重主持正义和伸张正义。具体表现为勇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同社会邪恶现象作斗争,能够乐于助人,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扶危济困。“信”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可见信在儒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信也成为衡量武林人士道德标准的重要准则。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由以上研究显示,现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对武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提出,教师对武德也没有特别提出讲解,武德教育未能贯穿武术教学始终等问题。

3.2 推动武德教育的建议

3.2.1 提高对武德教育的认识程度

武德是指长期以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2]。传统武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3.2.2 将武德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武德教育。应该课上课下都注重武德的培养,将武德教育形成体系化、制度化。武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步骤,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中都渗透武德教育,让其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2.3 注重教学方法

在武术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内容、器材等实际情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采用电教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形成直观的印象,引起兴趣,以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达到高效的结果。

3.2.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所以应该实行“一体两翼”的模式来提高学生武德,即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上掌握练习的方法、相关概念等知识,课后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不断地练习巩固,不断反馈。只有这样武德意识才会真正的形成,自动养成良好的武德习惯。

4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尊师重道、顽强意志、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应该履行好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的职责。同时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提高自己,坚持体育技能与人格塑造有机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之人。

参考文献

[1] 施鲜丽,葛耀.传统武德的当代教育价值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积极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2010(4):28-29.

[2] 江涛章.论新时期武德教育的功能价值[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98-200.

猜你喜欢

武德学校体育人格
“双减”政策背景下武术套路课程改革研究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漫画之页
深山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