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要有互联网思维

2018-05-14陈治芳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期
关键词:跨界思维课堂

陈治芳

[摘 要] 实践表明,信息化技術可以助推教学质量提升。当前,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各种信息化教学形式层出不穷,以互联网思维改变教育生态,教育将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常态。

[关 键 词] 教育;课堂教学;互联网思维;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09-01

所谓互联网思维,泛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互联网思维”曾经只是在互联网企业中流传的一个名词。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人指出,是否具有互联网思维将成为教育行业更迭与创新的关键因素。

一、学校要有平台思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深化,数据时代的来临,教育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成为广大师生的爱好,教学资源与云课堂的跨时空传递与传播成为现实,教育正走向个性化、订制化发展道路。

课堂是平台。在传统教室的基础上,数据时代更多的是云课堂、移动课堂,这些课堂平台表现更多的是技术优势、数据优势和效率优势,学生利用个人网络终端可以快速访问、查询、学习或下载数据。

教学系统是平台。不论是部署在学校内,还是云端,教师可以备课、相互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及反复学习。这个平台是新技术支撑下的学习助手,是师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渠道。

学校是平台。应打造师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隔离尘嚣,洗尽铅华,净化心灵,提升素质。学校是师生腾飞的基础平台,是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方便生活、美化人生的关键平台,是教学相长的合作平台。

树立平台思维,采取多平台跨界融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跨界融合、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跨界融合,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范式。

二、教师——用户思维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较大的差异:(1)教学内容实行数字化、电子教材和微课等,师生互动形式多样化,且以网上错时互动、课外互动为主。(2)教学技术突破了电脑、多媒体等简单运用,发展为多项界面同屏,云服务与云技术推动教学技术发展,生成教学大数据,收集教学大数据,分析教学大数据。(3)教学环境优化,使教学在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向变化异常,课程内外边界模糊,慕课和资源共享课弥补了学校师资的短板。

广大教师必须具备用户思维,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平台的运用、数据的分析,关心全体学生,让优秀者崭露头角,让学弱者有所提升,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促进成为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用户思维就是把教学精雕细琢,追求极致。在云课堂上,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方法,细心研究,认真探索,使个人的水平得到极致的发挥。每个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一样能让学生佩服得尖叫的绝活,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网络外的东西。

三、学生——跨界思维

现行信息化教学与网络化管理中,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发送、学习信息提醒、学生作业分发、客观试题自动评价、主观题同学间相互打分,达到实训与理论的无缝对接;短信、表决、趣味化的互动教学评价方式,实现教学即时评价功能。建立资源库、微课库、试题库等,实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真正让教育从统一化、模式化走向个性化、特色化。

在2008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当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结合,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当代学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改变,思想灵活,方式多维。信息技术的推广,经济的发展,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常态。学校翻转课堂的实施、云课堂的推广、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等,都促使学生“后生可畏”“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学习资源碎片化,自由时间支配多,信息众多,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应用、独立创新。因共享而生成新关系、新沟通,因跨界而产生新观点、新视野,因平台而应用新手段、新标准,因独立而思考新措施、新技术。教育智慧的本质就是让学生生命觉醒、思想解放和个性张扬,最终使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是对教育流程的再造和技术与教学双向融合的有效促进,是一个真正为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提供自我升值的机会。具有互联网思维,这是第一步。如何用互联思维引领教育的课堂教学,是最关键的一步。教育须思维,跨界且融合;教育善思维,技术助教学;教育多思维,创新即行动!

参考文献:

[1]刘剑雄,薛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7(2):70-73.

[2]黄俭.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我国的“互联网+”教育战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7(1):99-104.

[3]胡亚京.互联网思维对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65-68.

猜你喜欢

跨界思维课堂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欢乐的课堂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写字大课堂
跨界•匠杰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