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茚三酮显现汗潜手印的综述

2018-05-14李茜茜,张帅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4期
关键词:遗留手印汗液

李茜茜,张帅

[摘 要] 茚三酮显现法是渗透性客体表面潜在汗液混合手印显现的常规方法之一。尤其对浅色纸张、本色木、牛皮纸、票证等上遗留的新鲜或陈旧汗液手印有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安机关技术部门。介绍了国内外茚三酮显现潜在手印的原理和影响显现效果的因素,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为公安机关实际办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结合茚三酮显现法处理手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 茚三酮;潜在手印;原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O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166-02

一、茚三酮显现原理

茚三酮是一种白色晶体,在125℃时失去水分变为红色,是氨基酸、蛋白质的灵敏试剂。茚三酮与汗液中的物质成分的化学反应很复杂,主要是茚三酮与汗液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的裂解产物一级胺和二级胺作用,经热或光线照射,最初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氨、醛类以及被还原的茚三酮,而被还原的茚三酮与氨及多余的茚三酮发生缩合作用,产生深紫色或者红紫色的络合物,从而手印纹线呈紫色被显出。由于鲁赫曼紫易溶于水,显出的手印检材应在干燥的环境下保存。另外,茚三酮与氨基酸、多肽、肽等有机物质都存在显色反应,因此,茚三酮显现法可以显现人体体液等含有氨基酸的物质所形成的手印,如唾液、血液、尿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牛奶以及某些饮料等物质形成的手印。

二、影响显现效果的因素

(一)潜在手印的遗留时间

手印遗留时间越长,汗液中水分和其他成分蒸发越多,茚三酮反应也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陈旧的汗潜指纹最长保留时间可为1~2个月,采用茚三酮显现法可以将其显现出来。超过1~2个月,就无法达到显现目的。因此,潜在手印遗留时间越短,显现的效果越好。

(二)显现时间的控制

显现时间不足时,显出的手印往往纹线不连贯,手印细节特征会有模糊不清、似有似无等情况出现;显现时间过长时,会出现茚三酮显现过度的情况,手印特征亦模糊不清。

(三)承载客体的制约

不同承受客体上遗留时间相同的潜在手印,显现所需时间和显现效果均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说明承载客体对潜在手印显现结果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主要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承受客体表面至内部颗粒结构的疏松或紧密程度,会引起客体吸水性能的差别,从而使客体表面保存汗液的时间以及汗液量的多少产生不同,进而导致显现时间长短不一与显现效果的差异。承受客体的结构越紧密,其本身吸水性和渗散性越低,保留汗液的时间相对来说要长一些,茚三酮不易与氨基酸等发生反应,显现所需的时间就会越长,而显现效果要差一些;承受客体的结构越疏松,则吸水性和渗散性越高,其表面保存汗液的时间越短,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挥发的部分,残留在其表面的汗液量就越少,由于氨基酸以及蛋白质裂解产物不易挥发,因此显现所需的时间则相对来说要短一些,而显现效果要好;如果承受客体的颗粒结构极为疏松,吸水性很强,汗液便会很快渗透到其内部组织,茚三酮效果显著。

(四)潜在手印的遗留条件

由于遗留潜在手印时,每个人的个人心理活动、运动程度、健康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其手上的汗液分泌量的多少也不尽相同,这会直接影响潜在手印的遗留条件。另外,在形成潜在手印时,作用力的大小也是影响潜在手印显现的一个主要因素。作用力过小,手与承受客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暂,遗留在承受客体上的汗液也就少,那么汗液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裂解产物一级胺和二级胺的含量便会降低。

(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茚三酮溶液显出手印。在一般室温情况下,经过6~12小时都可以将手印比较清晰地显出。如果要使手印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显现出来,就要经过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处理,使手印显现时间缩短。一般温度控制在65℃~75℃为宜,湿度必须控制在70%RH~80%RH。湿度过大(超过90%RH)时,会因为氨基酸溶于水而使纹线模糊甚至显现不出手印。当温度较高时,湿度过低(低于50%RH)会使纸张因为高温熏烤而变黄从而影响反差。

(六)pH值对茚三酮显现效果的影响

由于多数纸张都呈现出碱性,因此可以在茚三酮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冰醋酸来调节溶液的pH值,以中和纸张的碱性,从而增强指纹显现的灵敏度。茚三酮和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灵敏,在pH=4.0至pH=5.0之间时均可显出较为清晰的指纹,其中以pH=5.0效果最佳。pH值对茚三酮溶液显现纸张上潜在的手印影响效果较大,pH=5.0时显现出的手印十分清晰,而且纹线颜色较深,与纸张背景反差明显,最适合用于手印的鉴定。当溶液的pH值小于4.0时,表面较为光滑且吸湿性较好的A4纸张随着pH值的降低,显现效果的衰减不是特别明显;在pH=3.0时仍可显现出比较清晰的手印。当溶液的pH值大于7.0时,各种纸张上手印的显现效果都随着pH值的上升而迅速衰减,在pH超过8.0时,各类纸张上都不能显出手印。改变溶液的pH值使之呈弱酸性适合各种纸张的手印显现,效果都非常明显。当溶液呈弱酸性时,显出的指纹纹线清晰,颜色深,与背景反差明显。因此,在顯现各类纸张上汗潜手印时最好使用弱酸性的茚三酮溶液。

