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术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设问的策略研究

2018-05-14张四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增函数单调性质

张四新

[摘           要]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培养适应新时代所需人才的重任,但由于学生生源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等因素一直制约着职业技术学校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后才选择就读中职学校,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数学教学成为难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有效思考、新旧知识点的衔接、问题设问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思考。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8)25-0150-01

数学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生产。在职业学校开设数学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问题设问是否科学和合理、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成为教学的关键。问题设问中应当注重现实生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过于简单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过于难的问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数学思维、意识得不到启发,达不到教学目的。如何巧妙地设置数学问题成为当前职业学校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时间紧,教学内容多,教师按照既定的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后,立即要求学生回答,只要有学生答对就过了,没有答对的时候教师给出准确答案后,就开始讲授另外的内容了,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更没有指导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途径。在职业教育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留足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时间,而不是让学生考试得高分。数学思维是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索后慢慢来培养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通常情况下,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认知水平来确定回答问题时间的长短,不能过长或过短,因此,对数学教师驾驭课堂、知识要点掌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设问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接受新知识能力不足,数学知识存在连贯性,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应当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在新知识的有关衔接点上巧妙设问,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为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等比数列的性质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1)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哪些性质?(2)这些性质是采取什么方法研究出来的?(3)请你取出几个具体的等比数列来,对照等差数列性质,大胆猜想等比数列会有哪些性质?并证明。在这一系列问题中,我们运用类比思想把等差数列的性质这个旧知识迁移到等比数列的性质这个新知识上,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乐趣,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三、设问要讲究逻辑性

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学科知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逻辑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时,预设问题时要环环相扣、逐步提高,理顺学生思维,不能忽高忽低,打乱学生思维。比如,函数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讲了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后,学习单调性时,有老师的提问方式为:“同学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单调函数基本概念和证明方法,那么,单调函数有哪些性质呢?”回答者不多,答案各种各样。仔细分析,老师要求学生回答单调函数的性质,是多此一举,答案要么从书中看到,要么凭空想象,犯了大而泛的错误。没有让学生去分析、探索,没有给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问题带来的乐趣,更没有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比较合理的设问是:(1)同学们,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基本函数中,哪些是单调函数?将学生回答的函数归类整理。(2)数可以加减乘除运算,那么函数能否加减乘除运算呢?它们的运算结果又是怎么样的?是否为单调函数?有哪些规律?通过分析思考后,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探索情况,不仅把原有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和提高,同时把新知识进行了融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今后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引导。这时学生会发现只有定义在R上的增函数加增函数、增函数减减函数为增函数;定义在R上的减函数加减函数、减函数减增函数为减函数,其他都没有固定结论。(3)这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我们如何证明它们的正确性呢?然后,请同学们利用定义证明这些结论。”这样的设问目的明确,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讨论,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

四、合理选择回答方式

有问必答。问题设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在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应当思考学生如何选择有效的回答方式,最忌讳就是自问自答,既然需要学生问答,就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回答可以为个体口语回答,面对有些学生探究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现象,可以选择书面回答,也可以通过集体探究、讨论选择代表回答,对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合理选择回答方式。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启发、引导学生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开拓思维,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加优秀的创新性、技术性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仕广.例析问题变式的缜密性[J].数学大世界(初中版),2013(Z2).

[2]赵东华.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策略探析[J].吉林教育,2013(31).

[3]杜瑞景.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5).

猜你喜欢

增函数单调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怎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我为高考设计题目(2)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世界正在变得单调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单调区间能否求“并”
一道题目的解法辩析与探讨
圆锥曲线“准点”的又几个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