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计算的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8-05-14桂玉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系人才高职

桂玉敏

[摘 要] 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由低端“核算型”向高端“管理型”人才需求转变,创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在分析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能力框架;基于工作任务构建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以及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云计算技术;管理会计人才;人才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010-03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新技术兴起掀起了以智能化为主要标志的会计信息化第三次浪潮,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益成为当务之急。高职承担着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重任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传统的低端“核算型”会计人才过剩,而“管理型”会计人才严重不足。从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来看,高职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双师型”师资力量配备不到位等问题是导致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储备不足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云计算对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浅显的分析,希望对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一、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背景

(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运用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访问云端,快速获得所需的人工智能的分析能力、存储空间等虚拟化资源计算模式。云计算增加数据分析的高效性、数据存储的可靠性以及数据来源的广泛性,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剖析当前的经营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应对变化的市场,为企业博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迎来可观的发展前景。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但是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截至2017年10月,全国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缺口达600万。

(二)财政部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

财政部2010年发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我国会计职业领域已拓展到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等管理领域。2016年6月,财政部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目的是为促进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争取到2025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二、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自财政部于2014年11月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管理会计及其人才培养工作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从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及现有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发展缓慢,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处于研究阶段,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缺乏大中型企业实践的成功典型案例,这使得会计人员由“核算型”转型为“管理决策型”会计人员的信心不足,阻碍财务核算人才的成功转型。总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都不发达的现状导致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应用处于发展瓶颈,也使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步伐缓慢。

(二)高职管理会计课程设置现状

广东省高职院校数量众多,本文选取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18所中的十所代表类院校,通过电话访谈、网络调查等方式整理出管理会计课程现状调查表。抽查的10所院校中,开设管理会计课程的高校不足50%,课程设置情况只能从表面反映现状,总结了广东省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师生对管理会计重视程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手段利用不充分等。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会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理论知识深厚但是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不足,高职学校没有利用社会力量参与管理会计的课程教学工作,几乎没有聘请企业、银行和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参与管理会计实践实训环节的应用实践。同时,缺乏适合管理会计应用实践的单位和部门,没有建立较为固定的管理会计教师实践基地,也很少聘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会计专家到学校给教师举办专题讲座,高职校之间缺乏管理会计专业培养的学术交流。

三、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分析

本论文研究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经济环境下,构建管理型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行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形式多样、不同需求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为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和经营规划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辅助,进一步为提升企业价值提供有利帮助。

(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能力框架的构建

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搭建,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次,努力提高管理会计人员风险意识和提高抗击风险防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提高管理会计综合职业能力;最后,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思路。

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把握,财务数据职业判断和分析能力、企业战略决策分析能力、经营风险管控能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在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实际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二)基于工作任务构建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是指管理会计岗位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应当在具备相应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应当承担的岗位责任。开展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以管理会计岗位工作内容为中心,以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制定管理会计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以任务为导向,开发相应的课程教学子项目,实施满足管理会计岗位所需技能的训练项目,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来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流程:职业群及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相应的学习领域构建→教学内容→专业课程。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

高职院校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安排管理会计专业教师“走出去”到不同类型的企业、事务所等单位,选择适合管理会计应用实践的单位和部门,建立较为固定的专业教师实践教学基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聘請经验丰富的专家到学校给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教师开阔视野、增加社会实践知识,汲取更多书本以外的营养知识。加强校际学术交流,尽可能地安排管理会计专业教师多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师资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

我国财务会计人才能力的评价体系较为完善,会计专业职称体系包括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另外,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来评价。管理会计人才能力评价的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评价体系不完善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培养体系的发展。管理会计人才评价可以在借鉴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应包括管理会计员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评价体系即初级管理会计师、中级管理会计师、高级管理会计师,通过资格准入评价、职业技术能力评价这两个评价标准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进行分层次评价。

云计算时代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企业对管理会计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转型升级,满足社会经济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人才培养是关键 提升核心竞争力:《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四[J].财务与会计,2015(5).

[2]黄长胤.国内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J].财会通讯,2017(22).

猜你喜欢

体系人才高职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毛遂自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为国家选人才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