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18-05-14王刚
王刚
[摘 要] 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认知、意志、情感,激发學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大学工科教学为研究对象,研究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运用成果进行论述,旨在提升大学工科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探讨;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096-01
一、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素质教育、开放教育的发展,将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自主式、协作式学习理念;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知识量巨大、能够丰富教育资源,有助于理想教学环境的构建。同时,将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成效,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工科数学教学的表现形式
(一)教育原则立体化
将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中,能够突显工科数学教育原则的立体化,其原则的多方面、多层次。在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过程与教育目标的规律进行授课,遵守该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对工科数学教育主客体而言,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将教学主动权还给学生;从工科数学教育内容而言,要坚持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从工科数学教育要求而言,教师立足于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知识内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从工科数学教育方法而言,要尊重学生,采取针对性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提升学生探究、分析、实践能力;从工科数学教育评价而言,要坚持学生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大学工科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方法综合化
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工科数学教学模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模拟教学方法,在工科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将知识内容生动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 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视频、音频、图形融入一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探讨式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数学思维;(3)发现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问题教学方法为导向,向学生提出具体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首先,教师应结合工科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且为学生提出相对应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知识,让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找寻相关的知识内容,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最后,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掌握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教育层次的立体化
将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大学工科教学中,能够正确区分教育对象、层次、环境,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条件进行转移,并不存在适合教师、学生、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中,每一名学生与教师都是独立个体,教师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组建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此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开展层次化的教育形式,如培训班、专科班、本科班等。由此能够看出,将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三、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工科数学教学的实施成果
据相关实践结果而知,将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中,能够发散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创新实践意识,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够积极主动分析、探讨问题,同时也拓展学生的视野,改变以往教学的局限性;通过运用该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绩大幅度提升;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学生在解决知识问题中,经常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到图书馆去借读书籍,通过学生调研、收集、观察,能够为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发展打下坚固基础,强化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将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合作模式,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尊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能够看出,将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各项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综上所述,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齐雪林,王宁,赵仪娜.新课标体系下高中数学对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产生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索[J].大学数学,2014,30(2):52-56.
[2]辛宝恒.组建地温观测网与卫星热红外观测相结合的新型立体化地热观测系统[J].华北地震科学,2008,26(4):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