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赞扬是转化问题生的柔顺剂

2018-05-14王六凤

丝路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自信鼓励自卑

王六凤

【摘要】中职学校问题生不但学习成绩处于中下,而且学生性格、行为规范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学生普遍缺乏被关注和表扬,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文中分享了本人在育人过程中利用赞扬艺术转化问题生的案例,总结赞扬鼓励在中职生教育过程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自卑;自信;赞扬;鼓励

在教学教育中,往往习惯性地对做错事学生给予批评,对有好成绩好表现的学生给予赞扬。适当的批评是为了让学生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改正过错,弥补不足;赞叹表扬是对好学生的一种肯定,赞扬在班集体中为同学们树立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激励学生进步,对全体学生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这种赞扬鼓励的效果用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效果尤其突出。

多年来,职业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素质。职校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处于中下,而且学生性格、行为规范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学生在初中阶段,普遍缺乏被关注和表扬,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甚至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同学经历的批评多于表扬,对于批评,他们似乎有了一种“免疫”。用学生的话说,为了“保护自己”,常常对老师的批评、引导,采用封闭或抵抗的方法,对于批评,他们第一反应是为推卸责任而否认、解释。常常让老师觉得磨破嘴皮也不见效。在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过程中,若重视挖掘隐藏在学生错误后面的亮点,在肯定学生优点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改正不足,可以取得较好的转化效果。

丽丽是我所任班主任班级中的一位聪明、俏丽,但又让人头痛的女孩。她聪明但不爱读书;思想上自由散漫,小错总不断,不但影响她个人发展,还严重影响了班级课堂纪律和学生的学习风气。起初对她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了沟通了解、心理辅导、纪律约束等常规的教育方式,利用人的价值观、职业观等等多方面的思想引导,但却发现收效甚微。丽丽是个机灵的学生,经常违纪后对于老师的批评似乎她都有所思想防备,所以经常觉得教育效果不佳。常常引导工作做一天,可能能约束她一两天的某种行为,但她思想上似乎没有任何的触动,她总是违纪现象不断。在一次家访中,得知丽丽在一次班会课上因作文写的有特色受赞扬后,回家特别高兴并在行动上有所触动。针对这现象,我与学生家长对学生内心及教育方式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分析,并意识到:丽丽虽然表面我行我素、自由散漫,但实际上内心是矛盾自卑的。表面上不在乎老师同学的表扬、批评,其实她内心对别人的关注有强烈的需求,所以常常做些不适宜的举动来吸引别人的眼球。虽然平时老师同学也常给予聪明、能干、漂亮等类似的表扬,但她觉得这些表扬是表面、虚伪的,对她而言,没有实际性的意义。当听到不是语文老师的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赞扬她的作文时,让她感到非常的意外。用她后来的话说:让她吃惊,原来班主任不但管她的行为和思想,连她的作文也关心,而且还发现了连她自己都不知的长处。这些赞扬让她感觉到老师的真心和关心。几句赞扬语让学生如此激动,胜过我一整天的苦口婆心,这也让我意外。由此受到启发,并以此为契机,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也调整对丽丽等问题生的教育方式。在每次丽丽犯错时,我不再那么急着“苦口婆心”,尽量采用她意外的处理方法,配合平时她身上细微之处的闪光点加以赞叹,使她容易接受错误。减少批评性的语言,多了具体细致、她未料到的赞扬,使她内心渐渐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关注,使她内心慢慢有了压力。有时没做好却还被老师赞扬,这种压力激发了她内心的羞耻感,使她后来有了配合老师、努力改正不足,追求进步的决心。记得有一段时间她把毛线带到教室,在课间强拉周围同学与她一起学编织,打乱了班级学风。在多次强调批评这一现象,却仍屡教不改的情況下,我找丽丽进行了一次私下的谈话。开始时她摆着一副准备受训又显得无所谓的表情。但我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跟她聊了我们女性的特点及爱好,肯定编织技能,表达了老师对编织技艺的好奇和羡慕。这使她放松心情,放弃了抵抗情绪。后来谈到编织的特点,从而赞扬她是个有耐心的人。至此,她低下头说:“我就是想锻炼自己的耐心和动手能力,所以才会不顾老师反对,在教室玩编织。”我表扬她编织的动机和锻炼自己的同时,也赞扬她对将来有忧患意识。同时及时分析学编织的时机。随着话题的深入,丽丽出现了以往少有的脸红和认错的好态度。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多次反复的类似的交谈引导,丽丽的违纪现象越来越少,并开始接触课本、认真上课、参与班级活动等。出现了一系列的良性循环。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丽丽在高二的中途选拔中,以较好的成绩进入高职班,准备参加高职大专考试。

从丽丽的转化中受到启发,班级管理中尽力从各个方面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并且发现每个学生身上其实都有很多闪光点。在与学生交流中重视了批评和赞扬艺术的应用。在批评不足时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后,他或多或少都会为自己找点“正确”的理由,加上犯了过错后,他的防范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肯定学生,有利于学生放松防范心理,有利于教师突破这个堡垒的薄弱点,使学生能真正听进老师的正确批评,认识和改正错误。

参考文献

[1]刘雪忠,李杏红.赏识教育,彰显班主任的教育智慧[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5(09).

[2]赵琳.后进生的赏识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05).

猜你喜欢

自信鼓励自卑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鼓励”浪费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