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如何在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18-05-14张琰

今日财富 2018年33期
关键词:发包方外包劳务

张琰

随着近年来铁路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铁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铁路运输保障能力必须与社会运输需求持续增长相适应,为了确保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铁路应该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科学、有序的加快建设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各种要求。如今的铁路企业要想发展壮大,提高品牌价值,需要将主要精力、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到企业具有核心价值的部门或者业务中去,将核心业务做到专业化、现代化、一体化。同时,为了顺应经营管理的需要,越来越频繁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将企业部分非核心(主营)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企业开展,通过整合优质资源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率目标的作用。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来看业务外包,近年来,铁路审计的重心一直放在主营业务成本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各个管理环节,对业务外包合理性、合规性、效益性的审计力度相对欠缺与薄弱,而有些单位由于对业务外包管理松懈,出现了管理漏洞,借着业务外包的名义发生了违规违纪行为,更有甚者出现“小金库”风险,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应提高对业务外包的关注度,不仅仅侧重于合规性、合法性审查,更要从管理和效益以及风险控制角度提出有质量的审计建议,在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方面发挥作用,来满足铁路管理层的需要。

一、铁路企业业务外包的现状

根据我们对铁路企业55个单位的业务外包情况进行系统、全面调研发现,业务外包范围涵盖了车务、机务、工务、供电、电务、车辆以及运输辅助、直属非运输企业;从业务外包的类型来看,又是包罗万象,内容五花八门,主要有生产外包、销售外包、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物流外包、研发外包等外包业务;从单位的成本构成来看,抛开固定资产折旧、人员工资以及附加费等这些比重较大的固定成本,业务外包支出在一个单位的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而各单位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相对欠缺,对业务外包的控制程度以及对外部市场成熟度等标准的掌握还不全面。

二、现阶段铁路企业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从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问题分为两大类,一是常规业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这类业务外包属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的需求,业务真实合法,由于制度还不完善,流程不衔接或管理错位和不协调的地方;二是为规避承担劳动用工风险打政策擦边球,将原属于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的事项转化为业务外包合同。对用工单位而言,劳务派遣公司提供的是派遣工,而业务外包提供的却是针对某个相对独立项目的全部工作量。由于形式的改变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下面对业务外包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分析:

(一)常规业务外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合同审批程序不执行,基层单位劳服公司合同联签审批存在管理弱项和管理风险;二是外包企业不具有相对应的外包业务经营资质,存在经营风险。有些外包企业并没有承揽该项业务对应的经营资质,势必造成对业务完成质量的风险考验,增加经营管理的风险;三是业务外包未进行招投标。很多业务外包没有通过公开招投标程序进行,而且领导随意指派进行外包,对业务完成的质量不能可靠保证;四是发包方对外包企业的监管较少。导致不能更好地保证外包业务的正常实施,甚至是偏差;五是合同服务内容与合同主体不统一,存在税务风险。

(二)为规避承担劳动用工风险打政策擦边球,將原属于劳务外包的事项转化为业务外包合同。这类业务外包存在主要问题有:

1.合同文本不规范。业务外包合同内容涉及劳务派遣、劳动用工等方面内容。各单位合同文本千差万别,个别单位表现出为规避劳务用工风险将原本属于劳务派遣合同的内容生搬硬套的戴上了业务外包合同的帽子,但合同文本内容和相应条款仍是劳务派遣合同文本或者合同内容,从而造成劳务风险依然存在。

2.成本结算或资金支付不规范。

一是列支成本和资金支付依据不足。为了规避承担劳动用工风险,很多单位将原属于劳务派遣的事项转化为业务外包签订合同,合同标的由派遣工数量变为某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但转变后的业务工作量很难确定,双方在实际结算时按照人头进行结算,账面却只能编造虚假工作量进行结算,造成合同内容与经济业务实质不相符,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

