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培养目标下学生特色化管理研究①

2018-05-14成兵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乘务空乘礼仪

成兵

[摘 要] 作为民航大国,我国民航客运量不断攀升,航空公司需要大量空中乘务人才。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出具有较好空中乘务技能和素质的人才,才能赢得航空公司的欢迎。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要胜任民航业的岗位要求,就必须在校期间认真锻炼空乘专业技能并提升空乘职业素养。从空中乘务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管理制度和活动培养学生空乘职业素养的措施,形成具有空乘专业培养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

[关 键 词] 空中乘务;特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078-02

空中乘务是民航业的就业热门,因薪资优厚、外貌光鲜亮丽,受到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但实际上空中乘务的工作岗位对从事该工作的人员要求是特别高的,不仅有外表要求,还要有强健的身体、温良的个性、优雅的气质、熟练的服务技能和合作的团队意识等。与普通其他专业相比,针对空中乘务人才的特点,我们更要紧紧围绕航空公司对空乘岗位的特质要求,采用一些特色化的管理模式来教育和管理空中乘务专业学生。

一、空中乘务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管理的关系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上,空中乘务专业是培养具有熟练的飞机客舱服务技能、扎实的客舱设备操作能力、过硬的空中安全保护功夫、良好的沟通技巧,从事航空服务的高技能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除了在专业课程中进行飞机客舱服务的教学和实训外,还要在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下工夫。

一名合格的空中乘务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可以通过培养和引导进行塑造。高职院校的空乘学生仅局限于在课堂教学中接受专业知识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要在课余时间或课外活动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空乘职业习惯和服务礼仪。空乘工作的好坏不是体现在外在容貌,而是要有良好的习惯和过硬的操作执行意识,所以学校要引导学生以空乘工作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和服务技巧,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学生管理的关系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通常是兼顾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未来的职业素养是与其他专业不同的,不仅要在课堂内得到学习和训练,而且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也要得到重视,特别需要外在强有力的科学管理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行为习惯的养成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训练开始。加强行为与意识训练,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及时矫正学生日常行为中的偏差,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树立自我管理的信心;可以让学生快速调适自我、适应环境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规定学业,适应日后空乘工作的要求。

民航工作的要求是严格的。不论是飞机设备维修工作还是民航旅客服务工作,都以安全为首要。为保证安全,民航业内制订了一系列严格规范的法规,这些看似苛刻的规定都是来自民航严酷的事故教训,不折不扣地遵守这些民航法规成为空乘人员的自觉行为和职业意识。对空乘专业学生来讲,服务技能是一方面,但具有严格的遵章守纪意识才是做好民航工作的根本,这是与其他服务类专业的不同之处。

为了培养空乘学生的严谨作风和过硬本领,民航院校一贯以准军事化标准管理学生。作为非民航专门的高职院校,虽然学院整体的学生管理不以准军事化标准进行,但在对空乘专业的学生必须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学生身上才能具有良好的纪律性,才能一丝不苟地执行民航各种规定。

空乘学生的管理不仅限于十分严格和规范的执行规章,还要积极给予机会和开展活动引导学生锻炼技能和提升职业必备的素养。空乘是为旅客服务的工作,工作目标是为了旅客的满意。服务工作的质量高低要看服务者的技巧和素养,特别是在职业素养方面,空乘人员的气质和礼仪技巧给人很深的印象,着重提升空乘专业学生的气质和礼仪技巧是我们学生管理工作应当考虑的。

三、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特色管理的举措

(一)建立并严格执行日常制度,培养学生纪律性

飞行安全是民航的使命。为了飞行安全,民航管理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对空乘人员来讲,完成好各环节的安全操作指令是必然之职。空乘人员对规章制度有一种特别的认可。在执行飞行任务前后,空乘人员都必须熟悉各项飞行指令和服务要求,不断重复执行着飞行指令,丝毫不能马虎。学生纪律性自然也是从遵守日常制度开始。

