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2018-05-14周菲菲
周菲菲
[摘 要] 在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同辈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青少年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同辈群体也是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难以比拟的。基于此,将同辈群体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其在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同辈群体;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168-02
一、同辈群体概述
(一)内涵
所谓的同辈群体,一般也被称之为同辈集团抑或是同龄群体,具体指的就是在同一年龄阶段中,爱好、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兴趣相同或者是相似的人,形成互动性强且关系紧密的非正式化群体。其中,同辈群体属于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环境,广泛存在于青少年的群体中[1]。
(二)基本特征
1.成员意愿自由。同辈群体中的成员,其个体始终遵循平等原则进行自由组合,能够综合考虑群体内部绝大多数成员的意愿,对群体内部活动内容加以安排。即便有一部分成员要妥协、服从与迁就,也都是经过协商以后的结果,并不具备强制性,通常都能被个体所接受。
2.行为规范且价值准则独立。在同辈群体中,其具备了行为规范与价值准则。在发型与服装等审美标准、沟通语言习惯、交往的方式以及消费标准都具有个性化特征。在此特征的影响下,对个体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一般来讲,为有效地规避群体内部压力抑或是排斥,成员会严格遵循内部行为规范要求。
3.核心人物权威性。在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具有非正式的性質,并不是成员在内部选举形成,也不是其他人派遣亦或是任命。核心人物的产生是通过内部活动,凭个人阅历、修养、知识以及阅历等多样化内化因素,获取群体绝大多数成员认可而产生的。由此可见,核心人物对群体成员的影响力并不是以权力为基础,而是群体中成员追随而形成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4.群体成员交往形式多种多样。随着通讯工具的进步与发展,青少年之间交往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且更具多样性,具体表现为电话沟通、信息沟通与互联网沟通等[2]。在多样化交往方式的作用下,同辈群体的交流日渐频繁与日常化,使内部成员关系更加密切。
5.价值追求多元。长时间以来,受消极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传统道德标准与价值规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导致其自身的理想与价值取向模糊,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价值追求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同辈群体给青少年发展带来的影响
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同辈群体的意义特殊,是其他教育途径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价值观、人际交往能力与兴趣情致等多个方面:
(一)积极影响
1.强化群体交往能力。通过同辈群体,青少年与同伴的日常交往,使其能够养成和他人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生了矛盾与摩擦,可以主动让步、谅解并且宽容他人,并且能够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一来,就为青少年后期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和其他人的团结协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始终遵循社会公德规范与相关规章制度。
2.与青少年情感交流需求相适应。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渴望能够和同龄人交往并得到理解,进而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心灵依赖,使内心沟通更加真实,互相尊重并给予支持,使其自身的心理归属感以及价值认同感不断增强,为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3]。
3.学习更多经验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同辈群体中,各成员互相信任,青少年可以将个人意见与想法表达出来,并在群体中探讨问题。通过同辈群体这一载体,青少年交往更直接与亲切。由于青少年的好奇心强且具有一定的求职欲望,可以通过其他成员获取丰富的新闻信息、常识经验以及价值观念等。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经验,较之于教材更加随意,能够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通常情况下,青少年确定生活目标的时候,很容易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而在校园环境中,所接触的人会更多。正是因为同辈群体在心理上存在相似之处,所以家庭影响程度逐渐消减,而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影响逐渐增强。
4.同辈群体提出的批评与建议,很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所以存在较强的逆反心理,很难接受家长与教师的批评以及提出的建议,但是对同辈群体所提出的意见与教育却很容易接受[4]。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能够分享学习的心得与经验,实现成员的同步发展。在同伴榜样的作用下,将行为功能价值信息有效地传递,对同伴加以激励,进而在群体中不断完善并提升自我。
(二)消极影响
1.稳定性缺失。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人格正处于形成的起步阶段,通过同辈群体交往,受成员交流沟通内容不稳定的影响,会使青少年和家庭以及教师的情感交流不断被削弱,使其对群体过度且盲目依赖。特别是低头族与拇指一族等群体,很容易使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迷失自我,不利于其自身独立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使其情绪自控能力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出现自我认知障碍的问题。
