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助学金精准认定实施研究
2018-05-14方玉佩,吴晓晴,赵伟
方玉佩,吴晓晴,赵伟
[摘 要]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高校助学金的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各国高校都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国内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中助学金精准认定方面,各校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联系国内外相关资助理论,结合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助学金精准认定的经验,尝试总结适合国内职业院校发展的助学金精准认定办法,期待创新助学金管理理念与方法,为更加科学管理助学金评定贡献绵薄之力。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助学金;精准认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208-02
一、国内外困难学生资助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众多学者在困难学生资助研究的文献综述中,详细介绍了国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资助理论研究,同时资助模式、资助政策、资助工作体系也被数次提及。结合笔者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本文将国外困难生研究现状分成资助理论研究和资助模式管理研究两大维度。
在资助理论研究中,笔者比较赞成两种总结理论。第一种,李从松认为西方国家贫困大学生资助理论可分为三个阶段:慈善阶段、公平阶段和成本分担阶段。柳国辉、湛启标、李娟、龙耀、王康平认为在世界范围内曾产生过影响的资助理念主要有以下四种:源于民间的慈善与宗教资助理念;为了国家利益,资助贫寒学生,培养精英人才;人力资本投资和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理念;成本分担理念。第二种,外国研究学者对高校贫困生工作的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主要包含四种,即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筛选假设理论。
在资助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種学生资助管理模式。(1)美国模式。这种模式以美国和印度为代表,包含了奖学金和助学金的不同方案。美国高校资助完善,面向全体学生,奖助学金的种类齐全,且数目较大,在校生可以获得来自校内外的多种资助,高收费的压力在高资助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缓解,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2)西欧模式。英国、联邦德国属于这一范畴。该项管理主要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免费高等教育与助学金资助相结合的模式。(3)日本模式。这种管理主要是收费与贷款相结合,日本也是最早推行贷学金资助方式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该园对助学贷款进行了改革,将贷款分成了“计利息”与“不计利”两种。日本的高等教育收费加助学金贷款模式是此类模式的重要代表。
(二)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笔者的资料整理,目前国内的困难生助学金研究依然可以分为资助理论和资助管理模式两大方面。原因主要是,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较国内更早,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也早于国内,因此国内的困难生资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国外影响。
在资助理论方面,资助理念及理论依据是国内学者比较在意的研究方向,张民选、辛海德、戚业国和杨丹芳等人都有其突出贡献。例如,张民选在代表作《“回报率”研究与大学生资助》中,详细阐述了“回报率”的概念及重要内涵,“回报率”来源于人力资本论。“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和表现形式,而它是以“社会公平”理论为基础。戚业国、辛海德主要研究的是教育成本分担。杨丹芳在《教育财政的公平与效率》中对教育外部性、公正性、市场不完善性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在资助管理模式方面,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一的人民助学金制度。这一时期,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大学生上学不用交学杂费、住宿费。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高等教育免费并且加助学金。第二阶段是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处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国家实行了双轨招生模式,大学生由免费上学开始转变为付费上学。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高校实行了奖学金与校内无息贷款政策,政府取消了人民助学金。第四阶段是2007年至今,国务院下发的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政策文件《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贫困大学生的救助体系初步形成了“贷、助、奖、补、勤、减”为主体的多元模型。
二、中澳学院助学金精准评定探索
结合国内外困难生资助研究的基础,在我国目前的资助工作发展背景下,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开始了有本院特色的助学金精准评定尝试。自2015年开始,到目前已经实行三年,学院选择本校学生最多的管理系进行试点,掌握了两年来的重要数据。这不仅在纵向上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支撑,在横向上可以与本院其他两个系进行比较,发现新的精准认定办法的优点与不足。