(2)为解决人员不足,编造虚假业务签订合同。这种做法是由于要规避劳动用工风险但是又需要解决劳务派遣的问题,在经营管理中产生的扭曲做法。

(3)变相的业务外包增加了单位成本。业务外包的实质内容是劳务派遣的,发包方将劳务派遣合同转换为业务外包合同后,规避直接雇佣劳务工产生劳动用工风险。而业务承包方因为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了需要承担的用人风险,则需要将未来可能发生的责任全部以费用形式纳入业务外包总价款,这样增加了发包方的成本。但在实际调查中,承包方并没有将这部分保险性质的费用用到雇佣工身上,这笔钱有可能变成承包方无需支付的沉淀费用。

3.业务外包日常管理中存在劳务风险。

基于合同的实质内容,一是发包方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直接为业务承包方人员进行奖励考核的实质性管理行为;二是承包方未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未对其缴纳保险,用工风险转嫁到发包方;三是业务承包方为其聘用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的责任缺乏监管,发包方仍承担一定的用工风险。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者的思想较为传统。管理层面认为企业内部的事情一定要由企业内部来完成,而缺少实现资源优化组合的创新思想,对外包企业缺少起码的信任和支持。

(二)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为了规避劳动用工风险,将原本是劳务派遣的内容“一刀切”强行转变为业务外包的形式,实质跟形式脱节,造成一定的管理难度和“小金库”风险。

(三)相关制度的不健全。铁路企业作为较大的潜在需求群体,还尚未形成购买服务的成熟观念,业务外包相关的制度、规范等还不够健全,业务外包的良好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还有待培育。

(四)业务外包的执行方缺乏法律规范意识。从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来看,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缺乏规矩意识,随意行强,对于有据可依的事项不按照规矩办事,钻企业制度的空子。

四、解决的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管理层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业务外包制度,规范各单位业务外包管理行为,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一)铁路业务部门作为业务外包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对本系统业务外包项目管理工作应该实行专业指导和项目审批,各系统按照本系统特点制定业务外包项目管理办法,确定业务外包项目的范围。合同管理部门应对常用业务外包合同文本进行规范,确保经济业务的真实性,有效规避“小金库”风险。

(二)财务部门作为财务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业务外包项目财务预算执行工作实行检查、监督。

(三)加强对站段劳服公司的合同联签监管,消除管理盲区。

(四)实质属于劳务派遣的项目,应该合理转换为劳务外包形式,专业术语也叫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层面应对人力资源外包事项进行明确,研究和规范相关文本,在文本中应明确需求岗位数量,界定人员管理的职责范围,规避劳务用工风险的同时,确保了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五、从业务外包审计案例看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

(一)内部审计以铁路企业价值增值为目标。

随着内部审计目标的重新定位,内部审计的职能从审查财务、经营活动扩展到管理领域,业务外包审计就是管理审计的有效实践。内部审计既是铁路系统内部综合经济监督部门,也是铁路企业管理与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围绕铁路发展的内在需要,为铁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服务。

(二)通过专项检查,内部审计起到了协调部门、总揽全局、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增强铁路企业“免疫功能”。

现在内部审计已成为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免疫系统”,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方面,功不可没。业务外包审计就是一次管理审计的良好实践,铁路内部审计人员根植于铁路系统,与企业各管理部门,各基层单位广泛联系、密切接触,先天融为一体,对铁路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經营哲学、人员素质最为了解,在开展业务外包审计时,有协调各方、统揽全局的作用,在有效防范舞弊发生等方面,铁路内部审计具有外部审计和财务监察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实现,规范了业务外包管理,防范了业务外包存在的风险,使业务外包中潜在的“病毒”得以及时控制和整治。

(三)通过问题追踪,内部审计起到了警示和帮助基层整改,促进效益发挥的作用。

通过分析业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解剖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做到对“症”开“方”,提出抵御“病害”提高效益以及解决问题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对业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制止和查处,预防、减少风险损失,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而帮助和促进基层各单位效益的发挥,增加铁路企业价值。(作者单位为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

猜你喜欢

发包方外包劳务
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分析与思考
浅析发包方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索赔管理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劳务派遣策略思考
建设项目发包方的工程索赔管理研究
劳务派遣,面对一堵墙
中国外包市场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