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主要内容及特征探讨

2018-05-14陈伟红

丝路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化特征主要内容民国时期

【摘要】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进入到萌芽时期,此时图书馆学研究工作中不仅对文献典藏思想加以继承,并且也受到西方近代图书馆学的影响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在东西方思想的碰撞和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征的图书馆学思想研究体系。在本次研究工作中,将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主要内容和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图书馆学思想的影响,力求能够为我国当代图书馆学思想理论的完善提供相应的指导。

【关键词】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主要内容;文化特征

我国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并且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图书馆学术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新时期在对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理清发展思路,并对其影响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为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的思想内容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针对其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尽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全面的论述。

(一)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中的公共服务思想

19世纪末,随着世界各国之间沟通和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社会建设思想和管理思想日益流入我国,对我国社会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西方公共图书馆理念就是在此时传入我国并且对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对我国图书馆学传统思想加以传承并吸收借鉴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基础上,我国全面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思想,虽然保留了旧式藏书楼的特点,但是在管理理念方面适当地融入了公共服务思想,整体上已经具备近代公共图书馆的特征。对当时图书馆整体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西方公共服务思想引入后,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工作也针对公共服务思想进行了适当的探索。1899年,韦棣华女士在来到中国后开始将美国开放式的书架结构类型的图书馆传入我国,并且在武昌地区创建了文华公书林,武汉地区的各界人士都能够在图书馆中自由的阅览相关书籍。在其影响和号召下,图书馆管理思想方面的公共服务思想日渐受到重视,并且在图书馆学研究界受到广泛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我国图书馆运动的新发展局面。同时,除了韦棣华女士在图书馆学公共服务思想的确立和发展方面作出了努力,还有一些思想先进的研究者也主张我国应该探索图书馆开放服务,如沈祖荣就在针对图书馆学思想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体现出公有性和共享性,图书不应该是少数权贵独占的,而是应该社会大众共享的。刘国钧也曾经提出,基于公共服务思想对图书馆进行管理,优化图书资源的录用,是图书馆学的核心思想。正是在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公共服务思想才逐步成为我国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图书馆的建设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图书馆建设理念的革新。

(二)开放化管理的思想

开放化管理思想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元素,并且也是典型的思想表现形式。对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中开放思想的引入和发展而言,其最初是受到资本主义社会“主权在民”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并得到相应发展和演变的。在我国传统封建藏书思想中,民主思想相对匮乏,而这种存在明显局限性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图书馆学思想得到良好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被逐渐取代,而开放式的图书馆思想则将成为图书馆学思想中的主流。20世纪初期,部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愈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封建化的管理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时期,李大钊先生在针对图书馆管理思想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认为旧图书馆文库式的管理流程相对较为复杂,极大地制约了图书资源的优化利用。而如果引入开架式的图书管理结构,则能够有效地节约时间,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便利,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还能够增强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杜定友也对此进行了适当的分析,提出“夫书籍者,天下之公器也,自当公开,以为世用,律社会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看出应该紧随社会的进步引入图书馆开放思想,确保图书馆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为我国现代图书馆学思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社会教育思想

社会教育思想是我國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核心思想的又一个表现形式,1917年,在沈祖荣先生的提倡和支持下,我国图书馆研究者积极探索了“新图书馆运动”,对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沈祖荣先生的研究思想中,人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只有借助图书馆的载体作用促进人民能够随意的阅读和学习,推动教育工作的普及化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沈祖荣先生强调,在我国当时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实际上是开展社会教育的平台,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为社会大众读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进而逐步实现改良人民和改良社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杨昭哲先生也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其也认为图书馆实际上是实施典型社会教育的场所,并且提出图书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平等的地位,图书馆学研究思想与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关系紧密。在杨昭哲先生的研究中,对图书馆教育不属于独立教育这一观点进行了否定,认为科学合理的发展图书馆能够促进独立教育体系的构建,甚至发挥图书馆独立教育的作用,对我国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对我国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主要特征进行适当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其主要特征从多角度表现出来,并且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外来特征

