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应对策略初探
2018-05-14刘富才,吴长彬
刘富才,吴长彬
[摘 要] 随着教育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福建省教育厅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相继出台,福建省新一轮招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模式变革、技术革新将给职业教育带来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应对新高考推行分类招考、技能测试模式,高职院校需要科学构建招录制度,深化专业内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
[关 键 词] 新高考;职业教育;高职分类招考;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118-02
一、前言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2016年5月,福建省公布《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闽政〔2016〕20号),至此,我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纵观目前高中教育,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问题;二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问题。新高考改革势必倒逼教育改革,推行学业水平考試将促使高中课程改革,采用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必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同时也让学校及时、充分掌握学生信息。以此为基础带来的高职分类招考制度改革,给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带来机遇,同时,也让高职院校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
(一)新高考改革使得职业院校招录模式更加灵活
高考改革将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职分类招考和统一高考组成了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扩大了招生院校的自主选择权,也让更多的考生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就读。
(二)新高考改革有助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提升
高考改革将从“分分计较”转变成“以人为本”,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和等级考试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基础,相比起本科高校,这点对高职院校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同时,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设置,使学校能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提前掌握,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专长,从而为高考专业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新高考改革有利于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考考试制度改革之一是实行高职分类招考制度,高中学生采取“基础知识+职业适应性测试”,中职学生采用“专业知识+技能测试”,制度改革使高中学生和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更加接近,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
我们在看到新高考改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意识到高考改革后,高考招录模式复杂性大大提高、高中与高校的知识衔接也显得不是那么明朗,这些都将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招录模式等方面带来不小的挑战。
(一)新高考改革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
新高考改革下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一系列举措对如何更好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帮助,同时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产生了影响。特别是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学生信息更加详细、透明,那么如何围绕这些信息构建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也给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难题。
(二)新高考改革带来的课程变革将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带来冲击
新高考改革实施学业水平测试,学生高中三年完成14门课程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同时从6门主干课程中选择3门进行等级性考试。虽然学业水平测试能使学生知识面更加完整,课程基础更加扎实,但是与以往文理科的会考形式相比,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与高中阶段如何更好地衔接上,显得更为困难。
(三)新高考改革下的新招录模式给高职院校招录制度设置带来挑战
新高考改革后,将采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届时高职院校生源将由高职分类招考和统一高考两个部分组成。多元录取模式将要求高职院校自主设置招考条件,条件设置既涉及技术问题,也涉及学校战略发展问题,这些都将成为高职院校招录过程中的难点。而在此招录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也将作为高职学院招录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势必会要求高职院校招录前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进行研究,将对招录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四、应对策略
(一)改革需要高职院校科学构建招录制度
高考改革后,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自于高职分类招考和统一高考;随着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制度的推进,高职分类招考会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根据高职分类招考制度,学校可自主设置招生条件,这些条件设置将成为高职院校招录过程中的难点,条件的设定既涉及技术问题,也涉及学校战略发展问题,理想化的招录实施背景,会给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招生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应对高职分类招考,学校要做好充分应对:
1.组建校系两级相协调的招委会
以往招录方式主要依据招生指标和学生分数,由学校按计划和及格线统一录取即可完成。改革后,面临多元分类录取方式,其复杂性大大提高,招录方式受到学校定位、办学实力、专业特点等制约与考验,这就要求招委会成员构建招委会全员参与和校系两级相协调的招生工作体系。
2.建立科学合理的招录政策
新模式下要求学校招委会加强对实施意见的研究,明确对高中(中职)毕业与高职专业关联度紧密科目的要求和总体学业水平的把握,统筹考虑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便于操作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当然,在高职分类招考制度改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新模式赋予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因此我们要善用自主选择权,谨慎设置报考条件,合理设置各专业或专业大类选考科目及相应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不断拓宽各类人才选拔渠道,正确设定选拔条件。
3.提高招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模式下,要求招录人员必须熟悉新高考改革方案,了解学校针对高职分类招考制度的有关政策,掌握高职分类招考相关招录程序、管理系统。学校招生部门还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议,要认真探讨分类招生改革模式下招生宣传的对象和方式的变化,努力达成招生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势必要求招生处转变招生宣传工作方式,提高招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信息化水平。
4.改善学校的招生宣传方式
新模式下,传统的招生宣传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招录方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断探讨新高考模式下招生宣传对象和招生方式的变化,针对学校各招生专业的办学实力、特色和前景,不断拓宽宣传途径,优化宣传内容,丰富宣传载体,提高招生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社会、高中校、生源对学校的认知度,为学生择校提供重要保障。
(二)改革需要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高职分类招考将主要根据“专业+学校”形式进行招录,在该模式下,一个学生可能被多所学校同时预录取,学生选择自主权将大大增强,学校办学综合实力、专业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将对学生的选择起到主导作用;而当下社会对公办、民办院校区别对待,使民办院校处于更为不利的位置。为此,改革必然倒逼高职院校不断增强竞争软实力,建立拳头专业,同时根据新高考改革后带来的学生基础较统一的特征,构建以拳头专业为核心、对接产业、凸显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群,并尝试推行按专业大类(专业群)招生的人才选拔模式,该模式既有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的统一培养,又有利于利用拳头专业的相对办学优势吸引学生。
(三)改革将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生源基础差,生源成分复杂、学业水平参差不齐,使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困扰。改革后,学业水平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或技能测试)等形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校生源基础,对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设定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1.合理设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学标准
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以往高中学生科目基础较好而技能水平低,初中职学生技能水平较高但理论基础知识较差,不利于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新模式下高中学生开展职业适应性测试,将促进高中阶段学生对职业适应性考纲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拉近中职学生和高中学生间的职业技能水平差距,促使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时更加准确,在消除一定素质差异化的同时更加符合学生现状。为此,我们应当科学地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学体系和以实践技能为主導的专业课程体系。
2.科学设定职业素养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
新模式下,学生在校时将接受学校综合素质评价,这势必会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和职业素养课程的建设。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情况分类进行整理,对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入学后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水平,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五、结语
高考改革是一次新的征程,改革在带来扩大招生自主权、增强学生选择权、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科学合理选才等方面利益的同时,也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如何制定合理的招录方案、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辅助人才培养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相信通过各级主管部门组织政策解读、各类信息和招录系统使用等相关培训活动,将使高职院校招生选拔和人才培养工作能更加顺畅地与新高考改革对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4-09-04.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Z].2016-05-12.
[3]曲海洲.高考改革给高职院校带来的挑战[J].现代职业教育,2016(31).
[4]胡兆玮.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30).
[5]陈可.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策略创新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6(8).
[6]马军.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