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018-05-14李德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顶岗高技能轨道交通

李德福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18-01

紧紧围绕国家需要,把握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时代发展特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并重与融合,强化基础,注重实践,把实践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地位,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成要素

(一)实践教学体系

以铁路或轨道交通行业知识体系和全流程专业知识体系为主线,构建了“全流程、多层次、模块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1.全流程

根据铁道或轨道交通行业特点和知识结构,对所属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横向整合和纵向打通,以铁道或轨道交通行业运营为主线,对各专业基础和共性实验进行有机整合。

2.多层次

按照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开展实践教学。根据学科基础和所属各专业的知识结构及特点,以学科基本型实验为“点”,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以贯穿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专业系列实验和实训为“线”,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专业综合型全流程实验为“面”,以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顶岗实习为“体”,构建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3.模塊化

通过对现有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横向整合与规划,围绕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学科基础和专业特色,建设和完善了五个实践教学平台,即车务平台、机务平台、工务平台、电务平台和车辆平台,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二)实践课程体系

构建从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到顶岗实习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使“理论+实验+实践+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实践内容体系

构建以现场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规程为主要内容,以行业企业一线岗位综合技能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紧贴生产实际,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在现场能快速上手。

(四)实践评价体系

构建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适应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到顶岗实习的高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评价机制,保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达成。

二、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六个结合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

通过持续的改革与建设,彻底改变高职教育是本科教学压缩版的思想,改变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附属和补充的误区,突出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根据学科理论教学体系、知识结构的特点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相对独立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二)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

实验教师既是实验室对外进行科技服务的执行者,又是一些科研和工程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在强化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实现了实践教学和科研的结合。

(三)实践教学与现场实际结合

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将实践教学与现场实际结合,与国内多家大型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广泛的工程实践活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依托路局客运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春运顶岗实习。与轨道交通公司建立校企联合实践教育基地,采用企业现场人员培训、学校和企业双导师联合培养、参加顶岗实习等形式实现校企联合育人。

(四)实践教学与企业培训结合

为适应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学院先后与多家企业建立培训协议,为企业培养大批职业技能人才。

(五)实体与虚拟实验结合

积极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在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虚拟实践教学系统并建立了虚拟教学实验室,使其成为传统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实体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的结合丰富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课内教育是主体和基础,课外教育是必要的补充、完善和拓展。实现课内和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建立“常规教学与强化训练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集中与分散、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密切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的联系,使实验室成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基地。

三、实施效果

(一)创新了高职实践教学理念

构建适应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多层次、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突破了原有各专业实践教学彼此独立的界限,真正做到了横向打通、纵向拓展。以专业基础全流程和专业综合全流程为主线,建立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现校企联合育人

适应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为学校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于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出了贡献,各类综合实训中心的建成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依托学校综合实训中心先后与路局、地铁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除接受合作单位在职职工培训外,毕业生也与上述多家单位签约。

(三)实现了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将各实践中心打造成具有较强工程基础和科研实力的实践教学基地。向兄弟院校和地方企业开放,积极接纳学生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其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环境。依托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优势,为西部地区同类院校实验室建设起到了辐射和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顶岗高技能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盐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