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艺术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
2018-05-14黄雪
黄雪
[摘 要] 新形势下艺术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面临方方面面的新问题,一是贫困学生价值观念的代际变化;二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学生网络贷款的兴起;三是心理贫困现象突出,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增加了艺术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难度。根据艺术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掌握的经验和了解的情况,试对这些新变化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新的思考。
[关 键 词] 艺术院校;贫困大学生;学生资助;学生网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64-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教育扶贫是避免贫困传递的重要手段,作为高等院校打好脱贫攻坚战,提高教育扶贫的效率就是要做好新时代的学生资助工作。新形势下贫困学生代际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衍生出了新的问题,给当下的学生资助工作增加了难度。艺术院校是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摇篮,其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学生资助工作必须立足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资助措施服务学生发展。如何让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提升艺术类院校资助工作实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艺术院校学生资助新问题
(一)代际价值观的变化
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已经发生了代际变化,价值观也随之明显有了代际间差异。当代大学生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价值观世俗化的趋势明显,特别是在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如“网红”“选秀”等一夜暴富观念的影响下,更加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注重实惠,他们把更多的关注视角从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关注自身物质生活的实际利益,注重感官享受,想方设法获取资金,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高校更加明显。在本世纪初,还普遍存在很多自尊心强的学生宁愿自己打工挣钱,也不愿接受国家资助的困难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则更能主动反馈家庭贫困,有时学生获取贷款的主要目的甚至不是为了解决学杂费。价值观念的变化促使很多学生虚开申请材料获取国家资助资金,给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更让资助公平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网络贷款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贷平台大肆兴起。尤其针对大学生贷款的网络平台更是爆发式增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席卷了大学校园,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为了获得现金,不顾后果地向大量网贷平台借款,近两年来因网络贷款造成的悲剧比比皆是。学生网贷已经成社会问题,并引起了高度关注,虽然目前国家已经禁止贷款平台向学生借款,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仍然有很多平台变换各种办法给学生提供高息贷款。一些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后,由于虚荣心和攀比心理的产生,又脱离了家长的管束,就不顾家庭贫困的实际情况,大肆循环借贷,酿成了很多悲剧。同时存在部分贫困大学生未能及时获得学校资助,又因强烈的自尊心,不愿告诉家里真实情况,便采用网络贷款的方式维持基本生活,网贷的高利息最终都会让贫困学生不堪重负,最后也给贫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网贷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但是贷款的高利息影响着大学生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增加了学生资助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心理贫困现象突出
随着国家不断在大学生资助方面增加投入,艺术类院校在贫困生物质资助方面力度不断加大,但心理贫困现象却日渐突出。首先,艺术院校学生家庭间的贫富差距相比普通高校更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差距也就更大。其次,艺术院校学生相对较少,学生间接触和比较也就更加频繁。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使部分贫困生滋生虚荣、攀比等心理问题。艺术院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经常出现学生异常敏感、怕被别人看不起、风险意识淡薄、不诚信等现象,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也整体偏高。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主要就是利用大学生心理贫困这一特点,尤其在艺术类高职院校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学习。
(四)诚信问题日益严重
近年来,大学生在学业考试、数据采集和论文写作、奖学金申请、评优报奖、升学求职、偿还助学贷款等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增多,尤其在助学贷款偿还方面最为突出。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社会大环境的诚信滑坡辐射着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学生资助审核制度本身也不完善,大学生为了得到贷款,极易不辨是非,兵行险招,伪造证明,甚至伪造公章。身处校园的大学生其经济来源都是由家庭和社会资助,还无法切身感受到失信的威害,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诚信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社会对诚信的定义过于含混不清,这使得大学生在作出失信行为时抱有侥幸心理。
二、艺术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建议
(一)学生资助工作者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引导教育
贫困大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高中阶段也没有系统地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踏进高校,一切都很茫然。学校必须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引导教育,只有让他们熟悉资助政策,才能促进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对学校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笔者通过走访一些高校贫困生发现,部分老师没有熟悉资助政策的情况或者一知半解,导致一些本来可以享受政策的困难学生没能及时获得资助。学校可通过培训考试的方式,确保资助环节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能都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保障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艺术类院校要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引导方案,培养学生正确的资助观。学校除了要组织开展对全体困难学生的政策宣传活动以外,还必须深入掌握困难学生的个体情况,针对一些个体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引导,以最大的努力确保每一位困难学生在资助开始的环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资助观,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地开展。高校应制定绩效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者、学校管理者良性循环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
(二)艺术院校要拓宽资助资金渠道豐富资助手段
为了避免困难学生由于合理的贷款需求没有及时满足,而从社会网贷平台高息借款的问题,艺术院校要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和丰富资助手段。艺术类大学生学费、培养费用较高,仅仅依靠现行的国家资助标准很难满足学生正常学习,国家应给予艺术院校更多优惠政策,学校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号召企业投入大学生资助工作以拓展资助资金来源。学校要积极与企业签订贫困生订单式资助培养协议,扩大校企合作适用专业范围,积极联系企业为贫困生提供假期实践平台,加强勤工助学体系内部建设与外延拓展等手段,充分保障每一位贫困学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三)艺术院校要积极做好贫困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藝术类院校困难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已日益严重,导致各类悲剧屡见不鲜。对学生进行心理扶贫,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学生资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院校只有积极做好困难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资助效率帮助贫困学生成长。(1)学校要全面分析本校存在的困难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和特征,再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好困难学生心理疏导的顶层方案,把心理扶贫融入学校资助工作中,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2)系部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方案要求,规划好系部年度心理疏导工作的具体措施,各项措施要有针对性、可行性,比如以年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开展心理讲堂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心理知识等。(3)辅导员要对照系部规划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保证工作落实见效。同时辅导员不仅自己要深入了解困难学生,定期和学生谈心谈话,随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参与工作,以此建立心理问题快速反馈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四)艺术院校需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已经成为个人社会发展的通行证,大学时代是个人信用积累的开始,然而艺术院校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却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非常迫切。当代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即便是困难学生,也都是在几代人的爱护下成长,导致部分困难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从而缺少了诚信原则中最重要的责任意识。学校应该经常开展以讲座、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对全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辅导员要通过班日活动、党员活动、实践活动等对班级学生开展诚信意识大讨论;还要对部分诚信意识明显淡薄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心教育,实现诚信教育全覆盖。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突出,甚至不关心失信带来的后果、助学贷款还款不稳定等问题,学校必须要在校期间让学生充分认识信用问题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失信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关注自身长远发展,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才能保障资助工作的长期开展。
三、结语
面对新形势下艺术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贫困情况、学习情况、心理情况,还要深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充分利用院校自身的各类资源,结合艺术院校本身的人才培养特点制定精准的资助政策,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于翊平.艺术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特点及其思考[J].大众文艺,2012(2).
[2]屈炳昊.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2(3).
[3]邓萌萌.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探析[J].科技展望,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