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究

2018-05-14费江萍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2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导向竞争力

费江萍

[摘 要]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当改变应试化的教学思想,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就业导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059-01

中职院校要形成“以学生为重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尤其对中职计算机这种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而言,更加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一)教学与社会发展脱节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与社会发展相脱离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虽然当前的中职院校也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但是,由于考量方式的不科学,使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其次,过度重视考级以及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培训。我国的教育制度,向来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因此,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停留在所谓的考级上,忽略了一些基础性的、关键性的技能培养,最终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应用性不强

和其他专业相比,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其实际应用性,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的中職计算机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操作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的关键因素。很多教师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问题,忽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最终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存在着与社会发展相脱离、应用性不强的问题,这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思路等是息息相关的。

(一)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不应当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因为中职阶段的学生毕业之后即将走向社会,应试对学生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使很多教师还是沿袭应试教育的思想,最终使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影响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教学技能的影响

对教师而言,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因此,不断更新中职计算机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是实现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实践操作技能并没有与时俱进,没有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得到提高,反而长期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这是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对策

(一)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师知识水平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的效果息息相关。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要想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必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首先,计算机教师自身要形成就业导向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中职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在教学实践中,立足市场需求,本着就业导向的教学目标,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参观学习,充分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让中职教师找准教学的核心目标;最后,学校应当组织校外的技术人员或者是专家对中职计算机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为形成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二)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与时代发展接轨

对现代的中职计算机教师而言,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所谓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上,而是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本目标。这就要求中职计算机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例如,对现代社会的学生而言,办公自动化是每个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为了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师可以加强动漫设计、广告设计等技能的培养,使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与时代发展接轨,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理论结合实践,夯实学生知识储备

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和传统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学的要求显得更加全面。因此,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例如,学校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给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深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这种深入企业实习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与时代脱节、应用性不强是教师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当改变应试化的教学思想,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中职计算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6(4):67.

[2]高峰.基于就业为导向下的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J].中国培训,2017(6).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导向竞争力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犬只导向炮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