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建筑设计职业教育混合教学设计研究①

2018-05-14郝杰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9期
关键词:混合作业信息化

郝杰

[摘           要]  众所周知,人们身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也需要适应这个时代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如果是,那么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改变?又应该如何去改变?从建筑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的混合课程设计及应用情况入手,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阐述与分析研究,进而总结出适合于建筑设计专业的混合教学设计策略。

[关    键   词]  信息化;建筑设计;职业教育;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082-02

一、信息时代与职业教育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生活方式乃至人的行为习惯,都伴随着信息技术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与此同时,人们获得知识的方式与途径也因为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而变得更加多元。因此,传统的学习模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革,诸如在线学习、网络课程等全新的学习方式层出不穷,例如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场由信息化驱动的教学模式变革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同样不可避免地要融入其中。

二、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

“混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面授教学(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课下自学)相互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混合教学模式将是一种应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它的出现有以下动力机制:

(一)政策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已经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针对职业教育,国家也提出了明确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发展目标,即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由此可见,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导向已经明确推动混合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发展。

(二)技术推动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最开始的个人电脑联网到现在的移动网络,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任何需要的信息;从2G网络到4G网络再到即将问世的5G网络,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速度也在极大的加快。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成为混合教学模式成型的最直接推动力。

(三)学习逻辑

如果以上两点是混合教学发展的外在动因,那么学习逻辑则是一个最根本的内在因素。在此提到的学习逻辑,是指以往的学习思维、学习时间、学习地点这些相关因素,在当今时代也发生了深远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以往的学习往往固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比如小学到中学的基础教育,大学里的高等教育等。而当今社会,全民教育以及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人们学习的目标已经不仅局限于拿到文凭,更多的则是追求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混合教学的模式无疑将知识受众扩大化,也使学习行为灵活化,学习将不仅限于课堂,它将更为开放和自由,这也是教育最本质的意义。

三、建筑设计职业教育的混合教学设计实践

综合以上动力机制,可见混合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发展势在必行,而具体落实到课程中并能使其发挥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混合教学则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一)混合教学的基本设计思路

在进行混合教学设计之前,首先必须厘清混合教学的本质内涵,而不能把其概念简单停留在MOOC(慕课)或网络在线课程上[3]。因为混合教学的设计远远不止把课程转化成网络视频放在线上那么简单,它应是一个需要深度利用信息技术来重组教学结构的线上线下全过程互动的教学体系。其基本设计思路如下:

1.教学目标制定:应用目标三维分类法,对教学目标加以细化并量化。

2.学习单元划分:课程中较为基础的理论部分因其重复讲授的内容较多,可作为主要的线上教学单元;而需要更多動手制图或拓展设计思路的实操部分则应主要放在线下课堂指导完成。

3.教学活动组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结合线上与线下内容,产生互动,如在课程平台创建讨论区、提问区等,甚至可以设立“提问—回答—采纳—奖励”的机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多元学习评价:如引入线上互评机制,强化课程评价的客观性和过程性等。

(二)基础理论型课程的混合教学设计——以《建筑初步》课程为例

《建筑初步》是建筑类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大一新生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因此其本身并无前导课程,而需要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打好基础,培养专业兴趣,锻炼基本的职业技能。在我校规划与建筑系的教学实践中,基于该课程首次应用了混合教学的模式。其混合教学的具体设计如下:

1.明确需要上线的课程内容

(1)线上课程资源

线上内容的基础部分。选择基础性、重复性讲授的课程内容,经过软件处理并制作,创建为线上课程资源。线上资源应简明扼要,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自学时长最好控制在10到20分钟。现阶段资源主要形式有PPT、视频演示等。除课程资源外,还可补充一定的课外拓展知识,如与课程相关的纪录片、人物访谈、讲座等,进一步拓宽线上内容的知识面。

(2)线上作业

线上内容的重要一环。秉承传统教学已经比较成熟的任务进阶模式,利用线上平台进一步丰富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线上作业采用线上发布、线上提交、线上反馈的全线上操作模式。作业宜以动手绘图、团队协作调研报告等主观题型为主,应避免简单的客观题,以规避线上作业难以实施考勤的弊端。

(3)线上展示

线上内容的活跃元素。针对目前校园内实体展示空间及时间均有不足的情况,充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作业、练习、设计作品等的展示。主要利用平台中的交流论坛板块实施展示,通过教师开设单次作业展示主题帖,学生实名制跟帖贴图的方式开展。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将自己的作业作品贴出展示,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借此提高作业质量。

2.混合配比

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学科更多情况下需要口传面授,很多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很多问题也并没有完全正确的统一标准答案,所以在混合配比上应秉承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原则,线上内容不宜过多,主要教学环节还需在课堂完成,因此将线上学时与线下学时的比例定为3∶7(图1)。

线上学习的学时确定后,还需明确线上与线下学时的混合逻辑(图2),把传统的灌输教学变为预习模式,即每周的线上自主学习单元内容为下一周线下课堂要讨论的知识点,线上自学以预习模式开展,使教学成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

3.整合策略

混合内容与混合配比更多的是强调“混”,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合”,即线上与线下二者之间的互动与结合,二者切不可脱节[4]。

首先,线上学习需线下检验,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具体措施:

(1)线下进行课堂讨论,随机抽取任意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其对相应知识点进行诸如举例说明、个人观点等的主观阐述性回答。

(2)根据线上所学技能,课堂进行图纸绘制。

(3)完成测试,题型以简答、论述等主观题为主。

其次,線下作业可线上互评。学生在课堂或课后完成的作业,均可放到线上论坛区进行展示,任何学生都可以留言进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课余时间可线上问答。教师可设定某时段在线回复学生问题,亦可用留言的方式进行回复。将课堂延伸至课后的任何时间段,使教与学的互动更为灵活。

(三)混合教学课程平台建设

在线课程平台总体设有首页、基本信息、板块学习、名作赏析和规范查阅五个栏目,其中,“板块学习”是主要线上课程资源。板块学习栏目下又分为认识建筑、阅读建筑、建筑空间、大师作品、小型建筑设计等五个子栏目,每个子栏目下都设置有在线学习、展示交流、课程作业和知识拓展四个教学环节。而名作赏析栏目下则汇聚一些国内外大师的建筑作品、国内先锋建筑师或事务所的作品以及一些值得推荐给学生的建筑书籍等。最后的规范查阅板块则收纳了建筑设计常用的规范,以供学生在做不同类型项目设计的时候可以自行下载查阅。

(四)混合教学课程平台应用的成效与不足

混合教学平台应用以来,学生在教师指定情况下登录使用的效果趋于良好,教师在课堂的讲授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精简,可以抽出更多时间进行个性化的点对点辅导。学生作业质量也有所提升,自觉完成的程度得以加强。对于首次推行使用而言,应该说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在非教师指定情况下登录平台学习拓展的主动性不高,线上资源的持续点击量还有很大不足,同时学生在课程平台的使用中还不够规范,导致一些作业、展示等出现错发、错版等现象。

四、结语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脚步,由内外各因素推动的混合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出现并发展,通过合理的混合教学设计,能够发挥出信息技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作用,也能体现出当今社会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精神内涵。然而,混合教学并不是灵丹妙药,不能指望混合教学解决一切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整合优化,并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姿态,才能充分发挥混合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信息化课题组.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人民出版社,2010.

[3]蒋翀,费洪晓.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高度理科教育,2015(3):120-125.

[4]李向红.浅谈“混合式教学”[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3-85.

猜你喜欢

混合作业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快来写作业
混合运算大篷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作业
混合咖啡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