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与人际关系
2018-05-14葛金平
【摘要】中华传统美德是维系中国社会传统人际关系的准则规范,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成人际交往的基本准绳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在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行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伦关系维护社会交往的基本秩序 ;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华,是民族精神。
【关键词】传统美德系;人际关系;创文成果
人无德不立,國无德不兴。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中华传统美德是维系中国社会传统人际关系的准则规范,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观影响了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成人际交往的基本准绳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人际交往的基本准绳。“仁”,即“仁爱之心”,要求做人要有关心爱护、宽厚待人的心胸。《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意即家族亲人之间要“仁爱”。随着历史演变,“仁”的涵义得到了扩展,要求人们应该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人,做人要有“仁爱之心”。“义”即“正义之气”,是指正当、正直和坚持正义,追求美好善良的态度。“义”的原意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对美好善良的追求。后被弓{申为表达正直、正义、坚贞不屈的品行。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提倡“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正义的重视。“礼”即“礼仪之规”,是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规则。《诗经》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的诗句,其意是说相鼠都还有脸有皮,做人怎么能不知礼仪,做人不知礼仪,还不如死了。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要求克制不正确的言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做到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智”即“智谋之力”,是人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的知识再丰富,也会有不懂的问题,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自己的不足而虚心学习,才是聪明的智者。古人认为辨是非、明善恶的“智谋之力”不只是个人“智力”的问题,而是一种道德规范。 “信”即“诚信之品”,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老子说:“言,善信”。意即说话要烙守信用。孔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他还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诚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点。
“仁、义、礼、智、信”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石,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干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人伦关系维护社会交往的基本秩序
人与人之间自然天成的关系,我们称其为人伦关系。从人出生的那一天起,由孩童到成人,人逐渐知道了谁是父母,谁是兄弟,谁是朋友,谁是夫妻,谁是子女,明白了这些关系,人才能明白自己是谁。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亦如此,人类自然地形成了这种共识,这就是人伦规则的共性。人伦紊乱是文明社会不允许的。中国人为了规范这种人伦关系,自古就以道德、法律、制度等形式明确了这种人际关系,即是“五伦”。
“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巨、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强调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五伦之间的亲敬关系,自然而然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则。“五伦”既是一种秩序,也是一种等级划分,它告诉人们,人际关系永远有高低之分,上下之序,平等只是相对的。
三、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要素。乌鸦反哺、羊知跪乳,更何况人乎。弘扬孝道文化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敬亲,是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提倡对父母长者要做到“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还应该有“爱”,发自内心的真爱。孔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告诫人们对父母不能只是提供物质供养,父母非犬马,不能不尊重他们,儿女晚辈要用真心真情爱戴、敬重他们,维持他们的尊严。 奉养,“生则养”即赡养父母,这是孝道文化中对孝敬父母、长者的最低要求。在中国传统孝道中,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应当把最好的物质条件让给他们先享用。 侍疾,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如果老年父母老迈病弱,不能自理时,儿女应当在老人身边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立身,儿女还应该有事业心,勤奋工作,“立身”成就一番事业,是孝敬。正如《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夕终也”。谏诊,《孝经》谏净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净,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善终,指老人过世后要办好丧事,饰终以礼。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在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行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包括社会性、复杂性、多重性、多变性和目的性。第一,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因此社会性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第二,复杂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多因素的综合,且这些多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另一方面,人际关系以心理活动为基础,因此它还具有个性化特征;第三,多重性。人际关系的多重性主要指人际关系具有多角色的特点。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如:在学校扮演学生的角色;在家中同时扮演着女儿、姐姐(妹妹)、妻子的角色等;在工作场合还可扮演护士、助产士等多种角色;第四,多变性。人际关系往往会随着年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从出生起,要经过婴儿、幼儿、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等生命阶段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人在发生变化,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第五,目的性。在人际沟通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目的性。
有了人便有了人类社会, 每个人都是社会角色。在阶级社会 , 除了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对扰之外, 在本阶级内部, 人与人之间, 人与群体之间, 发生更多的接触、交往和联系 ( 尽管这种联系受阶级对抗关系的制约 )。这种交互作用是经常发生的。 因此, 协调好本阶级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的中国, 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抗之后, 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则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交往的增多, 只有建立新型 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才能满足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放粘神遗产中待人、接物、交友、处世的传统美德, 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具有不低估的作用。中国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华, 是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杨丹.人际关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护理人际沟通Julia Salzer Riley[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冷晓红.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张大可,李云腾.礼仪大全[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5]陆承庆,王春林.旅游交际礼仪[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鲍日新.社交礼仪[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任小红.护理美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8]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葛金平(1973—),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本科,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