日常制度之一是早锻炼制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高校的早锻炼是一项很好的日常制度,对空乘专业的学生来讲,早锻炼是让学生按时起床,服从制度,养成习惯。在未来空乘服务工作中,工作本身比较紧张,睡眠条件不好,但工作要求不能降低,所以空乘人员应自觉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如果没有起码的作息规矩,空乘人员就会赶不上航班,无法工作了。

日常制度之二是制服日制度,空乘着装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感。在高职院校一般的专业学生是没有制服的,空乘专业学生有制服是一种特殊的行业要求。学生穿上空乘制服,就有一种自然的职业感,受到某种职业特性的约束。无论在教室、在校园或在食堂,着空乘制服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维护空乘的良好形象,约束自己的个性,以統一的团队风格来展现自己,让自己有意或无意地遵守空乘岗位的要求和礼仪。

日常制度之三是课内外礼仪制度,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礼仪制度是空乘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制度,要严格遵守。在课堂上,每节课开始均要求学生与老师互致问候。在课后,空乘学生遇到老师均要以微笑和目光与老师打招呼。礼仪在空乘服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服务的规范以及空乘与乘客的沟通交流都是按礼仪标准来衡量的。可以说“以礼在先”是空乘人员必须牢记的服务标准。在校期间学生的自身行为举止、学生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都离不开礼仪,不能认为礼仪是虚假的客套。

(二)积极开展运动锻炼活动,强化学生体质与防卫技能

空乘人员长年累月地在空中忙碌,并且在高空封闭条件下工作,身体素质的好坏是对自身的考验。没有良好的体魄、健康的身心就不能在空乘岗位上工作。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质普遍不够好。大学生的体育课比较传统,普遍强度不高,学生通过上体育课,只能是简单的体育活动,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空乘人员在体育锻炼方面要科学选择科目,增加锻炼强度。通过持续的、大强度的体育锻炼,学生才能有更好的体能、强壮的体魄。

空乘人員除客舱服务工作外,还要承担空中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空乘人员要掌握必要的防卫技能,以应对一些突发的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可以学习中国传统功夫,提升防卫技能,开设的体育课内容可突出格斗和擒拿之术等,让学生具备真正克敌制胜的本领以胜任空中安全保卫职责。

(三)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熏陶和培养学生才艺

服务好旅客是空乘人员的基本功。要能够胜任航空服务需要空乘人员具有一些内外条件。服务旅客首先要让旅客从内心接受服务,在封闭的客舱和枯燥的旅行中得到愉快的享受,从而减少焦虑情绪。一般而言,空乘人员的选拔首先是形象的要求,外在形象是基本条件。最重要的是气质,气质的形成往往更需要后天的培养。

空乘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多接触各项有利于气质提升的活动。学校安排相关选修课,如茶艺课、音乐欣赏、乐器演奏、调酒、绘画、朗诵与名著赏析等课程,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高才艺,从而强化内在的修养和自信。

总之,空乘专业的学生要适应未来民航服务工作的要求,就必须满足民航工作的高标准要求。在校期间,空乘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不能混同于非民航专业的学生管理模式,要以民航工作作风来要求空乘专业学生管理,于细微处见精神,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意识都应转变。同时,空乘学生的自身技能和气质应当以空乘岗位要求为标准得到提高。学生管理是育人的重要途径,空乘学生的培养和成长特别需要具有民航特色的管理模式,这样才可以造就适合空乘岗位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贤群.空乘人员培养模式创新途径分析[J].高教探索, 2014(10).

[2]洪玲,刘秀丽.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定位及构建体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3]高遇美.就业视域下空乘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J].亚太教育,2016(15).

[4]金良奎.基于职业素质要求的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管理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赫金玲,李昕.校园文化活动对普通高校空乘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乘务空乘礼仪
自然拼读法在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筷子礼仪
高职《乘务基础》教学方法初探
礼仪篇(下)
地铁乘务司机交路安排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