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探讨
2018-05-14李毅
李毅
[摘 要] 简要分析了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关于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水平。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190-01
模块化教学是指一种模块式技能培训,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围绕现场教学展开核心技能培训,以实际工作岗位为依据确定各个任务模块,达到培养专业化人才的目的。这种组合式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领域中有十分显著的应用成效,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水平,还能有效推动高职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一、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课时之间存在冲突
数学是高职教育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由于高职教学更加侧重于实践教学,故而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课时安排时间较少,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逐渐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十分薄弱,这对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从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构成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均毕业于师范专业院校,尽管拥有十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专业实践教学经验却有所匮乏,难以满足高职数学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探讨
针对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数学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模块化教学法,探讨可行的教学路径,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一)对课本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
由于教学编写工作相较于时代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高职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必要适当地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合理的改编,使其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教师在改编数学教材时,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改编内容要紧扣专业知识。数学教师需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即便是同一模块,由于专业需求不同,教师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实例,确保各个模块的完美衔接。
2.内容处理要恰当。教师在改编教材内容时,一定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感性思维层面出发,对一些枯燥的公式定理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明,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内容难度要适中。高职数学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尽量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水平,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还给传统的教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高职数学教师要想切实推动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发展,需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不断创新现有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缓解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课时有限和教学内容繁多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高职数学教师还应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使其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构建合适的模块化教学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具体的教学方案。为此,高职数学教师在大力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进程时,有必要及时构建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完成。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同一专业的学生要实施统一的考核手段,对各个专业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探究,了解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高职数学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还应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的因素,制订合理的权重比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學生数学学习的真实情况,从而为下一步的模块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数学模块化改革是顺应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创新变革和学生未来成长与就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职数学教师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并构建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全面促进高职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媛凤,徐虹,牛立尚.浅谈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
[2]宿彦莉.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