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要点

2018-05-14高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课身体

高伟

[摘 要] 高职体育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它以健康教育为核心,旨在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为学生轻松面对未来的困难提供体能训练。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将以职业体能为发展目标,进行教学改革。结合职业体能训练的相关要点,探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 键 词] 高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改革;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79-01

体能简单的说就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它不仅受先天身体素质影响,还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加以提高。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敏锐性等内容。职业体能则体现在身体是否能够适应相关职业内容和环境所带来的职业压力。它包括身体肌肉组织对工作动能的承受力,是否能够承担重复性的力量势能,身体对职业环境的忍耐力,是否能够忍耐恶劣的工作环境。因此,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入手,我们需要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不仅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还应该是能够胜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发展的起点,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拥有相应的职业体能。由此可见,高职未来的体育教学应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着眼于学生身体的专业体能训练,以求学生的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能在未来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改革内容

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改革将围绕学生的职业体能训练展开。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入校以后就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职业规划,他们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涉及范围广,体能要求差异性大。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地制宜,分层次教学。教学的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学生的体能训练,学生要掌握相关的肌肉耐受性、肌肉恢复性等相关体能的训练,尤其针对力量型工作,让学生学会正确发力,保护身体组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二是学生的体育意识,我们要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健康理念。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可以舒缓精神压力,可以提高身体耐受性,保证身体健康运行。让学生在正确健康的运动意识下,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预防职业病发生。

二、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要点

(一)转换思维,提高意识

正确的思维意识是体育教学改革成功的一半。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师生需要转变思想。教师一方面要转变教学思想,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还要在教学中渗透终身锻炼的体育观,从内在深化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从传统枯燥的讲授式向新颖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转变,将学习的主体位置交给学生。例如,在讲解肌肉的发力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功能,运用动画形式生动再现肌肉发力的原理,让学生去感受并猜测肌肉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并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进行检验,深化肌肉运动原理,从而提高学生运动保护的相关知识。学生也要转变学习态度,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内相关知识的重要性,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可体育课的价值和意义。

(二)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学

不同的职业对体能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职业体能依据不同的职业内容就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有的学生未来将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这种职业性质常常需要学生精神高度集中,要求学生能够长期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在体能训练上,我们就要从学生的专注力、手指的灵活程度、身体脊椎的承受力为训练内容。包括脊椎头部的保健运动,用眼卫生以及精神专注力训练。这些都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有的学生未来将从事交流型为主的职业,它要求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身体协调性。那么在体能训练上,教师将重点放在站立、行走、坐卧的姿态训练上,为学生的职业提供体能支持。有的学生将从事综合性的体力劳动职业,它要求学生拥有极强的肌肉承受力。因此在体能训练上,教师要把肌肉力量训练作为重点,以运动防护知识为辅助,确保学生在未来从事职业内容的过程中,安全快速地完成职业目标。

(三)加强沟通,及时评价

针对体能训练内容,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要根据学生个人体质的强弱,设计出不同梯度的训练内容。在整个过程中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避免过激过强的运动引起的叛逆心理。在训练过程中及时评价,给予鼓励,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健康的体魄,体验到超越自我的幸福感。

总之,在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高职院校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从体育教学开始,以职业体能为发展目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转变思想,由内而外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阳.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4):350-352.

[2]兰博.高职女生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1):226.

[3]李雪娟.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11):146-148.

[4]刚良,蒋永智.慕课视野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14):115-116.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课身体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体育课上的“意外”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讨厌的理由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