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庄子自由观的对比分析

2018-05-14姜杜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庄子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姜杜衡

[摘 要] 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要的内容之一,并且在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学界现有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综合比较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庄子自由观,从中探寻出两者之间的独特的联系与区别,这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可以从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科学性和超越性。另外,通过比较研究后,还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庄子;自由观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170-02

自由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鲜有提及,但在道家思想所阐发的理念中,却一直隐含着许多自由思想,尤其是庄子的自由思想。直到近代,由于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自由观念才逐渐广为人知。自由是什么?由于人的自由总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中,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人的理解不同,所以对人的自由的看法也不同。

一、自由观的范畴及其基本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1.马克思早期的自由观

自由一词来源已久,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总是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不断脱离自然和社会纽带的限制,是一部自由的历史。自由观在西方哲学思想中早已产生,而马克思的早年自由观是对这些早期自由观的批判和继承。

霍布斯、弥尔顿、洛克等思想家在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就表明,人是自由的且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如果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自由,就要尊重他人的自由。谁要是侵犯了别人的自由,那他就会失去自己的自由。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卢梭提出的自由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他说:“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融合的形式,使其能够以各种共同的力量捍卫和保护每一个传播者的个人和财富,并像以往一样自由自在。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在德国,古典哲学家分别对自由做出了各自的论述。康德主张理性为道德立法。为解决人与人之间在道德实践上的矛盾,解决人与人之间在自由上的矛盾,他提出了这样的道德律:“你应当这样地行动:使你的行为的准则通过你的意志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

2.马克思系统的自由观

在关于自由的论述中,马克思说道:“事实上,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据此总结出马克思自由观的以下基本思想观点:

第一,自由的本质与实践劳动密切相关。在马克思的观点中,自由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知,而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过程。认知不可避免的是自由的必然因素,自由的关键所在便是通过劳动事件改造世界。劳动是人民追求自由意志的源头,是获得自由的方法与手段。因此,才产生了毛泽东所指出的:“欧洲古老的哲学家已经理解了自由是一种必要的理解的真相……自由是对世界的必要理解和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张。”

第二,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历史性的。马克思认为“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具有历史性,人类的历史是对必然性的不断理解、转变以及对自由领域不断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更深度地提出了人的自由与物质生产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有着必然联系。自由“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是历史对自由的不断印证。

第三,自由的深度最终是由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决定的。在自由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注重以何种方式方法实现自由。人的自由不是上帝和众神所赐予的,而是通过人类自身不断的努力进步而达成的最终结果。如果人们想摆脱阶级社会的种种制约和限制,获得所想的社会自由,就必然需要提高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正因为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才导致了旧的生产关系不断束缚着人们。为了解决各种社会压迫和剥削问题,让人类在社会中不受约束,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

(二)庄子的自由观

1.庄子自由观的来源和本质

关于庄子的自由观的来源,在金岳霖的《论道》中表明了一点:“中国思想史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我们之所成为道家,皆称之为老庄思想。而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将“道”首次作为哲学中的一点进行抽象的思维辨析,并将“道”中的哲学意义和现实生活与宇宙中的万物相联系,形成了属于道家现有的理论基础。在老子的观点中,将“道”看作是宇宙万物中起源的基本,是它将宇宙中的万物化生而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宇宙万物存在和它们必然的发展关系,所以又必须遵守“道”的基本规则,道家学派的基本特征便依据此而产生。

庄子作为在老子之后又一位道家观点的重要继任者,他对“道”的论述,基本上和老子相一致,但在对“道”的具体内涵上,又赋予了“无限”的涵义,即“道”的时空的无限性。因此,庄子的自由观是以“道”为核心的,其理论的来源和本质是“道”。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在庄子哲学中,它的本体论,主要不在于探究宇宙的本体是什么,……而在于论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像宇宙自然那样,达到无限和自由。”

