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方式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2018-05-14段姝妍朱琳
段姝妍 朱琳
[摘 要]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丰富给德育教育工作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采取创新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成为现代德育教育适应发展变化的唯一选择。
[关 键 词] 信息化方式;德育教育;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189-0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丰富,运用各种推拉互动式信息化软件,实时、便捷、大量地获取各行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方式。信息化运用的方式给德育教育工作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借势而行,采取创新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成为现代德育教育适应发展变化的唯一选择。
一、传统德育教育在信息化背景下遇到的现实问题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传统德育教育面对这一进程,遇到了诸如说教式使教育对象厌烦、抵触、反感的问题,效果不佳,甚至可能产生反效果;信息化运用的不灵活在信息爆炸式呈现的时代造成信息不对称,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跟不上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传统课堂、班会或谈话受众对象接收效率低,呈现方式单一、难以实现自主回溯反思等问题。
诸多问题和矛盾突显了在德育教育中掌握信息化方式的必要性。
二、信息化方式在德育教育的具体运用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基于这一原则,根据教育行业的特性,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软件。同时选用微信和QQ两款即时通讯软件作为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信息化方式。利用添加、构建好友群组、讨论组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教育、讨论。利用软件自带的功能突破地域、时效的局限,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载体多样性。德育教育内容既可将网络形成的指向性明确、可靠的文章,以转载链接、转发朋友圈的方式呈现,也可自行编辑个性化内容拉近教学双方的心理距离,提高亲密度和参与度,便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国防教育等多种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实现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职业能力的多教育目标,为社会提高可靠的优秀人才。
三、信息化方式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凸显的优势
(一)信息化软件本体成熟,运行可靠
选用的信息化软件经过大量用户的长期实际使用,版本成熟、bug解决及时,高可靠性经过实际检验。
(二)无需另行投入研发费用,节约成本
信息化软件均为本领域翘楚企业开发,软件功能丰富,满足教育行业德育教育应用需求,无需学校另行投入研发费用,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成本。
(三)受众人群基础优势明显,无需另行培养
信息化软件均有深厚的用户基础,是目前最为广泛的即时通讯软件,无需另行培养受众用户,减少学生使用新软件的额外负担。
(四)沟通互动实时性高,两款软件有互补性
软件依托于网络资源,可运行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平台,且可实现跨平台、跨网络、有线无线互通,打破时间、地域等各种局限,实现实时、高效的无缝通讯连接。且由于初始研发平台倾向性的不同,QQ偏向文字处理,微信倾向语音,有很强的互补性,便于灵活运用。
(五)呈现手段、内容丰富,受众人群乐于接收
信息化软件均可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载体具有多样性,不枯燥,形式喜闻乐见,易于被学生接受,可以大幅度提高教育效果。
四、信息化方式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信息爆炸背景下内容的选择
信息的井喷化呈现成为现实,加强对内容的甄别判断能力需要德育教育工作者提高自我修养、知识丰富程度,避免以讹传讹、传播不正确信息,干擾大众视听,为错误信息推波助澜,甚至造成社会恐慌。
(二)舆论导向的把握和内容控制
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引导、控制的作用,监督信息化软件使用中的不当言论,拨乱反正,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信息安全的实现
大信息环境下,信息安全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盗号、异常登录不仅干扰、破坏信息化软件的正常使用,甚至还可能使信息化软件成为传播不当言论、诈骗犯罪的工具。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密码安全等级、运用硬件平台实现多等级软件调用,实现信息安全,不给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随着高度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和研究的信息化成为时代的必然。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材,秉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在信息化环境中,灵活、合理地运用即有信息化手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成为每一位德育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王兵.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