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2018-05-14黄丽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生大学生活

黄丽芝

[摘           要]  大学新生在迈入校园的初期对大学生活可能存在多种不适应,正确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对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新生步入大学生活后存在不适应的主要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措施,帮助大一新生顺利步入大学学习生活。

[关    键   词]  新生;新环境;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18-02

对于刚从高中校门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崭新的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会让他们无所适从,肯定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正处于青春期的转折关键过渡时期的他们,心智尚未成熟稳定,让他们顺利度过,将对其整个大学学习、生活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及时掌握新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引导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争取让他们的大学生活过得有意义,为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铺垫。

一、新生步入大学生活不适应的主要表现

(一)由于学习课程特点的变化所造成的学习上的不适应

新生入学面临着学习特点变化的挑战,他们在学习适应方面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学生在经历过高考的奋力拼搏之后,踏入大学崭新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好奇与热情的。但是一部分新生盲目填报志愿或者被动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往往对被动所选的专业提不起兴趣,内心有抵触情绪,上课不认真听课,积极性不是很高。

2.在大学所设置的专业课程中,教师讲授的方式跟高中老师有所不同,不会像高中教师那样“保姆式”的管理,加之大学课余时间比较多、自由度大,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习,还要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等。由被动状态到主动状态会让不少学生感到很迷茫、吃力、无助,从而变得无所适从。

3.由于大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場地,专业课程是统一形式的,与中学课程的种类多样有所不同。不少学生在入学初期曾对所学专业怀有极大热情,但随着专业课程的单一性与难度的加深,令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惧学”心理。

(二)由于新的生活环境变化所造成的生活上的不适应

刚进入大学生活的新生面对新环境,在生活适应方面会有以下几点表现:

1.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初入大学的学生还是刚刚脱离父母保护的小花朵,自理能力比较弱,一直未曾离开过家的新生,之前的生活起居一直是由父母操心。而进入大学后,一切新的生活在等着他们。有的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因为南北方气候差异,对当地的水土、气候、饮食、语言环境的变化不适应。

2.缺乏交际交往能力。不适应大学的室友或者同学,不愿意跟别人主动交流谈话,不愿意交新的朋友,总是跟别人有距离感。做事情独来独往,没有朋友,久而久之会感到寂寞、孤独、不开心,有可能会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不适应大学的课余活动。有些腼腆的学生不喜欢人多的活动,以至于没有什么特长,没有锻炼自己的能力,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

3.相对自由的课余时间不知如何合理安排。相对于高中较为紧张的生活环境来说,大学生活是比较轻松的,大学生活对很多新生来说就像“笼子外的天空”,因为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对于拥有如此多的空暇时间,不少新生由于未及时做出合理计划而感到无所事事,从而让大一时光白白流逝。

(三)由于交往特点的变化导致人际关系不适应

新生入学面临交往特点变化的挑战,他们在交往适应方面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进入大学后,由于大学生活比高中要繁杂,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学子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家庭环境等,使得他们之间的语言、个性、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难以很快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

2.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大多数学生都埋头学习,社交能力没有得到锻炼。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室友,从未出过家门或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与同学交往会比较谨慎,不会主动接近别人,常常独来独往,久而久之会产生压抑、孤寂和烦躁的心理。

(四)奋斗目标和社会角色、承担责任不同而造成的不适应

1.在中学时代,在班主任和父母的有效监管下,学生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和生活也会安排得井井有条,而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会受家长传递的陈旧思想的影响,认为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不用那么努力去学。再加上缺乏班主任和父母的监督与引导,往往找不到自己前进的动力,失去自己的奋斗目标。

2.大学生与中学生担任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中学时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尚未成熟,职业目标还未确定,存在许多未知性;而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准人才”,职业目标基本能够确定,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比中学生高得多。突然的身份转变会使新生产生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从而产生各种不适。

3.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中学生在父母、老师的监管下还是孩子,而在大学一切都要靠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位成人。在中学的你未满十八岁,也还可以称作孩子,而进入大学已经年满十八岁,在法律上是一个重要的界线,也就意味着你要独立承担起作为一个公民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意味着你必须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特别是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承担的责任转变也会使新生不适应。

以上是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如果不对其加以疏通开导,一味任其蔓延,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二、帮助大一新生顺利步入大学生活的措施

大学新生刚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学会学习、生活是我们进入大学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掌握大学的学习之道,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应多与辅导员、任课老师、学长学姐交流,吸取经验,尽快转变学习方法及态度,中学时代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合大学学习,给自己一个适应期,不要急躁。

2.养成早起的习惯,不能因为大学时间充裕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最好早起锻炼身体,可组成小队,也可独自晨练。总之,提高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

3.主动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专业课知识的重要性,尽快决定是否考取更高学历。如果决定考研就要认真扎实地学习每一门专业课,主动向老师寻求学习方法与技巧,多与学长学姐交流经验,尽量少走弯路;如果决定毕业之后参加工作,也不能懈怠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大学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作为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对以后的成长、就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忽视。

4.大学课外时间充足,可以让自己自由支配,不过应学会多方面培养兴趣爱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比如看书,运动,参加学校、学院、社团组织的各項活动,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的每一天,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5.关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应转变学习态度,找出新的学习方法,认真对待。学习方法也要加以改正,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主动性,而不是像中学一样被老师安排着学习,课后一定也要认真反思、回顾上课所讲内容,不懂的主动向老师请教或找同学探讨,按时独立完成课下作业。

总之,大学生要清楚适者生存的道理。大浪淘沙,要力争上游就应该注重平常的积累,做一个自律的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充分认识各社团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兴趣和人生规划有选择性地参与社团活动,以提升学习生活水准。在接纳自我、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人生发展蓝图,设定发展目标,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方案,最后脚踏实地地前进。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人生道路的定向阶段,将来向哪个领域发展,在这个阶段就基本定下来了,将来的工作选择和未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活是一个人生命里一段别样的风景,其不仅是一次很好的人生体验,更是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大学能给一个人带来的不仅是成长,还有许多在定向教育下体会不到的经历,在这里有独自漫步的清晨、有闲暇的午后、有思绪飞扬的课间,也有精彩的社团,当然还可能会有一段奇妙的爱情故事……有谁能规定你的大学呢?这里是你的旅程,沿途的美丽需要自己慢慢发现,然后封存,慢慢回忆。大学生活待你适应过后,你会发现她需要你的陪伴与同行。

参考文献:

[1]许蕾.如何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3).

[2]尹秀云,周立新.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适应教育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5).

[3]刘凤娥,房超,赵会春.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特点及教育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0(4).

[4]黄卫明,周炎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校医,2007(1).

猜你喜欢

新生大学生活
重获新生 庇佑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至善
新生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