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和探讨

2018-05-14袁蓉龙洋李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实理论教学模式

袁蓉 龙洋 李燕

[摘 要] 所谓理实一体化主要是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两者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在理论学习中进行实践内容的深化,这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积极影响。主要概述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应用要点,希望能使用此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能不断深化。

[关 键 词] 电力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78-02

现阶段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能力偏薄弱,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部分抽象知识内容理解不到位,所以学习起来异常吃力,而电力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涉及的课程很多,很多内容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使学生能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更能为学生后续的专业知识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理实一体化是当前非常主流的教学模式,其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地对当前的教育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能够将理论与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融合;将教学内容的讲授、学生学习与实验的开展、实际操作训练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与实验室、实训教室等进行一体化配置;对知识与技能、岗位素质等相关内容进行一体化的有效训练;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穿插,让形象的展示与抽象的知识点交替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理论与实践关联性较小的问题,教学环节也更集中,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十分强调教师的作用,通过教师教学任务与目标的有效设定,能让教师与学生间实现教、学、做的交流,构建出素质与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得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在教学当中没有完全固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顺序,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出较好的方案,调动并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这才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1]。

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一)编制有特色的校本讲义

教材与讲义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最为重要的工具。在课程体系逐渐深入改革的当下,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主要教学模式,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校本讲义的编制,使其能够被有效应用到教学工作当中,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其中的概念以及原理都比较抽象,并且无论是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非常强,应用面又非常广。深入分析课程特点进行一体化教学建议的编制,并辅以教学录像和教学效果图片,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有效教学,使得基础理论能够与实践技能训练相融合,能够让学生在每个项目当中都得到锻炼;要坚持实用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中对常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对内部电路的结构以及内容进行精简,突出元器件的选用方法以及对外特性,让学生能够掌握检测元器件的相关知识,突出对元器件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典型电路的分析、搭接以及测试,电子仪器的使用等。校本讲义要加强理实一体化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每个教学项目按照教学任务的不同对课程内容当中的重点及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在理论教学当中融入实践训练;讲义还要对电力电子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明确列举,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融入其中,更好地吸引学生。同时讲义当中的内容还需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需要在教学工作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重视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不理解问题提出来,从而展开针对性的解决;同时教师要将学生搭接电路的能力作为最基础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子仪器仪表对电路的参数进行实测,并使得学生能发现和排除电路中的故障[2]。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

理实一体化包含的教学环节分别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等不同方面,并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过程考核,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导入环节、知识呈现环节、操练环节等不同环节,所有环节教学完成后需要做好总结,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必要的准备。所谓的理实一体化主要重视“学中做”“做中学”,能在教学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在课程教学中做好单元设计,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论特点更好地呈现出来。以电力电子课程教学为例开展内容讲授,选择其中的一个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做具体的内容说明。第一,教师带领学生了解DC-DC斩波电路認知与实验电路测试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直流斩波电路分类以及如何实现斩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进行降压式斩波器实验。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板书设计;第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IRFU220N认知与器件状态检测,教师先进行提问,让学生了解电力场效应晶体管与普通场效应晶体管的区别,练习IRFU220N检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与PPT设计。

(三)通过人人动手小组协作培养学生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是进行知识的讲授,教学方法的达成,并能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与“做”的主体,是课堂的真正主导者,所以学生在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需要通过实例的引入,让学生能动手搭接电路进行测试,使得教学任务能较好地完成,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均有所提高。在高职高专中由于部分学生的基础偏薄弱,所以不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使用理实一体化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能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也曾反映,亲自参与到实践操作中,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巩固与理解,能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且小组合作中能做到不懂就询问,做错后总结问题重新完成,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能深化彼此间的友情,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且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3]。

(四)教学场所的科学设置

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一个高质量的操作场所作为基础。这一场所要求具备完善的产品设计条件,能够进行制板加工。例如,在场地中要有良好的通风功能,要有性能良好的焊接设备,有制板工具,能够对产品进行有效的检测并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试。另外,场地当中还要具有良好的授课条件,让教师能够在教学工作当中有效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示范。例如,需要具有完善的多媒体设备以及黑板等基础教学设施。学校要尽可能地提供较大的场地,使得班级当中的学生能够实现分组合作学习。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批处理,之后再将分批后的学生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都要有自己的任务。在设计教学场所时,必须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尽可能地以合格的功能性满足教学需求,减少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在进行教学场所的设置时必须保障其科学性,保障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实践的机会。

(五)重视一体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辅导与提示

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教师能通过教学能力和教学思想的达成,将理论课程与实际课程进行紧密联系,能让理论课程与实践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二者的统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教学的组织,更要将各个环节链接在一起,以具备实践性操作技能,而不要将更多的时间点停留在重复的知识内容讲授上面,应将更多的教学重点集中在学生实际练习中,使教学的直观性增强,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实现思维互动和课堂目标融合,让教师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共同体。所以,“一体化教学”主要指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方面的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能通过示范操作对学生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同时教师也能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学习,从而能让教师的辅导更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教师需要在此刻进行教学点拨。譬如在一次实践练习过程中,搭接的电器和元器件检测都没有发现问题,学生也找不到故障点,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是否使用“断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经过连线发现确实是此问题,马上更换连接导线解决该问题。

(六)理实一体化考核

考核内容包含了理论考核以及实践考核两个主要部分。在理论考核当中需要使用传统的卷面答题方式进行,同时要根据学生基础能力的强弱选择是否进行开卷考试,或者让学生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在考核的实践上要进行灵活变动,考核时间以60分钟为主。在进行理论考核当中,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种条件:项目内容当中的基础知识点、在课程当中要具有难点和重点并且符合教学大纲;在考核上必须拥有良好地区分度以及相应难度的能力。为了让基础理论与技能得到有效的处理,使得考试的整体成绩能够以常态分布的方式进行呈现;对理论考试相关的题型来说必须重视多样化处理,题型当中一般要包含选择、判断、填空以及简答计算等,要能够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做出有效的选择,但不能在试卷中出现题型单一的问题;试题的文字也要进行规范化处理,要能够做到准确、简明;在进行命题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使得学生能有效地完成训练。

总之,高职高专教学发展的未来方向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而做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从硬件条件到软件条件上都要不断地进行优化,教师应做好课程材料的整理,并编写好教学材料,主管部门需要根据教学的具体需求做好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设施的配置。对教学对象而言,也要做好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谭阳,徐静.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和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2(4):11-12.

[2]鐘晓强.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120-121.

[3]蒋伟,莫岳平.“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1):41-42.

猜你喜欢

理实理论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农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困惑及探讨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盛满理论
《车工工艺学》课程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