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教育中的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

2018-05-14钟晓聪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会计专业

钟晓聪

[摘 要] 在中职教育中,会计专业是其重要的专业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工作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对各单位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对从事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有诚信意识、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等。切实落实实践教学,营造职业环境是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会计;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266-01

会计职业素养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养和自身素养的综合体,既是会计人员需遵守的行业规范和行业要求,也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作风和行为习惯,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职业工作过程中所体现的综合素养。一般来说,会计职业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素养等。在中职职业教育中,会计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诚信意识、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等。

一、会计职业素养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职生是一群“特殊”学生,就其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而言,与其他普通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思维能力、思想觉悟、行为习惯等。因此,目前的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主要是有以下几点特点:

(一)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但欠缺专业的广度和深度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会计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如熟练运用会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解决有关会计工作上常见的问题。中职生由于其特殊的教育背景和自身的学习特点,仅仅在校两年的会计知识学习时间,远远达不到会计职业工作对会计知识的要求的,大部分中职生对会计知识仅处在了解的层次,谈不上熟悉和深层次的理解。

(二)了解有关的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但欠缺理解与熟悉掌握

财经法规和账务会计制度是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考证和职称的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是中职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但死记硬背缺乏生动和现实的理解,对具体的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或合法性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政策的走向不能及时把握。

(三)具有一定的会计技能,但欠缺实践和提高途径

会计技能是中职生由在校学习转向企业实践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的重视程度提高,职业学校的职业会计实操设备和其他教学硬件等条件都得以大幅度的提高,但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要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最大的不足之处之一就是缺少与企业的会计相关的实践实操工作,学校的实操和实践工作,局限性比较多,缺点也比较多,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这个实践不仅局限于学生,同时也局限于教师。大部分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直接面向会计教学工作的,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企业实践经验,欠缺生动和现实的实践例子。

二、会计职业素养培养的措施

(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不可否认,课堂是学生获得职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效果,根据中职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方式不单单传授课本知识,更多的是渗入职业素养知识,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重要教学目标,如培养人格互相尊重,培養职业精神、职业操守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以实践或以当前社会对从事会计人员的需要为主要内容,以贴近企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前提,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为最终目标。

2.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诚信,是一个从古至今流传的道德命题,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会计职业,由于其职业的特殊需求,对诚信要求更为严格,诚信对经济社会和企业的重要性不需多言。因此,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对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认识到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坚持在教学中进行长期的正确的灌输和纠正,切切实实提高学生对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意义的理解。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更多的实际例子来说明它们对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以更多的反面教材来告诫学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3.在教学中进行会计职业素养的讨论与创新发展

会计工作中各种行为的重要性在于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状况,也关系到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在中职职业会计教学中,应借助各种科技技术和设备,及时更新会计从业理念,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将会计职业素养培养准确应用于教学中,同时,需经常展开对职业素养的讨论,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进行教学创新。

(二)在职业实践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实践,是衡量中职生是否适合从事会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职生从在校学习转向社会工作的桥梁,更是中职职业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地位方面应该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等。实践开展的成败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向社会进行人才输出的成败,也是学生职业素养由理论学习转变为实践实际应用的关键。因此,教师的关注点也应由课堂转到企业实践当中,实时关注学生的实践工作情况,继续辅导学生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利用网络技术等对学生进行继续追踪教育和指导,及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尽快巩固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成长和发展。

三、结论

会计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工作质量,《会计法》是国家对会计工作重视的见证,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从多个方面来说,职业学校都应该重视对学生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大力倡导遵纪守法、以诚立业、以信立业、坚持原则、不断创新学习的意识,从根本上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金培洪.浅议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J].现代商业,2007(6).

[2]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W].武汉理工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