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2018-05-14孙向泽
孙向泽
[摘 要]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新课程、新教程、新理念的引领下,一线教师纷纷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以期构建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与适应性同步提升。尤其是对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而言,其课堂教学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甚为忧虑。这样,构建有效课堂的实践和研究就成为重要的实践课题和努力方向,对深化当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206-01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理论及观念研究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据相关文献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及观念最初源于20世纪上半期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后因美国推行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得以进一步优化和推广。作为中职学校的一线数学教师,本文将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例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率理念渗透到中职学校数学学科教学中以后,随之衍生出一整套系统的教学改革理论和模式。在笔者看来,所谓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在遵循“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并最终予以评价的的一种教学系统。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巧妙渗透信息化教学手段,这对构建中职有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创造性思维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课堂有效教学实践载体研究
基于课堂教学是落实实施国家课程的基本载体,也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长期以来,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人把中职数学教学主要定位在学科教师的讲授范围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即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而往往忽视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考量和评价,致使数学课堂教学诸多无效现象大量存在,以至于当前不少教师纷纷感慨“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更是一个大的系统。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相辅相成,必须建立一致且系统的教学载体,方能实现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而言,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载体一方面在于教师自身的理念(有关
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本质、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等方面),另一方面即在于对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和学生本体的研究。
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意愿不强
笔者曾就此项课题在相关学校做过一番调查。据统计,80%的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这部分学生中有23%的学生认为学数学有困难,自己基础不好,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有26%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学数学已经没有多大作用;15%的学生表示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而不想上数学课。可见,当前学生不愿意学数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多数课堂教学方式传统,教师教法单一
在针对教师的问卷中,笔者着重调研了当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方法等情况。据统计,近一半的教师表示在课堂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有10%左右的教师表示偶尔关注过同行的教学经验,尝试制作教学课件,通过采用小组交流、协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三)学科教学认知观念和学科素养能力培养意识滞后
基于上述问题和现象,笔者就其原因也展开了一番调研。对于数学知识与本专业知识的有效衔接方面,90%左右的老师表示感到迷茫,认为很难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只有约15%的教师主动学习认知数学学科教学的本质,认真思考过学生在本专业学习中应掌握哪些能力和素养,其中数学的学习又在其中发挥着何种作用。
三、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通过此次专项课题调查研究,结合所了解的问题和现象,笔者认为要想有效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善师生关系、学科教学现状,应着重采取以下几方面策略:
(一)主动加强学习,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全面学习和提升有效的课堂教学理论认知,结合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课堂组织和引导的角色,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多从学情出发,及时与学生沟通,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而不是一味地抱怨中职学校学生太笨、基础太差,教师一个不经意地表情和语言都可能对学生自信心造成伤害。
(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情开展分段、分层教学
虽然新课改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的教师寥寥无几,再加上自身缺乏主动求变的意识,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就成为导致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根源所在。基于此,可引導教师从了解班级和不同层次的学情入手,通过班级分段教学、小组分层教学的新模式实现因材施教,实现激发学生内动力,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逐步提高。
(三)联系生活,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学数学对将来找工作没多大用”,这恐怕是此次学生调研过程中听到最大的声音,也是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所在。基于此,教师应发挥倡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积极探索每一节数学课上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和专业能力培养中。比如在机电专业授课时,笔者就通过引入“车削角度大于一圈的时候怎么计算”,使得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完美衔接,进而突出数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让学生不断树立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总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要坚持从认识课堂、优化课堂做起,用新课改理念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进而找到改变当前教学现状、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自然会轻负高效,赢得更多学生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