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开设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研究①
2018-05-14白林
白林
[摘 要] 通过对山东华宇工学院开设的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进行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突出 “双实双强”特质,即“基础厚实,技术扎实;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形成特點初显的“管理科学+工程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主体,双引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工业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018-01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探索工业工程人才素质模型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内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命题。
一、管理类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三种类型:第一是管理型人才,例如天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是工程型人才,高校有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第三类是培养专业型人才,例如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以电子、冶金工程本科专业及其他产业类型的工业工程本科。以上高校由于专业优势和行业背景等原因,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应用型高校的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如何走出一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管理类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山东华宇工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结合区域经济情况,将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
(一)专业培养定位
工业工程专业深入区域经济内的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进行专业调研,探索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科学定位管理类IE人才。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突出“双实双强”特质,即“基础厚实,技术扎实;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形成“管理科学+工程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主体,双引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方案制订
1.专业能力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对创新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要求较高;在知识要求方面,要求学生对机械、生产运作、企业优化等知识重点掌握;企业对诚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感、主动进取等素养方面也比较重视。
2.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本专业通过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的“三位一体”设计,来达到培养IE人才的目标。通过调研将IE人才的核心能力归纳为:一是基本能力,即工业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二是提升能力,即工业工程项目系统分析、评价和管理能力。为保证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3.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与岗位(群)需求为导向,分析工业工程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确定了学生就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将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进行关联度矩阵分析,找出共有部分,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山东省经济发展,紧扣行业标准,突出工业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实施等基本素质和能力,强化工业工程项目系统分析、评价和管理的能力培养。
工业工程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了“企业信息化方向”和“企业运营管理方向”两个专业方向选修模块。
(2)增加选修课程。增设了“信息工程”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复合选修课程组,拓宽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3)强化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分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实践教学模块、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原则是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目前,工业工程专业建立了“人因工程实验室、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室、工业工程仿真实验室”,校外建立了亚太集团、中大贝莱特集团、德州隆科石油设备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校外实习基地。校内校外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保证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在人才培养中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包括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学科前沿讲座等必须和选课课程。其次,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纳入毕业要求,制定并实施创新素质学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把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整合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两大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成果的共享和转化机制。
4.根据知识、素质和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将课程和培养环节与知识、素质能力,按照高、中、低的关系进行关联度匹配,形成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山东华宇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在教学中,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方面学习加强学生管理学、经济学、专业工程技术知识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理论,强调“管理科学+工程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作为民办本科高
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首先保证工业工程能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其次才能在培养规范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学科发展和市场需求
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的和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齐二石,汪应洛,卢岚.中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J].工业工程,1999(1):1-4.
[2]齐二石,霍艳芳.工业工程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