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的研究
2018-05-14吴树德
吴树德
[摘 要] “互联网+”是以网络化环境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模式,在教育、科技创新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形式不断涌现,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的形式有了无限的可能,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模式相继出现,虽然教育理念、教学形式的改变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教师的职业生涯面临新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能力?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
[关 键 词] “互联网+”;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252-01
互联网的发展,使传统教育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从而改变了传统教育的一些陈旧理念。在互联网环境中,人们的学习途径变得多了,而且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诸多限制。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中心。现代教育所要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积极面对,明确自身的角色。“互联网+”背景下,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但教师的职能不是网络能够替代的。教师必须迎头赶上“互联网+”的发展潮流,适应教育的发展,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扮演好以下角色。
角色一:学生知识的筛选师
互联网技术让教师和学生很方便就能搜集到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其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必须有效地对教学资源进行辨别、分析以及筛选,归纳总结,提炼出适合自己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且适合所教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和特点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资源,实现有价值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辨别和分析,总结归纳出辅助教学的相关资源,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复习,提高自主学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角色二: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管理者
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中,图片、声音、动画、视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不再乏味,但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優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又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组织恰当的探究活动,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课堂的设计师,不仅要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控制课堂的节奏,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因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角色三:学生发展的引导师
处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师,要通过收集学生作业、课堂行为、考试等数据对不同学生的学情进行诊断,帮助自身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安排。正因“互联网+”教育大数据能真正实现学生思维的可视化,个性分析的精准化,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会读懂大数据并能够从中提取、分析归纳,总结出不同学生的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学习节奏和认知特点,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成为学生发展的领路人。
角色四:学生的同盟军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并肩作战,成为知识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讲台上对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被动接受。这种模式让很多学生成了没有思想的接受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借助多媒体等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同时也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和学生一起探究讨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能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创设问题,并参与到学生的分组讨论中。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老师和学生进行思想碰撞的同时拓宽自己的视野,教师也会对学生的独到见解给予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友情,能体现出“教师本身才是最好课程”的理念,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师是知识的中心已成为过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的新形式,教师要适应教育的发展,明确自身的定位,成为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黎琰.基于网络大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科教导刊(下旬),2016(12).
[2]李爽,张艳霞,陈丽.网络教育时代开放大学课程辅导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能转变[J].中国电化教育,2014(9).
[3]吴长青.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及专业素质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