(一)管理系大一新生助学金的获取
根据国家助学金申请的基本条件及其他相关规定,新生可向学院申请助学金。相较于一般助学金申请步骤,由学生向班级提交《困难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后,从班级到系部再到学院逐层筛选和评定,管理系在新生助学金申请方面作了新的尝试。管理系助学金的认定是符合国家助学金评定流程的,其创新之处便在于“精准”。一般来说,在学生提交家庭情况调查表后,国家助学金的管理流程主要分为三个基本环节:第一步,院系录入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信息,提交学校进行审核;第二步,学校对院系提出的国家助学金的申请进行确认,审核通过后送交资助管理中心进行最终确认;最后,由资助管理中心确认后,结束国家助学金申请流程。在这三个基本环节之前,管理系创新采用了困难生基本信息汇总表,大量收集新生的家庭情况信息。必须强调的是这张表格在填写的时候,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不明确告知新生该表格的真实用意。(2)当场填写,填完即收。这样一来,针对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信息不全、真实性需要考量的情况,该表格可以作为重要的检验和辅助评定依据。纸质版的困难生信息汇总表内容十分丰富,划分细致,除了国家助学金家庭情况调查表的相关信息,更加细致地统计了学生的家庭其他信息。
(二)中澳学院管理系困难生信息汇总表
纸质版的困难生信息汇总表内容十分丰富,根据纸质版信息表格,管理系科学研究了电子版困难生评测量表,排除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如班级、姓名、学号等,有关困难等级评定均有相应的量化打分,根据总评分的高低,结合管理系贫困生比例,便可以直接找出最需要帮助的助学金申请者。
从2015~2016年,管理系在新生基本信息汇总表评分细则上做了很大的改进,主要表现在:(1)剔除了一些无用数据。比如,2015年,进校前户口不再用“城”“城市”“农”“农村”,概念相同的数据,在整理时进行简化,可以节约人力成本。(2)等级划分更加清晰与有效。又如,2015年,学生个人的健康状况分为7个等级,其中肺炎直接是隶属于疾病类,健康与优良、良好、一般、欠佳均计分为0,等级计分上概念模糊,且不科学。到了2016年,本人身体状况一项,直接分为四个等级三种分值,分别计为优良、一般0分,欠佳10分,疾病20分。这样一来,避免了重复计算,提高了计分的科学性。(3)评分项目更加细化。相对于2015年7项数据统计外,2016年又加了9项,困难生信息统计增加到了16项。每一项的具体等级划分也更加细致。例如,是否单亲这一项,相对于2015年的“是”与“否”,2016年将单亲的情况分为三种加以计算,父母一方去世单亲30分,父母离异单亲20分,否0分。这样的细化,大大提升了困难生“精准”评定的水平。
在此,管理系将全系看成一个整体,所有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均放置于精准评定系统统一评定。困难生的等级分布不再均匀地分布到各班级,而是面向真正需要的学生。
三、中澳学院助学金精准认定实施办法的不足
(一)国家奖助学金录入系统审核困难
国务院2007年第13号文件规定:每年每生3000元是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资助名额有限,数额较大。享受国家助学金的人数约占全校大学生总数的20%,这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财力和生源情况的比例和中央政府一起承担,助学金体系中,国家助学金与国家奖学金或者国家励志奖学金能够同时享受,但是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不可以同时享有,而且免费师范生不可以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申请助学金前30%的学生需要将信息录入困难生数据,20%的助学金获得学生需要将各项信息录入助学金数据库。由于管理系精准认定将全系看作一个大班级,忽略了小班级的自主性,因此在助学金评定结果出来以后,一些班级获得助学金名额明显多过其他平行班级。在信息录入时,如何权衡各班的助学金比例,在操作过程中,给各班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二)新生对精准认定的认可度有待提高
为了确保信息的有效性,新生在填写新生基本信息汇总表之前并没有被告知该表的用途。在表格收齐以后,所有的新生数据均没有直接让他们录入电子版汇总表。换句话说,在评定结果出来之前,学生几乎没有参与等级评定过程。因此,对于新生来说,他们对精准评定的概率仅仅来源于各班辅导员的班级宣讲。每位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同,每位学生对结果的态度不同,各种因素相互结合,造成了部分学生对评定结果有所质疑。
(三)精准认定数据来源单一,有效性值得商榷
纵观管理系精准评定的整个过程,新生基本信息汇总表的数据利用几乎发挥了助学金评定的主要作用。面对学生对结果的质疑,后期只有班级评议小组的评估,没有一种科学的定量评估方法,定性评定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也是下一步中澳学院助学金精准评定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贝自燕.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杨丽军.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3]满丽斯.中外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4]夏振婷.高职高专贫困生救助工作探析[D].安徽大学,2014.
[5]杨丽军.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6]孙明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与资助: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1).
[7]梁炎新.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探讨與对策: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
[8]何艳.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9]王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调研与思考: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