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学校新任教师归属感的几点建议
2018-05-14张婷婷
张婷婷
[摘 要]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亿万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而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国家对农村教育都高度重视,还推出了很多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其中特岗教师政策的推出吸引了不少应届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但是有数据显示多数特岗教师在规定任教期满后会选择离开农村,他们离开农村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因为归属感不强,使他们缺乏坚持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的勇气和信心。除特岗教师外,其他在编新任教师也表示没有归属感,归属感的产生跟一个组织的管理和人事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简要分析农村新任教师目前的归属感现状并提出建议,以期改善新任教师的心理感受,增强新任教师的归属感,进而让更多的教师愿意留在农村任教,为农村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 键 词] 农村学校 ;新任教师;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200-01
一、农村新任教师归属感现状
农村新任教师大部分为应届毕业生,年轻教师怀着梦想和希望去偏远的农村任教,由于生活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变更,新教师会觉得难以融入原有的团体,加上背井离乡的原因,他们就容易产生一种孤独感,进而难以静下心来工作,甚至会害怕与人交往,使新任教师归属感不强甚至没有归属感。《大学》所言“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如果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难以心安,那么这必然会影响教学工作。农村新任教师刚进入教师团队中,原有的教師团体固化,如果没有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新老教师难以建立友谊和产生情感,农村学校教师进修及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相对于城市学校的教师他们的发展晋升空间较小,职业发展空间不足必然会使教师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提升农村新任教师归属感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保障农村教师权益政策,提升农村教师职业价值感
自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以来,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农村教师的幸福感总体上得到提升。但是只从经济待遇方面去改善不足以使农村新任教师建立起强归属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本文建议从三大方面来增强农村新任教师的归属感。(1)继续加大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力度,设立新任教师专项奖,只要符合奖项申请条件的新任教师都可以申请。由此一来,新任教师的自重感就会相应提升,进而提升新任教师的归属感。(2)加大农村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3)整顿社会风气,营造出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社会地位。教师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其价值观必然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如果全社会人员都能做到尊师重道,那么即使教师待遇不高,其社会地位也会给予教师一种自重感和幸福感,从而提升归属感。
(二)完善农村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新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不管是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还是培训进修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这使新任教师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上,因而会出现工作散漫、态度消极的现象。农村的客观条件就使农村学校难以引进年轻新教师,甚至引进后也难以留住,如果主观上的管理难以让新教师满意,长此以往,农村学校的新教师供应将会断绝。因此相关部门在核定职称评定、晋升和培训名额时,应该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重视农村青年新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因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所以教师教授的课外知识较多,比如贫困学生的跟踪关注、贫困学生家访等,所以在对农村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应该考虑到农村的特殊性,给予农村教师公平、公正的评价。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能够让新教师安居乐业,让新教师对教师职业充满信心和热情,教师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会得到提升,进而改善农村教学质量,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三)加强农村学校教师自身修养,树立长远发展目标
为最终达成自我的实现,畅通幸福人生的渠道,农村学校教师自身也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强化主人翁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长远发展目标。(1)农村学校教师要正确理解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承担教学责任和义务。作为农村学校教师,要认识到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作为农村教师有着愈来愈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学校工作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也是追寻自身幸福的机遇。(2)农村学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总结
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会影响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影响,然而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离开农村教师的努力,更要依赖于新生教师力量,所以农村学校新任教师的归属感建立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农村新任教师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能感到满意,那么其归属感也就会油然而生。因此,国家、学校和个人需要共同努力,来为农村教育发展、为农村新任教师建构归属感创造条件和营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