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探究
2018-05-14孙小进
孙小进
[摘 要] 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需要职业教育提高内涵品质,为现代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绿色生态观念和卓越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是应对“中国制造2025”政策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是完善现代学徒制文化传播和技术传授的必经之路。根据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分析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遇到的问题,并与实际相结合,提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措施,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培育思路。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206-02
现代学徒制是古代学徒制的延伸,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形成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相比传统的学徒制而言,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在于从就业培训发展延伸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延伸至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延伸至终身教育,主要将重点放到教育方面,形成现代社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培育人才,不但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促使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完美融合。毕业生具备工匠精神即为优质生源,成为企业需求的对象,帮助实体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上立足。因此,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对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较早,已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霍利(Hawley)指出,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实施所谓的“国家发展计划”来解决问题。佰克尔(Becker)提出,可以通过利用教育券计划、广泛的在职培训、家庭资助项目等政策手段来解决美国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而在对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的模式上,罗姆金(Roomkin)指出,对技能型人才通过在职培训和课堂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弗里曼(Freeman)认为,明确政府校企合作中的各方职责,从而确保企业、职业院校和政府的深度合作和发展。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从政府政策支持、经费扶持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国内对培育工匠精神的探究分析也逐步展开。李进认为,对工匠精神培养可通过四方面进行: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培育高品质消费市场;建立技能型人员薪酬体系;发挥职业院校教育职能。李宏昌认为,要凝聚社会普遍共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强化顶层设计引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从五个方面来培育工匠精神。杨红荃认为,通过现代学徒制来培养工匠精神。由此可知,学者主张通过加强国家政策制度供给、推行现代学徒制、提高职业教育地位、营造注重文化引领的社会氛围等措施提高工匠精神的培育质量。
二、现代高职院校人才存在的职业素养问题
(一)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升
所谓职业道德水平即指人在从事一份工作时所应遵守的基本道德,也就是职业生活中一般社会道德的具体体现。诚信做人、公平办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构成职业道德的基础[1]。有调查指出,高职学生在走入校门、进入社会后,存在更换工作频繁、对待本职工作应付了事等问题。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职业价值观功利性过强
一个人的职业取向和信念关键取决于其职业价值观念,同时价值观念也对职业态度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错误价值观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一些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出现功利性取向。普遍对职业价值存在较高的期望,但是却不付诸实际行动,缺乏脚踏实地的进取精神。另外,薪资待遇成为其选择职业的唯一标准,急于求成,难以在基层岗位更好地坚持。同时,缺少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职业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在评价职业时更偏向自我,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未从长远角度出发。
(三)职业心理素质不强
职业心理素质即为从业人员对其从事职业顺利完成所应具备的内心品质。心理素质脆弱、抗压能力差、自控能力较弱,这些都是不良心理素质的体现。从进入学校开始,一些学生不具备面对高考失利的良好心态,自暴自弃甚至轻生,对学生毕业后职业选择带来不利影响[2]。待进入工作岗位后,由于不能正确看待领导批评、无法承受岗位工作压力,一些高职学生便不断更换工作,或待业在家。
(四)职业能力素质较弱
职业能力即人在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时,提高职业活动效率的能力。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都存在专业技能不足、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拓展面小等问题。
三、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一)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全民达成价值共识
我国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的社会地位一直较低。在这种社会环境背景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很难形成职业骄傲感,更无从谈工匠精神。就当今就业市场而言,仍有部分普通工人未受到尊重。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提升工匠在社会上的地位,才可为“技能宝贵、劳动光荣”价值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国家应加大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使全民具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能、尊重创新的观念意识。要大胆创新就业体制,使普通工人也能受到尊重,更体面地工作。对技术高超、品质出众的普工在进行晋级评职时给予政策倾斜,举办一线普通工人技能比赛,给予优秀人员奖励,提高工匠精神的引領作用。
(二)创新课程体系,使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学徒学习技能和文化传承均需课程作为载体。现代学徒制度下,主要由专业理论、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构成课程体系,实践丰富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现代学徒制课程转变了以往将知识作为线条的课程系统,其更注重对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人才的培养。能够在创设的工作情境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应在典型工作任务过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工匠精神。在讲述理论课时,应将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融入其中,对不同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并在课程教学中落实。而实践课则是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土地,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能只依靠顶岗实习和教学技能训练,同时还应让人才“接地气”,使专业与行业企业完美衔接,达到真知真学的效果。
(三)建立师资标准,寄工匠精神于教师言行
现代学徒制需校方和企业方签订学徒合同,经过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学徒获取相应的岗位技能,理论教学和实训相互交替,在学徒期内获得一定报酬,结业后可获取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学徒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师傅、教师都是实施培训的学徒主体,工匠精神势必在师傅和教师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带来影响。
传统学徒制中师傅与徒弟关系密切,徒弟和师傅共同生活,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师傅的言行举止、艺术追求以及职业素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向徒弟传授知识技能[3]。而现代学徒制是由师傅和教师、学校和企业共同传授知识技能,他们的职业追求、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都会对学徒造成影响。因此,需对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提高参与学徒制的标准要求。学校教师应具备“双师型”素质,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对职业岗位核心技能有一定了解,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企业师傅也应在企业中为骨干力量,有超高的技术水平、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职业素养,不但将知识和技术教授给学徒,并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感染学徒,学徒在实践生产工作中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使职业道德逐渐内化。在瑞士,企业教师持有联邦政府颁发的职业教育培训人员资格证,要求学校教师也需符合相关规定标准。
(四)规范管理现代学徒制,提升工匠精神的规矩度
工匠精神培育需要规范的标准制度做保障,因此,要想培育工匠精神,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管理规范。德国“双元制”针对职业资格证获取、学徒制标准、企业标准以及学徒的管理与考核都做了相关规定,澳大利亚与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也设定了国家资格框架[4]。相比国外,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刚刚起步,正处于探索时期,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急需要构建现代学徒制职业资格框架,使职业资格等级和學徒培训相融合,资格框架体系内的学徒要求不单掌握职业技能,还需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和素养,如未达到,则学徒培训未完成。其次,建立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内容涵盖学徒的招收、学徒的企业管理、学徒薪资待遇、校企双方职责等各个方面。明确校方、企业方和学徒方各自的职责,使学徒遵守工作制度,养成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素质,通过制度对学徒进行规范和激励,为工匠精神培养奠定基础。
(五)组织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在校企文化中渗透工匠精神
通过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感性上的了解,“工匠精神”的培育应重视在实践中强化。只有在实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徒才能体会到工匠恪尽职守、辛苦劳作的不易。实践教育活动建立在工作本位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项目教学或任务型教学,由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逐步完成。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宣扬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和校园文化完美融合,学校可在课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文化理念、战略目标等,在法律课、思想政治课、就业与创业指导中融合、渗透。在校园中举办工匠精神活动,通过邀请企业家讲座实现,由企业家讲解企业文化,向学生传输企业家精神,定期举办相关“工匠精神”主题活动。
参考文献:
[1]曹卫忠,曹晓霞,孙皓.浅谈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8):106-107.
[2]肖红梅.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4):41-46.
[3]胡志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23):252-253.
[4]杨建.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困境及对策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26(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