2.庄子自由观——小大之辩下的自由观

庄子的自由观集中体现在《庄子·逍遥游》篇中,并且庄子的完整哲学观念和思想都围绕着如何达成最终的“逍遥游”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在《逍遥游》中,作者描绘出了鲲、鹏、蜩与学鸠三个主要视角。当鲲还没化成鹏时,总以为天是苍茫无限的。但是,当鲲化成鹏飞到天空上时,它发现天空也不过如此,再往下看,又像是之前看天空一样感觉到大地的广袤。“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是从“小”的视角来探讨蜩与学鸠。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蜩与学鸠认为自己没有鲲和鹏大,那是因为站在了自己的视角上看问题。鲲起初也是站在自己的视角上,才会认为天空是极为苍茫和广阔,最后化成鹏后,从天空再往下看,“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从寓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庄子的“小大之辩”“小大之家”讲得更为透彻,视角的变化将呈现出问题本身的局限性,而要达到“道”的境界,就必须脱离人我视角,从“道”的视角来观看万物,则无大小贵贱之分,“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抛开小大之辩,从而才能使自己的精神达到逍遥。《逍遥游》表面的描述只是一种表现的方式,要真正理解文章的主题,只有进行文章深度的挖掘才能获悉。而“自由”是庄子“小大之辩”中最核心的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和庄子的自由观之比较

(一)二者之间的共性

1.真正的自由——物质生产的彼岸(艺术领域)

在上文关于马克思论述自由的文段中,马克思认为自由不在于物质领域,而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即“艺术活动领域”。因为马克思认为自由的实现途径只有实践,但是由于物质实践活动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物质实践活动的自由只能是有限的。人若想达到真正的全面自由,就必须借用一种中介形式突破原有的物理条件对物质实践活动的限制。所以马克思才将“美”作为一种人的全面发展的代表。

在庄子的自由观中,同样也带有审美的特点,这是所公认的。庄子的美学解读在学术界存在两个观点,一是庄子独特的极具个人色彩的哲学理论,二是庄子诗词的文风。然而,庄子对其自由观的立场是生活两难的困境,是贯穿了庄子哲学的一条主线。因此,庄子的自由观是存在于艺术领域之中的。同时,庄子的美学基本特点也是对生活产生一种不计较得失的超然态度。这就是庄子的自由观。

2.都注重个体的自由

在马克思之前,也有许多西方哲学家都提到过由自由人组成的“自由联合体”,但他们都没有注意到个人自由在“自由联合体”中的地位。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先贤的自由观,充分肯定了个人自由在“自由联合体”的重要性,他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之所以人类能不断地前进与发展,自由是最终的命题。马克思的自由观就是希望让所有人都能得到自由,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自由,这是对前人自由观的一种超越。

在庄子的思想中,特别是在《逍遥游》篇里,其思想所张扬的也是一种独立个体意识,所深蕴的是个体的良知和德操。庄子的自由主义理念是深受其独立个体意识和所深蕴的个体的良知和德操的影响。比如在《逍遥游》篇里提到的“宋荣子”和“列子”两人,还有提到“至人”“无己”等,都强调生命个体要在精神上达到自由。庄子不关心伦理和政治问题,但个人存在的心神(心)问题最终归结为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

(二)区别——自由的视角不同

庄子对自由的解释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庄子·应帝王》)。由此可见,逍遥而游、精神虚静、与道为一才是庄子理想中的自由。庄子的自由大多从精神上去探讨人的自由问题,人的自由就是精神上的无所待,而谈论的范围也仅局限于个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建立在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实现自由王国,光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主观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在此,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其提供了基础。在现实社会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制约着自由的程度。因此,为了达到自由王国,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超越了庄子自由观

庄子的自由观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在那样战乱的时代背景下,庄子仍能摆脱当时环境的束缚,创立了自由思想,这是十分可贵的。但其自由思想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庄子没有正确认识到自由观是历史的和唯物的,他脱离了历史客观事实去谈人的自由,这种美好的自由只能存在于人的理想之中。为了使人能达到自由的最高境界,他要求人们要做到“无己”“无功”等,他认为精神可以无视一切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的限制,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

最后,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营养,同时还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适当地借鉴庄子自由思想的优秀成分,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智慧。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5).

[2]盧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庄子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