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汉语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
2018-05-14李健源
李健源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曾经一度在印度尼西亚受到限制的汉语教育也随着政府政策的改变以及中印两国的友好交往而改观,印尼甚至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热潮。基于作为汉语志愿教师于2017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巴厘岛等相对发达的旅游城市的实地走访调查,阐述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近年来印度尼西亚“汉语热”的原因、汉语学习的难点与重点,并对促进和改善当地汉语教学状况的教学方法提出意见。
[关 键 词] 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04-02
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南部,是现有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现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合作,以及中国游客对印度尼西亚旅游经济的贡献,不但很多留居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学习汉语,近年来印度尼西亚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狂潮。相当数量的印度尼西亚本土学生都将中国视为留学的选择地之一。即便如此,由于历史原因和现代对外汉语事业的局限等众多原因,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仍然存在重重问题并相对落后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从长远来看,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一)历史溯源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发起汉语教育的国家之一。在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最早起步于1690年创办的名诚书院,一直到1900年,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学一般都以义学形式进行,教学对象主要为华侨子女。1901年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创办的“巴城中华会馆华侨学校”标志着印度尼西亚近代汉语教学的开端,随后的十年间,又相继成立了爪哇学武总会、荷印华侨学务总会等教育机构,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二)曲折发展
进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以后汉语教育进入停滞状态。1945年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汉语教学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1965年9月30日开始,印度尼西亚发生军事政变,自此汉语教育事业遭到重创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98年开始,印度尼西亚政府才开始恢复汉语教学。
(三)近年来快速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印度尼西亚国内政治形势的改变,汉语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1年印度尼西亚教育部与中国签署了在本国举行HSK考试的协议书,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成立了孔子学院,标志着汉语教育进入新起点。时至今日,汉语教育事业已经有了迅猛发展,很多印度尼西亚中小学甚至将汉语作为必修课和热门选修课。
二、目前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现状
通过笔者的实际走访调查了解到很多当今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现状的相关情况:
(一)教学模式
目前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的办学形式集中表现为:孔子学院、大学、国民中小学、三语学校、课外培训学校和家教。
其中孔子学院、大学、三语学校和课外培训机构主要提供相对高水平的汉语教学,课程的实用性较高。
而在大部分国民中小学中虽然汉语是学校的选修課程,但是教学不够规范且科目不列入考试,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并不会给予汉语学习太多重视。
笔者的调查对象80%集中在普通中小学、普通大学,在这些学生中,只有12%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开设汉语课,而在对这些学生做简单随机的汉语测试时发现,这些学生的汉语掌握情况并不好,出现很多简单的错误。
(二)师资力量
在印度尼西亚孔子学院从事教学的汉语教师通常为中国公派教师或者志愿者,教学水平相对比较高,但是人数较少,并不能满足汉语教学日益膨胀的需求。
目前印度尼西亚开设汉语课程的大学至少有22所,多集中在首都雅加达以及发达城市,这些高校的教师大多是印度尼西亚本国人,具有高学历,曾到中国进修过汉语,发音较准确,但整体水平有限。
除此之外,其他类型学校汉语教师的水平普遍不容乐观。总体来说,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大多集中在50岁左右,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缺乏;教师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在众多中小学从事汉语教育的教师大多只有高中学历;教师资源分配不均,优秀教师数量少且多集中在发达城市收费昂贵的国际学校;多数学校的汉语教师选拔机制不严格等问题。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目前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学方法普遍陈旧、传统,大多采用类似中国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授课、学生听课。
2.媒介语使用:很多学校直接使用中国编写的教材,教材中缺乏印度尼西亚语释义,汉语教师需要用英语翻译,使印度尼西亚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方便。