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西方图书馆学思想逐渐进入到我国并且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受到“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大型公共图书馆随之建立起来,图书馆也逐渐转变为特权阶级服务的传统模式,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阅读服务。同时,受到西方图书馆公共服务理念的影响,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的思想逐渐摆脱了传统封建思想的制约,形成个性化的思想体系,为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发展过程中,在戴志骞、韦棣华、杜定友、沈祖荣等人的支持下,不同的思想理论与我国图书馆管理情况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学思想,还促使新图书馆运动走向高潮,公共服务思想在图书馆学研究工作中日渐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国外图书分类管理思想也引入我国,对我国书籍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仅在民国时期我国就引入20种图书分类方法,在经过反复实践验证和不断的改造后,最终形成了能够与我国图书馆管理需求相适应的分类模式,对民国时期图书馆书籍管理工作的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化的特征

在我国发展图书馆学思想的过程中,没有一味地借鉴吸收西方管理思想,而是在引入西方管理思想的同时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在对西方图书馆管理思想进行适当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应用。换言之,在西方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思想无法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情况下,一些图书馆学思想研究方面的学者,尝试结合我国图书馆管理情况对我国建设思想和图书管理方法进行适当的创新,并且融入中国化管理思想,重新建构具有中国化特征的图书馆学思想体系,为图书馆建设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指导。例如杨昭哲就在研究实践中引入编译结合的管理方法,扭转了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一味翻译西方经典著作和理论的情况,极大地促进了图书馆学思想的本土化和中国化发展。与此同时,杜定友也进行了适当的理论研究,并且针对图书馆学思想中国化发展进行了论述,提出可以将西方成功的图书馆学基本方法作为图书馆学推进中国化建设的基础,进而将我国传统图书馆学中的典藏思想作为核心和灵魂,构建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毛坤在研究中也提出图书馆学在从西方引入我国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其与我国思想方法的差异以及二者存在的融汇贯通之处,进而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合理的融合方法,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三、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以及中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并且与图书馆事业一起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新时期在对图书馆学思想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结合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影响进行重点的论述,争取能够从不同的层面形成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客观认识,为我国现代社会图书馆学思想的发展和内容的丰富提供相应的支持,助力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一)极大催生了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

在中华民国尚未成立前,我国并没有形成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传统意义上虽然已经出现了版本校雠学和文献目录学,但是他们仅仅作为史学或者其他学科的附庸存在,无法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研究进展也相对较为缓慢。在进入到民国时期后,受到“西学东渐”运动的影响,西方社会研究理论对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开始逐渐向我国延伸,在促进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发展的同时,也为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形成创造了条件。1913年,克乃文作为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认识到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首次提出在高校开设图书馆学相关课程,奠定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基础。同时克乃文也致力于培养我国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且推荐了一批青年才俊到美国加强对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洪有丰、李小缘、刘国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正是在这一批青年才俊的支持和努力下,我国逐渐创设了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体系,有效带动了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工作的发展。其后,在韦棣华女士、杜定友先生提倡和支持下,其他学校也尝试开办图书馆学专业,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未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是仍然为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民国后期,北京大学兴办图书馆学专修科,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有效促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术研究工作的繁荣发展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对我国图书馆学术研究工作的繁荣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与我国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三大期刊的构建以及不同图书馆馆刊的设立和传播存在一定的联系。1925年,我国成立中华图书馆协会后,逐步创立了《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其是民国时期长期坚持的图书馆学重要刊物,在促进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从当前研究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本身做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变化发展的历史记录。

在图书馆学思想研究受到重视并且研究理论日渐丰富后,中华图书馆协会在1926年创办了《图书馆学季刊》,其是我国第一步关于图书馆学学术研究而设置的专门期刊,在1937年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被迫停止出版。《图书馆学季刊》将我国中华图书馆协会开始探索图书馆学思想研究到全面抗战阶段内所形成的图书馆学最高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出来,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变化的直观体现,其研究论文涉及到的范围也相对较广,基本上能够实现对当今图书馆学思想研究领域的全面覆盖。从宏观上进行论述,正是由于《图书馆学季刊》的创办,西方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才能够在我国民国时期的社会上传播,并且为高素质图书馆学思想研究者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对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事业以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完成了对中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

