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校企合作优化策略探讨①

2018-05-14肖燕芳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9期
关键词:滨州市新旧动能

肖燕芳

[摘           要]  随着地区经济转型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职业院校要根据地区经济市场需求和人力需求及时做好调整工作,在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一系列准备,提升自身调整能力。以滨州市新旧动能转换为研究对象,探索职业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优化新策略。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新旧动能转换;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056-02

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已经成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探索出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合作模式,随着地区经济的转型和企业发展的变化,校企合作的策略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结合市场需求做好职业院校的调整工作。职业院校要结合市场的变动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情况,积极降低自身姿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探索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从课堂共同开发、校企合作制度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具体的研究,探索出一种符合滨州市产业转型的职业教育模式。

一、职业院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校企合作优化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比较少

职业院校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课程设置更注重理论学习的环节,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当前职业院校中的工科类专业,大部分的院校虽然都设置有实践基地,但由于投入比较大,很多职业院校的实践基地设施设备比较陈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内容以后,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当中,造成学生缺乏实践兴趣。对商科、文科等专业,如旅游服务、英语等专业更侧重于理论学习,实践环节非常少,学生习惯了在校学习然后实习的模式。以旅游服务为例,其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围绕着导游证开展了旅游基础知识、旅行社管理等理论内容,而在具体的实践环节涉及比较少,造成学生擅长旅游基础知识和政策法规,但让学生背诵指定的滨州市旅游景点导游词,说出旅游景点人文内涵则存在明显问题,无法满足旅游行业的发展实际需要。

(二)师资队伍不强

师资队伍不强是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中职院校,也是影响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起点比较低,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学历是本科,存在部分教师是专科毕业的现象,极个别教师是硕士学历,博士和长江学者一类的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就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科研和创新能力薄弱,与滨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体系不完善,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培训很少,在学历提升、进企业实践方面组织活动比较少,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需要。而且大部分教师的学历提升和进企业实践是教师自主行为,缺乏统一组织和系统化,导致职业院校教师技能提升速度比较慢。此外,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存在铁饭碗的意识,在具体工作中对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性不高,只是按照院系的统一安排和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在技能水平和理论教学水平方面提升严重不足,甚至一些教师已经不能胜任该专业的教学。因此,滨州市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必须做好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水平。

(三)缺乏校企融合建设和制度化保证

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都已经意识到职业院校的重要性,在职业院校的发展上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性依据和制度保证,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领域还缺乏细则规定,部分措施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校企融合缺乏制度化保证。滨州市职业院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找出院校的优势和不足,找出制约校企合作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解决。一方面,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校企融合需要更加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担保,构建具有公信力的校企融合平台,这是因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由于涉及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需要输出人力资源和技术性人才,在合作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细节内容存在问题,如企业发展变动造成人力资源需求变动,这些问题出现以后,职业院校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才可以,但事实上由于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处于劣势一方,一旦企业变动,院校只能被动接受,进而学生的实习实践不能平稳地按计划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职业院校存在主动意识不足的现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没有根据企业的要求具体落实,而且进度明显低于企业发展要求,造成企业利益受损,影响校企的长期合作。

二、职业院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校企合作优化策略

(一)校企课程合作开发

职业院校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必须从教育的现状入手,在课程合作开发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课程版本基本都是学校教师编制或者直接对外采买,版本的更新迭代比较慢,很多知识内容与当代企业实际要求不符合,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教材内容知识点比较滞后,导致学生进入企业后,无法使用企业的先进设施设备。因此,无论是对旧动能的培训再上岗还是对新动能的培养方面,职业教育的教材内容应根据专業的不同,不同程度地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内容,做好具体的课程合作开发,提升专业性。如,在工科专业方面,不仅要侧重于机械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的过程,还要以具体实例将当代先进的技术引入课本当中,以铁道专业为例,教材内容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在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轨道信号等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成熟应用技术在教材中体现出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工科技术原理。此外,校企课程合作开发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要组织对口教师与企业进行沟通,既要注重教材的技术型,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入手,保证教材的通俗易懂,避免教材难度过高,学生学习困难造成的学习兴趣下降和对专业学习失去信心的情况。