三、近年来印度尼西亚“汉语热”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国力的加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对通晓汉语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有了较大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全球化形势下跨文化交流需求与日俱增的效应所致。如今大量中国制造的输出,印度尼西亚的政府和国民已经认识到了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时汉语的重要性。
(二)中国公民对印度尼西亚旅游业的贡献
印度尼西亚旅游部国际交流与旅游推广司表示,中国将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游客来源国。近两年来中国赴印度尼西亚游客增长了20%,达到143万。因此很多旅游景点都加强了中文导游的培训及中文标识设置。
笔者在印度尼西亚停留期间发现很多当地娱乐场所都以有会汉语的服务员为招牌,而且很多服务人员都学过或正在学习汉语。
(三)“多语者”在印度尼西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在印度尼西亚这种东南亚发达国家中,大多数国民就业竞争压力大,多以从事服务行业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多会一种语言就会大大增加就业机会。
据印度尼西亚官方统计,会说汉语的青年人比不会说汉语的青年人的薪金要高将近百分之三十。印度尼西亚当地汉语导游的薪金很高,促使了许多当地人试图通过学习汉语转换职业成为汉语导游,从而借此改变经济状况。
四、印度尼西亚人汉语学习难点与重点
(一)汉语学习难点
1.汉语声调变化的掌握
印度尼西亚语发音和语调类似马来语,和汉语抑扬顿挫的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发音有很大区别。在笔者的实地考察和教学中发现,印度尼西亚人的汉字读音都喜欢用阴平调,即使有汉语拼音的标注,但是他们的声调概念仍然不够强烈,需要教师反复夸张地强调。
2.英语语言习惯的影响
英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印度尼西亚所有学校的必修课。由于印度尼西亚生产生活和服务业的需要,当地人中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人数远远大于掌握汉语的人数。英语作为先入为主的第二语言进入印度尼西亚汉语学习者的头脑中,很多学习者喜欢直接把英语的语法套用在汉语中,造成歧义。
比如笔者在印度尼西亚教学期间接触的一位汉语掌握程度比较高的学生,在他的印象中请求陌生人帮忙时先说的是“对不起”,比如,“对不起,请问你可以借我一下钢笔吗?”或者“对不起,请问你说什么?”而不是用“你好”或者“不好意思”来开头,这就是典型的用英语习惯套用汉语。
3.汉语书写太过复杂
印度尼西亚语是用英文字母组成的,只是组合顺序和大小写习惯和英语不同,所以印度尼西亚人在学习英语书写时毫无障碍。但是汉字和英文字母书写有很大不同,很多印度尼西亚汉语学习者对汉字书写毫无头绪,没有概念,尤其是对汉字中的折、勾等棱角分明的部分记忆困难。
(二)汉语教学重点
基于印度尼西亚人汉语学习的目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实际运用,注重听说和口语的教学。教学内容应当把旅游景区、服务场合等列为重点,提升汉语学习的实际应用性。
五、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方法探究
(一)提升教师队伍实力和薪资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印度尼西亚汉语教育质量有效提高的关键。在汉语教学中很多老师常用“这就是汉语的习惯”来敷衍学生的问题,这都是教师汉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表现。
同时,除了学费昂贵的国际学校和大学以外,其他学校的汉语教师薪资偏低,促成了高水平汉语教师的分布不均。因此,政府应当适当拨款提高普通学校汉语教師的薪资,吸引汉语教学优秀人才,从而促进大部分普通印度尼西亚民众的汉语学习。
(二)规范教材
基于前文所述的印尼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应当尽快编写和出版科学的、以印尼语为媒介语的标准汉语教材,降低汉语学习难度。同时教材中应当包含听、说、读、写四个完整的教学部分,以及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内容。
(三)教学设备的完善
大部分印度尼西亚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而即使在有相关设备的学校,教师对其使用的频率并不高。所以,在设备完善的国际学校或大学中的汉语教师应当加大多媒体的使用,而普通中小学的教师也应当充分分析环境特点,制作带有图片的生词卡片等形式,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汉语课堂形式更丰富。
(四)加强文化渗透
在笔者的教学期间,为学生讲述了很多中国的历史故事,还给学生展示了很多在中国国内旅行时所拍摄的照片并讲述旅行见闻,班级上几乎所有学生都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汉语国际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文化传播事业,在课堂中加入目的语国家的趣闻会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引导教学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总之,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项恒久的事业,承担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国良好风貌的使命,也肩负着促进国际友好交流、构建世界和谐的职责。尽管印度尼西亚目前的汉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中印两国政府以及一代代优秀汉语教师的努力,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学正在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峰.语言政策与国家利益:以印尼华文政策的演变为例[J].东南亚研究,2008(6).
[2]辛慧.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概观[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
[3]傅碧达.印度尼西亚高中汉语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张萌.印度尼西亚汉语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D].福建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