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2018-05-14谭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岗位人才

谭伟

[摘 要] 工程造价专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探究教学创新途径,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125-01

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来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教学应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模式,以培养为社会建设发展的专业人才。[1]本文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对中职院校教学创新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近年来,建筑行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造价广泛运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扩大学生的参与度与受益面。

一、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现行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项目教学法指将某个项目拆分成很多小项目,根据每个小项目进行课程设置,教师对项目的每个细节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手工算量方法。岗位目标教学法是以企业中某一岗位要求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对相应岗位进行实习,场景教学法指为学生设置某一场景,教师与学生一起在场景模拟形式中进行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课程任务,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工作氛围。案例教学法指教师将某一经典案例整理成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为目的,让学生运用课堂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计算。

这些方法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感受企业员工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中职院校应进一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全面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实力的目标是要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强大的工程造价专业实训教师团队。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专业型的技能人才,这个目标的要求重点是高素质、专业、高技能。中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入学门槛低的现象,造价工程涉及大量的计算工作,中职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数不足一半,这些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多数是辅助工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目前中职工程造價专业培养目标为建筑和安装工程预算员。中职预算员与高职本科间的培养目标含混不清,现行的中职教育课程沿袭以前对中专学生的定位,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能得到保障。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专业人才,是在某个具体岗位有较高技能的人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具备工程知识、经济知识与管理知识等综合素质,目前实际工作中工程造价人才分为基础层次人才、中层人才和高层人才[2]。现行中职学校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忽略了学生专业性的培养,盲目追求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目前很多企业都追求全能型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之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中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中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开设自主学习的平台,让教师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在很多企业常出现轮岗制度,仅教给学生某一岗位的知识很难满足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岗位操作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人才,或者教给学生一些与专业相近的岗位操作技能,广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模式

中职院校应加大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的重视度,让学生利用假期进入企业进行短期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企业岗位的实习能快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

(四)实行导师制

每个专业中都有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学校可以设置项目小组,让学生在项目小组中与导师一起完成项目。由导师进行专业指导,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专业的优质人才,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让学生得到应用能力的锻炼。

中职造价工程专业实行教学模式创新对造价工程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职造价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创新能让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掌握专业之外的职业技能,认识到企业岗位工作对员工的要求,从而针对自身的不足及时改进,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导师制的实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拥有完成项目的机会,为学校培养更加专业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先智.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建设学校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5):129-130.

[2]牛君彦,杨磊.专业细分在中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3,36(1):100-102.

[3]钟齐超.浅析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岗位人才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毛遂自荐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