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8-05-14刘玉宾
刘玉宾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每年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而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优势,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主要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关 键 词] 互联网;数字媒体技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033-01
数字媒体专业主要包括场景设计、程序设计和网站外包服务设计等,其主要操作平台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专业的实际操作等都需要互联网的加入,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受到时代冲击的影响会更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被提出,大学校园作为创新创业的人才输出点,更应结合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互联网+”的概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从刚起步到现在的飞速发展、不断完善也就短短几年。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中,如支付宝、淘宝和共享单车等,人们上街不用带现金,买东西付款直接用手机扫二维码就可以,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概念被提出,即在传统行业中加入、融入互联网因素,实现与时代结合,共同发展。“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跨越空间,创造更多的行业岗位,可以说“互联网+”是创业创新的良好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带来了机会,他们比普通专业的学生更精通计算机,更了解互联网,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社会对学生的技能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
二、学校与学生的创新优化模式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加入,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的输出。
(一)优化专业方向,重构人才培养
明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主动将“互联网+”理念融入专业学习中,将重点知识的学习放在发展趋势较好的内容上,如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实现专业与社会良好对接。重构人才培养,开设相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会或者社团也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创新大赛,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实践育人,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将创新理念融入专业知识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创新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二)校企共建大学生创新中心
学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中心。提供创新平台和资金,在该平台中,学生的创新思想可以得到实践和实现,对有特点的创新思想还可以得到企业的资金帮助。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建设和设计创新中心,实现数字媒体一体化。在创业中心,不仅学生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锻炼和实践,而且通过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优化创新培养模式
时代不断发展,传统的创新培养模式也应有所创新。目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培养模式也应根据时代发展,充分合理地使用资源。
(一)项目运营服务模式
校方与企业携手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项目、场地和设备,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共同合作,实现双赢。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技术专家担任实践导师的职务,技术专家有多年的实践经历,面对技术中出现的问题等有更丰富的经验,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克服难题。通过课内专家讲解、课外创新实践的方式,學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有创新思想涌出,创新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二)加强创新导师队伍建设
学校可以建设一支专门培养创新能力的导师队伍,聘请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担任学校的创新创业指导课,为学生指明创新的方向,为还处于迷茫或者有想法而得不到实践的学生解开疑惑。对专业教师进行岗前创新意识的培训,加大对创新能力的管理。教育部门也可以将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管理、考核学校的标准,推动学校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加强对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防止为实现创新指标胡乱创新的情况出现。学校应大力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创新也成为学校的学风之一,对创新能力突出、创新思想得到利用和实践的学生应大力鼓励,促进学生对创新的积极性。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大学校园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输出,但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应合理使用“互联网+”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能与社会和企业接轨的创新型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田祥宏,王池社,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6):17-19.
[2]郭丰,李松林,吕德生.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7):16-18.
[3]王洪江,魏冬,张文强,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3):35-36.
[4]湛永松,钟艳如,文益民,等.“卓越计划”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17):58-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