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地方创业集聚区吸引力的对策研究

2018-05-14王一,汪铭铠,付云翔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2期
关键词:创业园创业者政策

王一,汪铭铠,付云翔

[摘 要] “双创”背景下,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创业集聚区。目前,创业集聚区的发展普遍存在吸引力不足、创业生态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创业启动资金短缺、指导力量的匮乏、信息滞缓、政策悬浮等方面,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努力,推动政策的有效落实,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和优化创业孵化器服务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地方创业集聚区的吸引力。

[关 键 词] 创业集聚区;青年创业;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8)06-0220-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创业热潮与创客运动的兴起,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创业园区不断涌现,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据观察,这些创业园区一般有四个特点:(1)地理位置相对集中,且常常与高校、科研院所临近;(1)产业特色鲜明,产业与人才共生交融;(3)创业人群以青年为主,初创企业比例较高;(4)创业资源集聚,生态系统相对成熟。本文将集聚在某个物理空间内的创业园区称为创业集聚区,在浙江省内也常称作“某某小镇”。

以金华市为例,2015年,围绕金华一号产业“网络经济”,推出了《关于支持万名大学生创业打造“青年创业谷”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规划设立了以“金华市乐乐小镇”为代表的互联网创业集聚区,鼓励社会青年、大学生投身创业。“乐乐小镇”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省级特色小镇,以9158、5173、齐聚科技和唯见VR为互联网产业龙头,以金华北大科技园、中兴研究院和漂牛文化产业园为创业平台,以产业基金为金融支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重点发展互联网娱乐为主导的信息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

为了广招人才,留住人才,增强创业园区的吸引力,各个创业园区平台为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等提供了优美的物理空间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创业指导和服务支持,帮助和支持初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政府也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对新办的网络经济企业,自成立或认定年度起,前三年按地方财政贡献额予以全额奖励,第四、五年按50%予以奖励;引导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创业,对符合相关条件者经认定者可申请创业启动资金;对新引进和培育的,符合条件的网络经济企业,自成立年度起按照“先交后补”方式给予3年的办公用房和仓储用房房租补贴。

二、从青年创业视角分析创业集聚区吸引力的关键要素

虽然“乐乐小镇”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和人才选择落户小镇,但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各地都在加大创业集聚区的投入,创业人才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只有更进一步了解青年人创业的动机、需求和难点,才能吸引更多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来金创业,才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服务。

(一)青年创业的难点:创业资金和知识需求

1.创业启动资金短缺

根据调查,青年创业者的创业启动资金来源中,59.93%的创业者只能依靠自筹的方式获得启动资金;利用创新创业基金、信用贷款的分别占了19.51%、15.85%;而利用政府补贴的只占了5.49%。作为青年人和初创者,资金来源是他们最难解决的一个困难,有73%的创业者表示在创业项目正式开始启动前,经济压力是最大的担忧;在创业项目进行中,资金压力独占鳌头,毫无疑问地成为最主要的问题;在市场开发时,53.05%的青创者因为资金有限,不知该如何做市场投入。这些问题说明,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给予相应的补助和保障,但创业资金困难仍然是许多青年创业者犹豫不前和创业失败最关键的因素。

2.创业指导力量匮乏

针对“最需要的孵化服务”问题,38.41%的青年创业者希望可以提供技术交流平台,30.49%的创业者希望有创业导师提供指导。针对“如果从乐乐小镇获得创业支持,你最希望的支持方式是什么”的问题,40.85%的创业者希望提供技术指导,26.83%的青年创客希望参加导师培训。这些数据深刻反映出,创业导师、交流平台对初创企业的指导和支持是创业扶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创业导师队伍匮乏、积极性不高,指导效果难以评价,创业导师的身份认同及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导致创业导师制度没能发挥预期作用。同时,创业培训的组织多以讲座、报告为主,培训内容往往缺乏系统性以及理论支撑,然而系统化的核心技术与管理知识恰恰是创业者迫切需要的。

(二)青年创业的痛点:创业信息渠道和政策落实

1.创业信息滞缓

针对“如何获取创业信息和政策渠道”问题,39.02%的创业者获得入驻乐乐小镇信息的途径来自于公众媒体;35.98%的创业者通过社会个人的介绍和推荐;20.73%的创业者从金华市政府等其他渠道获得相关信息。青年创业者主要通过社会公共媒体、政府官方信息、亲友推荐等途径获取信息,信息渠道相对零散,信息获取相对滞后,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明显,急需一个官方权威,公布及时、准确、全面的创业信息平台。