1929年,武昌县华林创建了《文化图书馆季刊》,主要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工作中形成的不同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引入国外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和新知识等,力求能够促进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工作的稳定发展。沈祖荣在创刊号上就明确提出,《文化图书馆季刊》是文化图书科学生精心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期刊本身是为图书馆学专业学生所创办的学术刊物,带有明显的实习特征。这一刊物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出文华图专高度重视对学生实施实践训练的教学特点,并且期刊在培养高素质图书馆专业人才方面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刊物除了三大期刊外,还有诸多图书馆独立设立的馆刊,对图书馆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浙江公共图书馆年报》《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山东省图书馆季刊》等,在发展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版本校雠学以及文献目录学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借助有效的宣传和推广促进了西方图书馆学先进思想和方法,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界的广泛传播,起到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作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产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极大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在自身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集中从两个方面得到适当的体现,如图书馆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图书馆综合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延伸。

相关调查研究工作显示,我国国民教育部在1916年推动全国各地区积极建设图书馆,当时全国共有图书馆260所,并且通俗图书馆为22所。在国家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到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后,我国社会上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多,基本上已经达到了502所。1936年,抗战活动前夕,全国图书馆数量急剧增多,社会大众和相关社会组织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活动中,图书馆总体数量已经超过了5196所。我国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民国政府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从1915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图书馆规程》以及《通俗图书馆规程》能够看出,民国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区图书馆的建设,并且对通俗图书馆的设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力求能够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呈现出规范化发展态势。而第一代图书馆学研究者对图书馆学思想进行广泛的研究,并且积极引入西方社会开放的办馆思想以及公共服务理念,对图书馆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公共图书馆运动和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下,我国民国时期逐步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图书馆学思想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图书馆学思想的普及化发展,各地区不仅积极建设图书馆,还尝试将图书馆向民众开放,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开始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一些地区还针对公共服务需求专门设立了妇女阅览室和儿童阅览室,图书馆的读者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严文郁在对我国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状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就对图书馆学思想发展影响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如图书馆从传统以藏书为目的转变为对图书的有效利用;图书馆从传统为少数人提供服务转变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图书馆的经营方法从简单的管理到复杂的管理和服务,并且需要结合读者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图书馆学研究工作从机械性的研究和技术性的研究,转变为专门性的研究和学术性的研究,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应的推动作用;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从传统的分散转变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我国特色的图书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及图书馆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推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新时期在推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事业蓬勃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应该认识到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的重要性,并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论述,争取能够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形成更为明确系统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探索我国当代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力求可以逐步构建完善的图书馆学发展理论体系,切实加快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齐玲阁.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主要内容及特征探讨[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

[2]刘亮.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D].陕西:西北大学,2011.

[3]荣红涛.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宏观考察[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22(05):98~103.

[4]平保兴.论陈豪楚图书馆学成就及其思想[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03):34~37.

[5]龚蛟腾.中国图书馆学的起源与转型:从校雠学说到近现代图书馆学的演变[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6]皮春花,吴敏霞.民国时期福建省立图书馆馆员叶癉及其图书馆学思想初探[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02):35~37.

[7]平保兴.民国时期许振东的图书馆学术贡献[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25(05):96~102.

[8]荣红涛.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述评[J].图书馆,2014(01):44~48.

[9]韦庆媛.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论坛,2016(07):102~110.

[10]周群.民国时期上海市新建图书馆及其事业特征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01):84~88.

[11]田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家群体的职业精神之探讨———以曾供职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学家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06):116~121.

作者简介:陈伟红,女,丽水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情。

猜你喜欢

文化特征主要内容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