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装备保障院校服务部队能力建设对策研究
2018-05-14王建立
王建立
[摘 要] 分析归纳了航空装备保障院校服务部队能力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建设的思路策略和任务措施。
[关 键 词] 航空装备保障;服务部队;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194-01
当前空军武器装备加速发展,新机维修保障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对航空装备保障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培养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人才的任职教育院校,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智力资源优势,着力提升服务部队能力水平,为部队装备战斗力快速生成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航空装备保障院校服务部队能力的现状
服务部队作为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历来受到院校的高度重视,更是航空装备保障院校转型建设的核心工作。但当前的能力水平与形势任务和部队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航空装备保障院校服务部队能力建设的思路策略
航空装备保障院校服务部队能力建设,要以强军目标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按照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要求,坚持全面服务部队的方向,以教员技术支援能力建设为核心,依托教学科研体系,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服务手段,为部队装备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航空装备保障院校服务部队能力建设的任务措施
航空装备保障院校服务部队能力建设,要以承担中外联合军演、国内重大演习等重大军事活动综合支援保障任务为主要标志,实现技术支援由理论改装培训为主向全面综合支援保障转变,逐步形成多机种远程技术支持和现场保障支援能力。重点有四个方面的建设任务:
(一)加强面向战训保障的理论研究
(1)构建课堂与战场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2)深化新机新装维修保障模式改革研究。
(二)锻造面向战场的装备保障队伍
(1)实施“双师型”教员锻造工程。制定“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指导性意见和建设措施。通过开展教育理论集训、教学竞赛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一支有活力、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员队伍。(2)实施实战化装备保障队伍锻造工程。以主战机型为重点,模拟部队装备保障人员编成,遴选组建实战化装备保障分队。建立与部队联教联训机制,组织教员参加部队战备训练、演习演练,促进新机新装保障能力快速提升,造就一支能力强、作风硬、顶得上的实战化装备保障队伍。(3)实施专家名师锻造工程。以培养新机新装技术支援专家为目标,制定专项资助计划,通过名师带教、送训培养、项目扶持等措施,培养造就一批学术技术水平高、能解决装备保障复杂难题、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名师。
(三)建立面向装备的科学研究体系
(1)加强优势学科专业领域科学研究。重点在飞机损伤修理、航空维修模拟训练、新机新装维护检测等优势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攻关,产生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部队装备战斗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2)坚持科研立项面向部队装备。科研立项必须紧贴部队作战训练,紧贴部队装备维修保障实际,围绕航空兵部队作战训练和建设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开展技术创新,并运用最新技术成果、训练法战法服务指导部队建设,从源头上保证学院人才智力向部队装备战斗力轉化。(3)建立装备科研全程介入机制。通过各种途径拓展渠道,逐步建立教员跟踪新机新装论证、预研、立项、实验和生产全过程的制度机制,为开展新机新装人才培养创造条件;通过送训培养、专项资助等方式为新机新装跟踪团队成长培育提供支持。(4)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把科研成果转化率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根本性标志,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与部队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促使推动科研成果加速向部队装备战斗力转化,使院校真正成为部队的“思想库、知识库、数据库、人才库”。
(四)构建面向部队的服务模式手段
(1)创新部队技术骨干培训模式。开辟在部队办班培训的新路子,试行在部队举办新机新装技术骨干深化培训,加大智力和技术扶持力度。着眼“输血”与“造血”并重,创新服务支援部队模式机制,逐步构建起院内办班与部队办班相结合、现场支援与扶持部队力量相结合的服务模式。(2)建设远程支援信息系统。实施航空装备远程技术支援信息系统建设工程,依托军事训练网,建立覆盖装备保障部队、机关、院校的一体化远程技术支援网络系统,远程解决部队技术难题。(3)建设优质服务资源。加强航空装备使用维修情况收集,建立装备维修保障故障库,收集部队训练演习、比武竞赛等内容,建设装备训练信息资源库,供部队教学训练使用。建设面向部队的远程教育平台,开发开放式和交互式的航空机务远程在线课程,完成专业网站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提升远程教育平台的服务能力,为部队官兵提供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曲炜.军事装备人才任职教育研究[D].装备指挥技术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