(七)茚三酮溶液浓度对显现效果的影响

茚三酮溶液浓度对茚三酮溶液的显现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重大影响。因为茚三酮反应的灵敏度较高,所以在较大范围内都可以较为清晰地显出手印。当溶液的浓度在0.5%~1%时,手印的显现效果最佳。当溶液的浓度大于1%时,手印显现的效果呈下降趋势,只要溶液浓度小于2%,手印还是能显现出来,但是纹线模糊,呈断续状。当溶液的浓度大于2%时,手印的纹线越来越淡,纸张也跟着变色,从而影响纹线与纸张背景的颜色反差,最终显现不出手印。由于茚三酮反应十分灵敏,因此在低浓度环境中,茚三酮显现的效果仍然很好。当溶液的浓度在0.1%~0.5%时,仍然可以显现出较为清晰的指纹,但是颜色已经开始逐渐变淡。当溶液浓度低于0.1%时,手印纹线已经不能清晰呈现,只有淡淡的印痕。

三、茚三酮显现指纹的优缺点

(一)茚三酮的优点

1.显现灵敏度高。能够显出用一般物理或化学方法不能或很难显出的隐性汗液手印,特别是遗留在渗透性客体上的如牛皮纸、票证、纸币等客体上的手印;也能显出遗留时间较长的陈旧手印。对陈旧的汗潜手印显现效果优于其他方法。

2.显出的手印纹线清晰,特征真实明显,不易出现假特征,手印固定效果好,不易破坏。对浅色府绸、涤棉纺织品等客体上的隐性或可见汗渍手印,用此方法显现效果优于其他方法。

3.由于茚三酮反应加热时可以几个客体同步加热,因此,一个容器内一次可以同时显现几个客体上的手印,也可以在较大空间对客体进行大面积显现,现在已有专有大空间加热显现设备用于实际工作。

(二)茚三酮的缺点

1.适用范围较窄。只能适用于渗透性客体,如浅色纸张、本色木、牛皮纸、票证等上的手印,均可用此法显现。对诸如浅色府绸、涤棉纺织品上的新鲜汗液等渗透性客体上的手印也可显现。但不适用于显现油质、塑料、油漆、颜料等物面上的混合手印。因为酮能溶解这些物质。

2.操作繁琐,不太适用于现场勘验。

四、问题与展望

虽然茚三酮显现手印法在实际工作中广泛使用,但为了提高茚三酮处理手印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全面系统的研究,逐步找出茚三酮处理手印的最佳技术操作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现行的显现试剂和方法存在隐患

如刷显法的粉尘、熏显法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氢氰化物等对操作人员造成损害;部分试剂和染料具有毒性,如罗丹明6G是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影响健康;显现中形成的有色物质会破坏物证的原始状况,使一些特殊物证如典藏书籍、珍贵字画、票据等失去应有的价值;一些显现试剂如DFO等价格较高,限制了在实际案检中使用。因此,研制无毒、无损、价廉的显现剂成为指纹显现技术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DNA技术与指纹显现技术的结合

指印遗留物质主要是人体汗液,偶尔也黏附血液、精液、唾液等,这些物质中存在人体的细胞等成分,而细胞中存在DNA。目前对茚三酮显现后再作DNA检验还相对较少,接触DNA出现以后,现场勘查人员经常面临的选择是究竟显现手印还是采集 DNA。如果能既对潜在手印做到同步显现,又能对后续DNA检验不造成影响,那么,即使对潜在手印熏显染色效果不佳的复杂客体,也能够通过DNA检验技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DNA技术的优势是适用检材广泛、分析准确,但对检材采集、包装和运送的要求高、案检费用高、分析时间长,不能在现场应用;指纹显现技术需时短,可在现场使用,案检费用低,故二者的互補性很强。DNA技术与指纹显现技术的结合将为指纹学发展带来新的革命性的飞跃。DNA技术可以从指印遗留物质中分析个体的遗传特征,达到个体识别的目的。因此,优化茚三酮显现手印的方法,探索有利于后续DNA检测手印显现规范操作方法,建立有效、可靠的指纹显现后DNA检测技术方法,能大幅度提升犯罪现场关键物证的发现率、提取率及使用率,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茚三酮处理手印的前处理、后处理及后续DNA分析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鸿雁.硝酸银、茚三酮显现纸张上汗潜手印的效果比较[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4(2):62-66.

[2]黄金乐,林进宁.利用茚三酮显现汗潜手印的工艺研究[J].海峡科学,2016(10):24-26.

[3]常冉,王明超,王丹华,等.茚三酮显现汗潜手印条件研究[A].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C],2011.

[4]洪永孟,陈清风.茚三酮显现手印影响因素研究[J].海峡科学,2014(11):41-42.

[5]王步中,万丛.浅谈茚三酮显现法的最佳显现工艺[J].广东公安科技,2011,19(3):22-25.

[6]马竞.常见纸张类渗透性客体上遗留汗潜手印最佳显现方法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9(2):15-18.

猜你喜欢

遗留手印汗液
汗臭从何而来
许林涛作品
汗臭从何而来
红手印
白手印黑手印
美丽的红手印
汗液的味道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关于汗液你所不知的20件事
基槽勘验的重要性及勘验时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