2.如果同辈群体核心人物意识不正确,会引发群体性的消极问题。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会以核心人物为标榜,因此,如果群体核心人物言行举止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脱离,其他成员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在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方面出现问题[5],一旦在行为上外化,就会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成员感性建议冲淡理性指导,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树立。同辈群体内部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特征,很容易使青少年价值取向出现错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由注重精神转变为注重利益,由注重集体转变为注重个人。长此以往,青少年的感性色彩会更加明显,致使其价值观错位,影响其健康成长。
三、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积极影响的有效路径
(一)通过同辈群体了解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其身心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具备强烈的人格独立愿望,但是却很难被家长与教师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在心理方面与同龄伙伴贴近,更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向同龄人诉说个人的烦恼和忧虑。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青少年内心与心理,就应当积极地调整个人角色,以交朋友的心态接近青少年,进而结合其实际需要以及内心想法,贯彻并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二)同辈群体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同辈群体的作用就是对青少年进行引导,使其成长为合群的人。但需要正确认知的是,一旦形成同辈群体,就会出现封闭的倾向,使青少年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成员内部,进而形成偏激与狭隘文化[6]。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群体生活中,使青少年能够通过更加健康的群体活动不断完善与发展自我,就应当借助多样化的课外群体活动,为其创设并搭建同辈群体的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文化逐渐渗透在群体活动中。
(三)树立并增强群体意识
所谓的群体意识,具体指的就是群体中成员形成的共同意识,会对群体行为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同辈群体基于相同或者相似爱好而形成,所以群体内部成分相对复杂,群体意识并非都是积极向上的。所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为青少年提供帮助,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群体意识,并积极鼓励其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進而形成交友准则,对其判断力进行全面培养,正确认知不健康的关系,保证不断强化个人的交友辨别能力[7]。
(四)对青少年人格独立性的培养
青少年在形成群体意识的基础上,也一定要具备自我意识。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对群体会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虽然能够使其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但也很容易使其出现自我意识缺失的情况[8]。针对这一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为青少年提供帮助,使其能够在其中找到平衡点,在遵循群体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始终保证内心和思想的独立性,以免在群体中迷失自我,实现自我教育与管理的目标。
(五)强调榜样作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重点培养同辈群体的核心人物,以保证其典型示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针对同辈群体中具有积极影响力且领导水平较高的核心人物,需要将其引入学生管理队伍中,并且为其提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平台。如果群体核心人物的主流价值观不正确,则要重视对其的教育与管理,积极开展思想工作,纠正其不良习惯,进而在同辈群体中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若同辈群体的性质恶劣,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团伙,必须借助法律手段进行制裁。
(六)加强家庭和学校沟通
家庭和青少年应始终保持沟通与交流,以保证彼此情感共鸣[9]。特别是涉及青少年问题的时候,不应一味地对其责怪,而是要规避冲突并展开理性指导。与此同时,应当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配合,增进和学校以及教师的沟通。通过这一路径,对青少年在校的表现以及交友情况加以了解,并不断鼓励青少年进步和发展,积极引导并纠正青少年思想方面的偏差与困惑。
综上所述,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全新的形势与状况。为了全面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深入研究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特点,并且对同辈群体中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加以利用,有效克服消极的影响,才能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荣锋.同辈群体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性作用路径探微[J].现代职业教育,2017(16):72.
[2]孙苓,徐成芳,刘岩.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68-73.
[3]李慧萍.同辈群体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理论,2014(12):282-284.
[4]轩阁.积极引导同辈群体有效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66-68.
[5]黄治皓.同辈群体现象在青年军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南方论刊,2017(5):107-109.
[6]赵浴宇,蒋玉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同辈群体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260-261.
[7]韩晓娅.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73-76.
[8]庞宏娜,任思缘.论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34-36.
[9]顾瑶.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