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方向
2018-05-14马新慧陈萌
马新慧 陈萌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之中工程测绘是其中必须经历的环节,而且随着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工程测绘的精确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测绘方式和测绘技术必然达不到现在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出现了许多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并被成功地运用到各类型的建筑工程之中,极大地提升了工程测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测绘的精确度。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发展方向
一、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一)建筑工程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建筑物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准确定位,从而为建筑施工打下良好基础。在建筑物定位过程中,工程测量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仅要求测量的准确,还要保证精度。而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准确定位桩基础、筏板基础或者独立基础的位置及范围以及基础中钢筋的位置,并且将偏差降低到最低。若是这个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大大地提高施工成本,对于不容易发现的小问题甚至会在建筑使用中威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在观测结构变形阶段发挥的作用
防治结构出现变形的关键就在于观测工程,牵扯到内容基础坡位的位移以及建筑主体的沉降等等。建筑施工之中重要内容就是建筑主体的沉降,检测质量的关途径就是合理观测工程结构变形。利用观测,可以直接性的得到结构主体沉降的各个数据,这样一来,就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而结构主体承载力。
(三)在主体施工阶段发挥的作用
在工程施工的环节之中,混凝土主体施工完成之后,测量人员要实施必要的测量放线工作,测量放线在施工过程之中的作用尤为关键。其可以针对上一道工序实施相应的检验工作,所得的数据还可以成为下一道工序的根本依据。除此之外,在施工之中,标高测量工作同样关键,相应的测量人员要严格控制标高测量,这对于在进行模板施工过程之中的基准点更为准确,确保施工模板始终可以保持在一个平整的角度。
(四)装饰装修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装饰装修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结构施工中发生的轻微质量问题进行修复,在该阶段,工程测量的精度控制是非常严格的,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室内外地面标高的测量、内外墙装饰高度的确定、外墙线条施工位置的确定等。对室内外地面标高进行测量,是完成装饰装修工作的基础内容以及施工依据,对于其余装饰工程的准确度有着重要影响。而内外墙施工高度的确定以及装饰线条位置的确定,对于建筑的美观度有着重要影响,所以,装饰装修阶段的工程测量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同样有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可以组织专业的维护团队对测量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完善仪器维护制度,将维护周期定在三周左右,这样能够有效确保仪器的精准性,并且专业的维修团队可以及时地对受到损伤的仪器进行维修,确保测量时的精度。
二、测绘技术的简单介绍
(一)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又被称作为RS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吸收物体发出和反射的电磁波,并成功地进行识别来实现。对于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现代测绘使用的遥感设备能够准确地接收和识别需要物体发出的信息,并由此进行精确的计算,得到物体据测量位置的精确距离。
(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又被称作为GPS,这也是当前被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项测绘技术,通过它能够准确地定位目标所在的位置,此时的移动速度等。在当前的导航系统中、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地壳运动检测等工作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除此之外,在航天飞行、导弹制导等上面也有着较多的运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又被称作为GIS,它主要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作为基础,然后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之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所需要信息的技术系统。这种测绘技术尤其在空间数据的采集上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常被应用于解决一些工程测量中较为特殊的问题。
三、发展
(一)加大资金投入,配置先进测量设备
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增加资金投入,设备更换,还要注意设备维护,维护,及时维护,使设备运行良性循环。最后,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数量必须足以满足实际工程测量工作的进度和效率。
(二)树立科学、先进的思想理念
提高意识,摆脱旧观念,建立科学正确的观念,思考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和提高工程测量现状。GPS-RTK技术利用卫星对地进行观测,可通过基准站或CORS站发出的数据,通过移动站观测待测点三维坐标,但是在山区较低狭小区域以及城市密集建筑群,观测信号会受到很大影响。
从发展角度来看,可以说,在测绘测量方面还有大量的技术处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在未来的发展中测绘测量技术发展空间巨大,能够大量地投入到各项工程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许雯.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与测量技术及其发展方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電子版),2017(30):124~125.
[2]黄勇.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与测量技术及其发展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