(二)专业师资培养,企业专家兼职任教

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专业性,要求企业专家来校兼职任教。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针对师资队伍不强的基本现象,一是要做好队伍整体培训工作,職业院校要建立与师资队伍建设匹配的培训体系,首先要做好学历的提升,特别是中职院校很多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因此,院校要为教师学习提升积极创造条件,与其他的本科类院校争取进行对口扶持,帮助教师提升学历。其次,积极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实践当中,帮助企业将所学知识和内容融入实践当中,同时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水平,针对部分技术优秀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扶持,鼓励教师直接与企业进行对口合作。最后,要建立教师队伍自然淘汰机制,转变职业教师铁饭碗的错误认识,激发教师的主动创造性。二是邀请企业专业兼职任教。企业的技术型专家无论是在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为职业院校学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要求企业专家入校兼职,要给予专家相应的待遇。此外,还可以尝试要求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名誉教授或者副院长的方式进行,为企业专家兼职提供便利的条件。

(三)搭建校企融合平台

职业院校要积极搭建校企的融合平台,发挥融合平台的优势,建设畅通的校企沟通渠道。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对校企融合平台搭建比较重视,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是院校的自发行为,这种校企融合平台的规模比较小,不能满足滨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因此,滨州市职业院校在搭建校企融合平台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地区政府合作和沟通,争取政府对校企融合平台的支持。一方面要与地区政府进行沟通和合作,建议政府搭建校企融合平台,以政府的名义进行建设,其公信力和影响力要远大于企业自发的校企融合平台,而且这种以政府推动的校企融合平台更容易吸引企业的“目光”。另一方面要依托院校的校企融合平台,将自身搭建的平台与政府平台进行关联,结合自身院校的优势专业,做好优势专业的介绍,让企业了解到院校的优势,有意愿进行洽谈合作,同时在合作的方式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等模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实现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搭建校企融合的平台,职业院校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对外与企业联系,将自身优势和校企融合的意愿传递出去,争取更多高新技术和对口企业的支持,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四)注重校企合作的制度化保证

滨州市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校企合作优化必须做好制度化保证,提升校企合作的水平,确保校企合作质量。职业院校要积极与所在的县、区进行沟通,在校企合作的项目和专业方面做好具体的扶持,加大扶持力度,同时注重合同意识,保证校企双方的利益。因此,职业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在涉及校企融合的项目时,如院校专业组建工作室承担企业设计任务等具体项目时,要与政府积极沟通,在税收政策等方面做好优惠,同时也争取必要的扶持,让企业在“工厂”搬入学校的过程中更加放心,看到校企融合的前景。此外,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重视合同意识,保证双方的利益。职业院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在具体项目方面必须以合同形式进行约定,保障双方的利益和长期的发展,要有专业人士与企业在合同方面进行接洽,沟通合同的具体细节,敲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尽可能将校企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好、解决好,防患于未然,为校企合作长期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总之,随着地区经济的转型和市场需求的变动,职业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降低身段积极与企业进行一体化合作,提升自身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结合滨州市实际发展需要,职业院校要采取对口支援的方式,结合产业转移情况,做好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力资源输出,通过对旧动能的培训和新动能的培养,保障各产业发展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助力滨州市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丽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6):194-195.

[2]黄琦.校企合作下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J].化工管理,2018(6):28-29.

[3]徐慧.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职数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18(5):32-33.

[4]许敏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贸实践,2017(7):293.

猜你喜欢

滨州市新旧动能
大足:做好三篇大文章 汇聚发展新动能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滨州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开赛
人间最美半新旧
探寻新动能
最美还是夕阳红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透析
当NSX遇上NSX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