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工艺美术类专业师资建设研究

2018-05-14赵罡江楠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师资学院专业

赵罡 江楠楠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高校工艺美术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却存在着匹配度不高的情况。只有建设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完善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师资建设,才能改善这一情况。故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与国内高校数十位传统工艺教育领域领军人才作比较,寻找学院师资建设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作出展望。

[关    键   词]  高校工艺美術专业;师资建设;手工艺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206-02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对传统工艺教育相关领域进行了重要安排。因此,对于高校手工美术类专业师资建设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这个背景下,为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笔者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手工艺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围绕6大专业、13个专业方向进行了深入调研与思考,寻找专业发展过程中师资与行业的匹配度。

一、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师资建设状况

(一)手工艺术学院的基本设置情况

手工艺术学院前身为装饰艺术系,是在1958年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工艺绘画”专业成长发展而来。

手工艺术学院结合地方特色,其开设专业丰富且教学设别齐全。学院有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美术专业、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雕刻艺术设计专业6个专业13个方向。手工艺术学院现设陶艺工作室、漆艺工作室、装裱工作室、综合材料工作室、首饰工作室、玻璃工艺工作室、纤维工作室、雕刻工作室、公共艺术工作室等一万多平方米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工艺实验室。

手工艺术学院全力促进产教融合,振兴传统工艺。建设了教育部国家级中职师资培训基地、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基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省工艺美术传承保护与研发推广中心、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职高专传统手工艺基地、江苏省高等学校传统手工艺基地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础项目——工艺美术传承创新中心、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保护示范基地、苏州旅游产品研发基地等各类实践平台。创新发展了“苏作工艺学院”“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等校地合作基地。

(二)手工艺术学院的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客观准确提取师资能力素质的共性特征,笔者选取了国内高校数十位传统工艺教育领域领军人才为对象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现有43名现职教师及管理人员与专业发展的需求,发现如下问题:

1.现有师资学历结构偏低,缺乏高学历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高校在对技术性人才的引进方面已经十分重视,大部分教师均掌握某一方面甚至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但一些教师的专业虽然与产业对口、也能够掌握相关职业标准、懂得相应的生产过程,但是其专业背景不突出,研究能力不足,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无法对产业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总结,综合性人文素质不高,使其无法成为政校行企互动联系的桥梁纽带。

从教师专业知识上说,工艺美术专业知识,是指在工艺美术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这就要求工艺美术类专业的教师具备扎实的工艺美术学科背景知识和专业的教学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职业背景知识和教育知识。因此,提高学科背景和专业教学知识是高职工艺美术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作为工艺美术类教师应具备的最基础知识,也值得各大高职院校重视。[2]

2.现有职称结构不完善,缺乏高职称师资。教师是培养行业特色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专业、学科的主要力量。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水平。工艺美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强烈的技术性特征。从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钻研、实践操作和突破。目前学院缺乏深入了解行业领域重点技术和业务的关键人才,一些教师无法承担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任务。在不断强化传统学科优势与特色的同时,寻找能不断拓宽学科领域与服务方向的高级人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方式不合理。我国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类型、办学等级的评价及其财政拨款、项目资助的重点历来偏向于学科水平和科研成果,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多数高校形成了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的学术化倾向,作为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工艺美术类专业,其教学评价体系也无法避免这方面的缺陷。在教学业绩考核、选拔评优等过程中,把科研成果、奖项多少、论文数量作为重要标准,而忽视了生产实际的横向项目和应用研究,忽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融合。这种评价体系导致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追求论文数量和科研等级上,阻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3]对于人才的培养应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注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融合以及行业导向。

二、手工艺术学院的师资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师资力量

以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为引领,加强对工艺美术相关行业认知。鼓励教师提高学历、职称,加强研究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建立更高的对话平台,以此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促进社会服务能力发展,将师资能力提升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高学历、高素养、高职称的专业师资团队。教育和引导教师了解行业发展形势、特点及技术发展前景与趋势,将自身职业规划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立足行业、关注行业、服务行业,在为行业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二)拓宽教师的进修渠道

教师是高校的未来和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視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要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就要拓展更多的发展渠道。如采用师资培养基地教师的岗前培训模式;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的教授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的“教授带教”模式以及与其他高校师资职能部门之间的“研讨教研”模式等。[4]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出国研修、顶岗实习、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模式。

(三)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促进产教融合,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对高校师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掌握相关的职业标准、专业应该与产业对口、要懂得相应的生产过程,教师既要有专业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产业的实践经验。[5]对于工艺美术类专业教师来说,可以选派教师持续不断地到相关高校、文创企业、手工艺大师工作坊学习,与其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协助解决研发难题;在深入实践中,全面提升发现和解决行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与行业主管部门、业内骨干企业和同类型高校院所建立起稳定、持久的联系,充分调动业内骨干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完善专兼职师资结构

根据“双师型”教师的比重指标,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比率,促进师资结构朝着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制定相关鼓励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到行业实践中去,提升为行业服务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比重达到100%。在队伍构成上除了常任的全职教授外,还大量聘任来自企业界或其他社会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聘教师来校兼职授课。

(5)对教师的授课要求和评价必须以职业指导作为相应的标准。从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不仅能了解设计市场的运作环境,还能具有较高的创意和工艺美术水平,这是工艺美术教学的关键所在[6]。

三、手工艺术学院师资建设的目标

(一)在师资团队建设方面

未来五年,将引进和稳定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专兼职教师,专注传统工艺领域研究和行业服务工作;培养部分教师成长为相关专业专家,在行业领域内崭露头角;培育十余个手工艺创新发展的创业团队,并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通过三个模块任务的开展,构成一种互动循环的关系,从而使师资培养基于更高层次而不断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建设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师资团队的目标并达到三个能力:

1.具有推动行业进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长期专注行业发展,了解行业技术业务,关注行业发展动态,跟踪行业发展,能带领团队进行专业研究;热爱行业,把自身的事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具有为行业发展奉献的精神。

2.具备为行业服务的扎实理论功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在服务行业过程中,深入了解本行业业务知识,将理论用于实践,具备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发展;同时能把学校的特色和行业的特点渗透进教学之中,具备承担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的能力。

3.具有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和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长期承担行业技术研发和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善于协调合作,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建立起稳定、持久、信任的人脉联系。

(二)在科研实践方面

未来五年,党政领导带队主动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大型骨干企业,开展互动和沟通,拓展合作领域;组建专业负责人带头、青年教师为主的工作团队,争取承担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科研项目;现有的6个教师团队,在承担18批次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研培计划培训管理任务中,已经与700多名来自全国的传统工艺传承人建立广泛的联系。在未来,还需要加强专业互动、技艺交流、文化传承,选择优秀传承人、大师名匠进校开展技艺研习与合作研发,促进教学相长、互相提升,让教师的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责任高度融合,提升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高校工艺美术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却存在着匹配度不高的情况。因此,对高校工艺美术类专业师资建设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当今时代,高校工艺美术类专业教师要具备为行业服务的扎实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把学校的特色和行业的特点渗透进教学之中,产教结合,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祁艳朝,李宏.关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1):105-106.

[2]沈海晖,武香萍.高职工艺美术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及培养要求探讨[J].职教论坛,2014(23):4-8.

[3]应雄.“双向多元”型师资建设: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J].教育发展研究,2015(19):40-46.

[4]陈时强,傅静.高校师资建设典型范式分析与研究:以江苏省省属高校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2):71-73.

[5]夏秋.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校师资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5(3).

[6]林鲲.论中职工艺美术类专业教学与职业指导的关系[J].新校园:理论版,2011(2):53-54.

猜你喜欢

师资学院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