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2018-05-14欧美平
欧美平
[摘 要] 高职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就业的能力。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基于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策略,希望能给新时代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就业能力;导向;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168-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由此不断提高,并且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推动下,国内的高职院校也迅猛发展起来。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体育教学作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就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给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提供一些启发。
一、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
(一)教学观念模糊,目标不明确
虽然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体育教学的发展,可现实却存在很多问题。就教学观念来说,非常模糊不清,教学考试是否是唯一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就业需求能否被搁置一边等。落后的教学观念不但会影响教师的体育教学,也会影响学生的综合体育
素质。
(二)教学模式滞后,内容片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体育课程内容陈旧,缺乏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实用性内容,没有职业特色。教师授课多以讲解、示范为主,然后学生分组练习。这自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难以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职教育中,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化,不够全面,基本就是平时出勤成绩加最终技能考核成绩。这种考核忽略了学生过程性学习的特色,没有把学习期间的进步幅度、学习态度列入考核范围。这种单调的评价方式难以衡量学生的真正素质。
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现实意义与必
要性
(一)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都是按教学大纲统一进行的模式,忽视了学生不同专业间的区别和个体的差异,弊端众多
若以就业能力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不但能使学生适应自己的专业需要和个性发展,还有助于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老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互相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同时也必须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实用性人才
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才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能力需求。身体素质作为职业能力的一种,也是学生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得到培养和提高的。
三、基于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树立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理念
对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体育是基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要改革体育教学课程,首先必须明确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让学生掌握不同的体育技能。而这个体育技能是符合其工作实际的,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学校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创立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理念。体育学应以专业为基础,改变旧有的思路,安排好课程,不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运动技术,而且要把体育人文精神贯穿其中,让学生不但增强了身体素质,也提高了自身的人格素养和心理品格。使新的高职体育教育体现出专业特色、就业能力以及人文价值观。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合理改革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职体育教学多是“填鸭式”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兴趣不浓,教师应该多采用新方法,多利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迎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基于就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上课模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根据自己的具体专业和兴趣来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学习。安排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范围和工作特征,比如工作时是站立的还是移动的,或是伏案操作,甚至是兼有之的综合性操作,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来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来,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当今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当以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进行改革,以体育教学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宗旨,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开展多样化、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完善自身的体育教学,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同时也是有利于学生以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姜健.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J].职业时空,2016(3):51-53.
[2]刚良.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6(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