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2018-05-14刘强
【摘要】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主要存在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形式化,学生应用能力缺乏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逐步探索出适合工程管理专业的解决途径,从而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众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始趋近国际化,项目特点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元,这激发了市场对于高质量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
一、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1998年,国家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增添了工程管理这一专业,这标志着工程管理专业的诞生。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从最初的60多所发展到至今的300多所。应用型人才就是能够将所学科学理论或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成果,最终产生社会价值的人员。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模糊
课程设置不合理,工程管理专业所包含的课程涉及面广,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有的高校侧重工程技术方面,忽略管理经济等方面,而有的高校则与之相反。这样的话,课程的整体性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显示不出学科优势。最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既不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技术方面扎实,又不如管理类学生在管理、经济等方面精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会落入尴尬的境地,没有立足社会的资本。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教师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师资力量的强弱会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强的影响。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的独特发展背景,多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师资力量相较其他专业而言力量薄弱,缺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师资队伍的年龄层次、专业结构及学源结构缺乏科学性。
(三)学生认知模糊,自主学习能力差
社会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认知比较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没有全面的认知。
(四)实践环节形式化,学生应用能力缺乏
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将在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过程相结合的机会,还能锻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为学生将来更能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三、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工程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出迎合市场需求,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兼具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针对以上提出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培养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方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的定位挂钩。各院校应该求同存异,在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的同时,要突出自身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重点强化对学生技术类知识的训练。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强的这一特点,保证学生既能完整掌握书本上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的亲自动手处理的操作能力。在对课程体系优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体系内各门课程所涵盖的内容,避免重复与矛盾。在保留现有经济、管理、法律等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对技术与专业类课程的设置。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要培养迎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应用型的教师来指导教学,并且还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年龄层次、专业结构及学源结构合理的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首先,要提高年轻教师的学历水平,通过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其次,要采用多种手段,旨在提高年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对于专业认知模糊的现象,学校可以在大一新生接触相关理论课程之前设置专业导论课,在该课程中介绍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史、与土木工程及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区别、该专业涉及到的课程及授课教师、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前景等内容,以此帮助同学们对于工程管理專业的了解与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上还要注重理论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应把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和巩固知识,手脑并用,这样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改善。
(四)注重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投入
工程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各高校首先要在观念上做出改变:学习工程管理专业并不是纯粹的掌握理论知识,它不是一个软学科,学习该专业的知识需要有专业的实验室来支撑。
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培养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恒山,张镇森,罗贞莉.地方院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湖南理工学院的实证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1):103~105.
[2]汪义军.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4(03):79~80.
作者简介:刘强(1977.11—),男,四川攀枝花人,学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