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谈大学的内涵建设

2018-05-14李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5期
关键词:普及化校园文化人文

李倩

[摘 要] 当前社会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时任教育部长的袁贵仁提到202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即将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大学的内涵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大学;人文教育;特色;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18-01

蔡元培先生早在1917年在北京大学的就职演讲上就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关于办大学的说法,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些说法兼具了我国一流大学的精神,也是关于大学应有之义的经典之论述。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从大众化阶段逐渐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的内涵建设越来越为人们重视。

一、以人文教育为抓手,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组成。大学的教育不应该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或专家教育,而要给学生以完人的教育,我们要培养“读书识礼”的人,既要学生学到将来社会生活需要的技能,同时也能让学生明了知识的真谛、生活的真谛,让学生“享受”教育,而不是“接受”教育。

联系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人文教育。首先,我们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其次,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人文性较强的公选课,如德性修养、公共礼仪等,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一些主题性的活动,鼓励学生及老师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体验与感受加强自身修养。最后,大学的人文建设要着力体现该学校自己的精神特色。

二、以学术自由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国古代兴起于唐朝、兴盛于宋元的书院教育模式就对我们当前高等教育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书院教育重视学术自由,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机会独立思考,教师经常与学生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并且常常请一些当时的大家来院讲学,形成了很好的学术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培养了不少时代的英才。我们当代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能力。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其中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还有大学生普遍素质下降的原因。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满意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认为他们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如今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里,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每个企业都渴望创新型人才。然而我们“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就如同一个大工厂,学生就像生产线上的零部件一样,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的校园需要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为他们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才能使我们的校园成为一个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相互碰撞,每天都在发展进步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

三、注重大师的力量,储备优秀的师资队伍

要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名师的力量不可忽视,首先,大学应当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专业的精英或者实践领域的英才走进校园和课堂,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青年一代的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需要积极的影响来改造他们头脑中正在建立起来的对生活、世界的看法。其次,我们应当重视优秀教师队伍的储备。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来,同时重视教学型教师的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问题,让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型教师有自己的舞台。

四、注重打造学校特色,提升专业竞争力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走上了综合化之路,短时间建立一些综合性专业,师资队伍跟不上,专业建设力量微薄,盲目地招生却不能保证学生质量,对就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近期国家又取缔了一批不符合培养标准的学校专业设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要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应该着力打造自己的学校特色,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优秀专业继续建设好,提升专业的竞争力,以优秀的师资、出众的专业硬软件力量吸引学生,也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王强.论高校校园文化的缺失与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李從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3(3).

[3]唐梅花.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普及化校园文化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历程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活动的几点思考
论电视媒体对大众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