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求生存、谋发展

2018-05-14伍梦莲曾懋知

今日财富 2018年3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岗位

伍梦莲 曾懋知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年化趋势越来越凸显,人口出生率在下降。而高职院校数量却并没有减少,可以预见高职院校即将面临一场新危机,那就是生源的不足,从而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为了防范这一情况的发生,在现今必须采取措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出局。而在这其中会计专业竞尤为激烈。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学习会计人是比较多的,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也是非常多,从中职到本科院校几乎都有会计专业的开设。根据统计仅2018年全国本科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人数就接近百万,不由的让人发自内心问一句真的都能找到工作吗?按照现行情况来看,确实很多同学毕业之后从事会计最基础的核算岗位,能够从事最基本的会计工作岗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会计领域也正在接受一场科技的洗礼。财务机器人已经在四大事务所运用,并且能代替会计人员做一些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基础核算岗位终将迎来一波裁人的浪潮。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培养之初本来就是针对基础核算岗位,如果现在不加强培养,终将高职类学生在毕业之后将面临毕业级失业的尴尬场景。现在就要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一场教学改革,突破这一困局。

二、目前所处困境

高职会计专业现在正在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以下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一)实训条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首先,实训条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室实训课程的比例是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学校往往很难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高职院校大批量的学生最终是流向私营企业,现实生活中企业种类有许多,每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情况与处理办法。而课堂上无法满足如此多行业的实训要求,导致学生在真正的工作中无法实现对接。专业实训也是困扰诸多职业院校的难题,在实际过程中多数专业实训中只能选择会计模拟手工核算方法,根据已有的票据,按照要求完成相关业务处理,同时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虽然,这一方式上能够帮助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操作训练,但是并不是基于企业的真正需求,也不是企业真正的需求,是仅停留在表层的职业技能培养,没有涉及对专业方面的协同工作、会计关系管理,加上操作过程中的流程化,以及大班上课带来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训组织、管理和评价上的一致性,这些实训的问题不断发生造成会计实训的质量不断下降,从而无法实现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培养。目前会计行业已经渐渐地从手工做账的阶段过渡到了电算化的阶段。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除了极少一部分高职院校外能够更上时代步伐修建综合实训室以及购买相关软件、设备以外,大部分高职院校无法满足学生对电算化、信息化能力培养的需要,不能为企业提供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员工。再加上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大多都是服务型企业,提供的岗位大多是前台、销售、文员、客服等服务岗位,提供专业对口的会计岗位有限。由于会计行业工作的特殊性,多数为

企业的核心工作,加上对熟练程度的高要求,以及学生实习的短期性和毕业就业目标的多变性,多数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实习,不愿意提供相应的专业实习岗位,多数提供一些工作性质的服务岗位,即使个别提供会计岗位的工作,也只是一些辅助性工作,无法起到会计实训的目的。

(二)课程体系无法突出会计专业特色

虽然有丰富的课程,但是无法突出会计专业的课程的特点。其一,会计专业历史悠久,早就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是在学习方式和教材编写上,始终是拘泥于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导致高职院校的老师在选教材并没有无法获得合适的课程,也不好根据教材来更新实时内容。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材出版市场鱼龙混杂,会计专业图书良莠不齐的现状下,教师选用教材可能选用有回扣的出版社出版的质量不好的教材。使得教材没有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其二,会计专业在授课组织形式上大部分仍以行政班级为单位,虽然管理方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法实现个性化的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会计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分类和分批教学,也是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无法实现因材施教,无法进行专业技能的有效培养,更不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无法打造出高职会计专业的办学特色。

三、解决对策

(一)加大会计实训投入,建立多方合作的实训基地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因此,工学结合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校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法。会计专业实训特殊性体现在需要会计工作环境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除了充分的校内实训基地,还要有一定量的校外实训企业。在校内,就需要高职院校进行投入科学合理地建设校内的会计实训室。首先可以建设会计多功能实训室。按照会计实际工作岗位以及牵涉相关部门,具体化各个操作部门,如财务部、会计部、出纳、业务部、工商部、税务部和综合部等部门,通过多功能实训室来训练学生不同的会计职业技能。在保证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同时,既有会计手工的基本功训练,又能够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训练,如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综合报表各项目间的关系等,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从而突出会计专业特色,实现功能集成与互补。同时,建设一个会计素质拓展室建设。高职院校的会计学生在毕业之后基本上是流向小型企业,而在这样的企业中会计人员还要兼做其他工作,如计划、助理、人力资源、采购等。通过会计素质拓展室的建设,就是开展学生职业拓展服务的,多方面的培养学生能力。

其次,设计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运用会计专业的专业技能人才资源,吸引合作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资源,通过共建、共用、参与到实训室建设,加快校外会计实训资源开发。对会计专业人力资源需求较多的企业,如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和大型企业的财务岗位,虽然这些企业普遍门槛较高,但是也有很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则可以通过顶岗实习的方法,组织多人次的企业实习;而普遍小企业的财务岗位比较少,人力资源需求不多,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进行财务外包的方式,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企业的财务工作,通过真实的财务处理工作,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重点建设校企共建的会计公司、财务管理公司。利用师生的专业能力,引进企业进行财务方面的合作,与企业一道建立一些记账公司、财务公司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打造会计专业特色课程

首先,改变以外的课程体系。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按照会计实际岗位进行课程标准设计,再来形成知识技能体系,从而组合成会计专业的课程标准。如成本核算岗位,需要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准则的知识和技能,依此类推,将会计专业的其他岗位的技能需要,进行相应的分解和汇总,重新进行分解和汇总产生出不同课程知识体系,这样会计岗位的专业课程知识标准和课时标准也就重新形成。

其次,高职教育的会计专业教学不仅要有自己的职业特色,也要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资源上具體的体现为,教材的适应性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库。出于对专业的技能要求以及知识的够用标准,教材要表现出不同于本科要求。因此,高职教育要突出教材建设和专业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打造一批优秀的、适应高职教学的教材以及教学资源库。同时,建立科学的教学考核机制,改变现有教学考核的问题。教学考核是保障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学考核不仅需要学生、同行、专家的教学考核,还需要丰富考核的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大赛,教学任务管理、教学技能评比、会计技能比赛等以赛代考的手段,需要会计职业资格等级考试等激励制度。通过建立完善会计专业特色的考核机制,促进会计专业教师的会计专业能力,并通过教学管理,将职业能力带到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何在这之中寻求一条发展之路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本文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建设的状况,通过借鉴前人成果以及自己的实际感悟,提出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对于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的发展之路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第一作者单位为保险职业学院,第二作者单位为长沙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实训岗位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