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的学生,多样的物理教学策略

2018-05-14汪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归因职校物理

汪静

[摘 要] 现今社会,随着职校学生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他们中个性差异增大,在物理学习中,有的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有的学生却渴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为了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差异中寻求多样的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物理教学;科技泛实验活动;归因教育训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078-01

我国当下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在职校的学习中,我们同样要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的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出现学习态度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如何提高职校中各个层次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笔者思考总结了一些教学策略。

一、适当难度的引导,提高中等学生的内驱力

根据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老师在创设物理情境和实验教学时,有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能全部理解和掌握,而有一些则很难把握,可能超出了他们这个年龄能理解的范围,造成了学习困难,知识概念理解不清,在解决困难时不能一下发现解决点,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

如果老师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提问引導时做到难度适中,使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达到一定的思维高度,把以往的经验和现学的知识混合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并能顺利解决难题,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思维,从而能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向着更高难度迈进,逐渐突破自我,进一步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这种成就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具有的。通过适度的引导,使中等学生能独立地解决难题,不仅树立自信,并能从中获得心灵的快乐,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大部分中等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驱力。若难度太大,学生几乎不能回答和独立解决,不仅极大地挫伤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极易出现厌学情绪,导致越学越差,毫无成就感,做事不积极,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开展科技泛实验活动,提高优秀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们的智能和才干出自他们的手指头。”坚持以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精心设计开展各类科技泛实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既培养学生的泛物理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例如,在力学方面,我们开展了设计组装橡筋动力飞机的活动。飞机的原理来自物理学中“伯努利定律”。明白了原理,才能更好地改进飞机。在活动中,学生常遇到飞行不稳定、栽头的难题。这就要注意三个部分,一是机翼的迎角;二是整机的重心;三是升降舵。如何使飞机更快呢?掌握了飞行原理之后,有兴趣的学生改进起来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就会合理设置机翼,保证机翼倾角和两个机翼对称,在释放飞机模型时,更要注意角度和力度,保证重心正。

在电学方面,主要通过直观的百拼电子教学,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子百拼中,有很多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器、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都属于物理学习的范畴。在物理学中,电阻起阻碍电流、限制电流过大的作用。电容器可以充放电,电感可以“通直流隔交流”,二极管有单向导电性,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等。学生必须了解其内部构造、特性和作用,才能理解电路,从而设计电路和改进电路。

在综合方面,开展了“科技节”活动,让学生自主参加不同层次的比赛,进行小论文的创作、创新的小发明竞赛等。在“科技节”活动中学生做出了许多小发明,例如利用废光盘制作时钟,废弃的易拉罐制作凹面镜,利用铅笔杆、铝箔制作小火箭等,甚至还有学生对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写出了小论文。这些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心,活跃了思维,使他们的个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三、进行“恰当的归因教育训练”,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采用与之谈心,进行恰当的归因训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态度,并努力改变;帮助他们找出自身不足、学习困难的多种原因;经常在物理教学中,鼓励他们,适时肯定他们,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不去武断地归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低。通过恰当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在物理课堂上不再受冷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周围人的理解,并渐渐正确认识自我,唤起学困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心理和心态上都能得到良好地发展。同时在师生情感上也能更加融洽,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效率,促使学生的整体进步。

对职校学生来讲,影响物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是认识障碍,有的学生是情感障碍,有的是兼而有之。我们希望采用适当的训练原则和方法,针对他们的个性,提高每一层次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树立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思维的活跃度和努力度,提高物理课堂效率,从而反过来更加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际平,邢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丁玉祥.“每课一得”在物理学法指导中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1(4).

[3]白景曦,卢飞麟.自我概念重构与物理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策略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3(1).

猜你喜欢

归因职校物理
留言板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