2.创业政策悬浮

调研中发现,有64.63%的调研对象表示虽然已经入驻,但对“乐乐小镇”的规划、相关政策并不熟悉。针对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的评价,“税收优惠”一项有94%的人选择“不知道”。同样,在“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培训补贴”“免费创业服务”“创业基金支持”“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各个项目中选择“不知道”的比例均超过50%。选择“已享受”的均不超过5%。这些数据反映,虽然政府已经对学生创业的资金、场地、创业园区入住等相关的优惠政策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政策的落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提升创业集聚区吸引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创业扶持,完善创业孵化服务

1.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提供创业资金支持

融资难、融资贵的资金问题是青年创业群体最普遍、最难解决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最希望从孵化器中得到的支持一题中选择“无偿资金赞助”的比例为37.8%,选择“股权投资”的比例占40.24%。同时,42.07%的调查对象认为孵化器应当提高投资类活动的举办频率。不难看出,青年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对资金的需求十分强烈。这就要求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投资引导机制,加大对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扶持,通过优化政策,鼓励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解决青年创业者的融资问题。

2.强化创业培训,提升青年创业技能

政府、高校、创业孵化器应从青年创业技能提升角度入手,选聘企业高管、风投、高校专家等组成青年创业导师团,为创业青年提供跟踪式指导。鼓励创业园区定期举行如创业技能培训、创业知识讲座、创业经验分享等活动,促使青年创业项目永葆活力,茁壮成长。

3.推动校企合作,丰富青年管理经验

青年创业者管理经验的匮乏是导致创业企业发展缓慢、生命周期段的重要原因。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青年创业者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踏上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在面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缺乏科学有效的处置经验指导,导致企业发展受阻。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进一步探索更加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丰富青年创业者的管理经验。以校企双赢为导向,积极促进“政、校、企”三方联动;探索完善有效的运行体系、合理的制度体系,加强“教师+工程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同时,要注重企业需求,完善各类保障体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分层次教学,指导大学生将创业理论运用于创业实际。

4.推进创业园区建设,提供创业环境支持

调研结果显示,50%的调研对象认为乐乐小镇创业优惠政策在场地方面对创业帮助最大。但在信息资源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技术指导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同样也非常大。因此,政府在制定扶持青年创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应继续加大对创业园区的引导和鼓励,不断完善创业园区的建设,提升创业园区服务青年创业的综合能力。创业园区应该在提供优质管理、知识培训、信息发布、创业指导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引导初创企业迅速成长,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推动政策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1.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政策的落地实施

政府应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监督来建立强大的社会监督网络。通过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政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民主化,同時确保创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要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培养大学生创业者及社会公民的主人公意识,让其主动参与到监督过程之中,为政府科学决策、科学调整、科学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疏通信息传播途径,扩大政策知晓度

政策的知晓度低直接导致大学生创业者无法及时享受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相关政策无法全面发挥其对青年创业的扶持功能。政策知晓范围狭小的原因是信息传播途径不畅。目前的政策信息传播多数情况下需要青年创业者根据需要主动搜集。而不同部门发布政策的渠道较为分散,不利于青年创业者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因此,政府应当推动建立专门的创业扶持政策信息发布平台,提供菜单式、一站式的资讯服务。同时,减少信息层级传递过程的中间环节,让青年创业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相关政策信息。

3.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创业信息支持

调研结果显示,只有17.68%的调研对象认为孵化器促进了创客之间的交流。因此在孵化园的建设方面,政府应组织或指导孵化园管理机构更多地开展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拓宽青年创业者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渠道。同时,应着力于把孵化园打造成创业信息交流的推介平台,让青年创业者能够在孵化园中找到有助于推进自身创业项目的先进经验、合作伙伴、资金支持等,促进项目在孵化园内的成长发展和优化转型。

4.深入了解青年创业者需求,提升政策契合度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青年创业者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针对“最需要的创业服务项目”,42.68%的青年创业者选择“创业辅导”,而享受到园区提供相关服务的调查对象仅占12.8%。同样,在“投资融资”“技术支持”“对外合作”等诸多选项中,园区提供服务的平均覆盖面仅占需求量的不到50%。这说明目前现有的扶持政策与青年创业者的实际需求之间契合度还比较低,无法较好地满足青年创业者的需求。

因此,政府在制定青年创业扶持政策时应进行更为周密的调研,使出台的政策真正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此外,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较快,青年创业者的需求变化也较为迅速,这就需要政府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政策与服务对象需求的契合度。

参考文献:

[1]王丽平,刘小龙.价值共创视角下众创空间四众融合的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3):109-116.

[2]汪群.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J].企业经济,2016(10):5-9.

[3]项国鹏,宁鹏,罗兴武.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述评及动态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2):79-87.

[4]周苏欣.关于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环境保障路径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15(35):55-56.

[5]向永胜,古家军.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的新型众创空间构筑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21):1-5.

猜你喜欢

创业园创业者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新锐榜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榜单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数据中的创业者
互联网创业者
农民工创业园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