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历史研究性学习策略分析
2018-05-14李媛
李媛
[摘 要]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以教师为教学指导,设定历史问题,通过历史研究方法,搜集材料论证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它是一种主动探究的方式,适合应用于各种学习活动。作为大专院校公共基础课,历史研究性学习符合教学要求,集开放性、主体性和综合性于一体,还具有情境性和论证性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体现了其本质,它是我国大学教育本性的体现,对转变历史学习方式、实现课程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大专院校;历史;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120-02
当前,研究性学习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特色组成,教育部历史教学活动建议中更是提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关注历史,将历史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促进社会发展。这些规定都标志着在我国历史学科建设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将成为新的任务和工作,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也是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一、研究性学习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实践过程和实践方式。即以教师为指导,从生活中挑选专题,开展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获得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当前脱离生活世界的学习状况,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它鼓励学生参与到生活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为方式。它能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它体现了教学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回归本性,实现学生真正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释放学生个性,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时刻坚持以“自主选题,自己探索,自由创造”为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现出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的融合,从而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和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才。
二、大专院校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特点
(一)开放性
大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资料不仅是特定的教材或学习大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学科;研究目标也不再限定某一方面,而是对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多层次研究,其论点也没有唯一答案,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多方面分析史料,加强对其理解,观点存在多样化。它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去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结论不再是唯一的,这样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研究的学习方法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多渠道的开放式学习,比如野外调查、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学习等;在研究途径和方法上,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脱离书本的束缚,采用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是网络检索等手段,自主地去收集资料,获取知识,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既可以是课外活动的形式,也可以贯穿到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智力评价,而是开放式评价方式,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化。历史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思维,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去辩证地分析问题。
(二)过程性
大专院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属于高等教育阶段,但使用的仍是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作为公共基础课,它与我国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史学研究不同。历史研究性学习强调过程,目的在于提高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所以,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并不在乎是否真的具备某些知识,重要的是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进行选择和判断,从而有所创造。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在乎的是整个研究过程,学生根据选择的课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从而设计出方案,进行社会调查,在此过程中去体验感受,掌握知识的发展和转化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主体性
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贯穿始终的,这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研究中,学生完全按照个人兴趣和特长来决定课题,活动以个人探究和小组探究方式展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决定,这就改变了学生袖手旁观的状态,将参与的机会交给全体学生。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了经验,形成了喜欢探索和求知的心理意识。
(四)综合性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将学习的范围从课堂扩展到整个社会,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綜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范围也很宽广。
三、大专院校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一)历史教育的本性要求研究性学习
历史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对它的“研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教育和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研究”。古希腊人将历史的教育教学分为三类:叙述过去、理解现在、探索未来,也就是:了解和掌握过去发生的事,认识当前的现实,预知和推测未来的事。无论是叙述过去还是探索未来,都带有探究的痕迹,由此便知,在历史的学习中,求真和探究是其主要特征。在学生日常学习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越来越敏感,对枯燥单一的教材越来越反感,这就告诉我们要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和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它所体现的探究性和求真性,是教育本性的理性回归。
(二)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历史学习方法和途径
不只历史教学,在之前的所有学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模式,学习比较机械,该模式缺乏情感,讲究答案的唯一性和固定性。但是对学生的研究却发现,比起教材上的“历史”,学生更喜欢自己去探究和发现,寻找历史本源;比起教师讲述的历史往事,他们更喜欢依照自己的兴趣去探索未知的史实。因此,必须改变学习方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的实践,养成他们的探索习惯,在历史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研究性学习促进了历史教学的变革
在歷史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上的内容一般先经过教师总结和梳理,然后进行课堂互动,最后被学生吸收,真正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历史画面,才能称得上是学生自己所学的课程。但是,这课程是否与教学目标有差距,是否与真实历史有差距,这些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差距”是一定存在的。在既定的教学模式下,不同的人对教材和史实的解读不尽相同,会带有个人的理解,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同样的教学过程,其最后的学习成果和结论也不尽相同。可见,课程只有按照学生和老师的个性安排,师生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历史知识为基础,主动思考历史,培养历史认知的方法,提高历史表达的能力。以新课标为指导,师生活动经过“问题选择—方案制订—实施方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互相促进,实现教学相长,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创新和创造的过程,其本质是课程的变革。
四、大专院校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践应用
对具体的教学来讲,再多的理论知识都离不开实践的应用,只有把知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才能达到大学历史教学目的。那么,在进行大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中,就要时刻把握这一点。
大学历史教师在讲解具体的历史知识时,要以实践应用示范为辅助性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实践应用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以人类古文明发展历史为例子,历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离学校较近的历史博物馆,通过实地考察,进行侧面的示范讲解。最后,再回到历史课堂中,让大学生进行模拟课堂讲解,自己扮演历史教师的角色。通过之前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再结合自己的思维理解,对人类古文明发展的历史进行总结性讲解。这不仅能拓展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研究探索思维意识,还能够激发起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实行开放式的历史知识沟通交流
基于大学教学阶段的实际特点,采用开放式的历史知识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大学历史教学。对大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来说,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具体内容的选择性学习。这不仅能满足大学生所喜爱历史内容的强烈欲望,还能把大学历史教学的效果提升上去。
此外,在整体的大学历史教学中,不要还沉浸在以往的历史知识中,要通过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把书本上的历史知识与时事热点问题相结合,从而实现大学历史教学理论知识的与时俱进,迎合我国教育界新课改的真实目的。
(三)创立大学历史教学的新时代教师梯队
在大学历史教学中,教师是重要的引领者。那么,只有从大学历史教师入手,让大学历史教师自身就具备创新的思维与理念,来实现创立大学历史教学的新时代教师梯队。通过具有创新思维的大学历史教师的科学引领,再配合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意识,把我国大学历史的深化改革做好,从而实现更具有创新意义的大学历史教学,实现更高效的大学历史教学。
五、结束语
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来说,大学教学阶段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大专院校的历史教学中,不应该掺杂任何陈旧的、滞后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历史教学要充分迎合新课改的发展态势,运用最适宜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深化改革,从而促进我国大学历史教学质量的优化,为国家培养具有敏捷的思维意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必需的,它提倡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实践中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春艳.困境与突破:大学历史教学改革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258-259.
[2]夏力哈尔·巴亚洪.关于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14-15.
[3]侯雁飞.关于综合性大学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1):50-53.
[4]曾维君.试论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6(12):212-214.
[5]王慧玲.历史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6]陈辉,郭子其.研究性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问题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0):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