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性团体心理训练”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作用①
2018-05-14于丹丹,赵海楠
于丹丹,赵海楠
[摘 要] 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之一,从人际交往专题、自我认知专题、压力应对专题等不同角度详细分析团体心理训练的课程设置与活动配置,分别阐述不同专题的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影响。
[关 键 词] 团体心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032-01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补救性模式逐渐转向发展性模式。各高校纷纷开设《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与辅导》等课程,这也正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之一,采取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让团体来陪伴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强调自我发展,克服种种困惑和障碍,积极发展个体的人格品质,培养其积极快乐的学习、生活心态,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增进心理健康。
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是根据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发展的不同维度和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定制了一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针对大学生的某种人格特质进行专门性质的辅导与训练。
“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专题活动,分别从“滚雪球”“我的心愿”“爱在指尖”“猜猜我是谁”“你问我答”“信任跌倒”“红色轰炸”“祝福朋友”等促进性活动来开展,团体里的学生从开始到辅导结束,经历了从担忧、沉默,到信任、接纳,再到成长、提高的心理过程,从回溯自我、分析自我、认清自我开始,多层面地对自我进行剖析,从每个人关于“我”的不同层面——“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主观我、客观我、现实我、理想我”等层面进行深度认识与剖析,从中感悟生活中与人沟通的关键,形成自己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学校生活的理解。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团体心理辅导专题活动,先后通过制作名片、游戏、讨论等一系列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比如“动物园”“独特的我”“我的五样”“生命线”等,这不仅帮助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受集体的快乐,更让他们在这种快乐当中重新认识自我,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学会欣赏自己,勇敢地喜欢和接纳自己,最终实现悦纳自我。
“与压力共舞”的压力管理专题活动,通过“压力零距离”“压力面对面”“压力圈”“拥抱压力”“放飞压力”和“压力感悟与珍重”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自己面对压力时的表现和状态,找寻其压力来源,并分析压力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在团体中抒发情怀、输出压力,在团体中缓解和释放压力,并学会用合理的方式释放压力并共同分享将“压力变动力”的升华方式。对于个体来说,这样可以让个体学会调节压力和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对于人格的塑造及养成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诸如“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感恩教育”“我的梦想塔”“职业
生涯规划”“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释放负性情绪的合理方式,学会面对挫折时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如何通过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自我调节和提升;懂得了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事、物,学会感恩生活中遇见的每一个人;认识到有梦想、有追求才是大学生生活的真谛,要像夜晚航行的船只朝着灯塔的方向迈进一样,去“有梦、追梦、圆梦、筑梦”,做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青年人;明确了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及人生发展方向,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的规划,确定了自己人生的发展导向;能够感受到团体成员之间带给每一个人的正能量,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团体荣誉感。
从学生在团体心理训练中的不断改变和成长可以看出,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方式能够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情境,有效改善学生的消极自我评价,使他们对生活更有信心,学会如何欣赏自己并接纳自己和别人,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与人际沟通的技巧,提高自我成长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国.心理健康教学中团体辅导的作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8,4(23):11-16.
[2]王亚维.团体心理行为训练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育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8):79-83.
[3]邹婷.大学生自我成長团体心理训练营模式构建[J].亚太教育,2016,4(17):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